肝脓肿PPT课件
.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出血征象:注意各引流管。
意识变化:注意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尿量情况:注意影响因素。
胸、腹部症状和体征:
各项化验指标变化:
› 血、尿常规、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肝肾功能等 等。
及时联系医生,做好治疗护理。
.
2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并发症)
呈巧克力色,无臭味,可找到阿米巴 滋养体,若无混合感染,脓液细菌培
养阴性
多为黄白色脓液,涂片和培养大都有 细菌
白细胞计数可增加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加
若无混合感染,细菌培养阴性
细菌培养可阳性
部分病人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无特殊发现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后无效
.
16
治疗(非手术治疗)
› 手术切开引流:经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排脓 后高热不退,或脓肿穿破入胸腔或腹腔,并发脓 胸或腹膜炎者。
› 肝切除术:慢性厚壁脓肿,切开引流脓腔壁不易 塌陷,而药物治疗又无效,或脓肿切开引流后形 成难以治愈的残留死腔或窦道者。
.
19
肝脓肿的护理(护理诊断)
焦虑、恐惧或绝望
› 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 › 忍受较重的痛苦 › 担忧预后
营养失调 潜在的术前并发症 潜在的术后并发症 知识缺乏
.
20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所致痛苦、对治疗及预后的顾虑,患 者常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或绝 望。
对症护理减轻痛苦,多加安慰与体贴。 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打消顾虑。 注意对恶性肿瘤病人的医疗保护制度。 争取得到病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配合。
.
10
临床表现(体征)
肝区压痛和肝肿大最常见。 右下胸部和肝区叩击痛。 皮肤红肿甚至凹陷性水肿。 甚至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腹膜刺激征。 黄疸(应警惕!) 反应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
11
诊断(1)
全身或胆道感染病史。 典型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比例升高,核左移或中毒 颗粒出现
对于急性肝局限性炎症,脓肿尚未形成或多 发性小脓肿,应行非手术治疗。
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
› 大剂量敏感抗生素。 › 全身支持。 › 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脓液。
.
17
治疗(手术治疗)
肝脓肿切开引流术:
› 较大脓肿,估计有穿破可能。 › 或已穿破引起腹膜炎、脓胸。 › 胆源性肝脓肿或慢性肝脓肿。
症。
.
15
与阿米巴性肝脓肿鉴别
病史 症状 体征 脓肿
脓液
血象 血培养 粪便检查 诊断性治疗
阿米巴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有阿米巴痢疾史
常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性感染
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寒 颤、高热等
肝大显著,可有局限性隆起
较小,常为多发性
较大,多数为单发性,位于肝右叶
较小,常为多发性
› 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
.
12
诊断(2)
影像学检查:
› X-ray:间接征象,产气细菌感染可见气液平面。 › B超:首选,明确部位、大小、距体表深度、确定
穿刺入路。必要时可穿刺抽脓,明确诊断并治疗。 › 平扫及增强CT。 › MRI。 › 动脉造影。
.
13
CT表现
.
14
鉴别诊断
阿米巴性肝脓肿(见表)。 阿米巴肝脓肿是肠道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
肝脓肿病人的护理
肝胆胰脾外科染后形成的脓肿,称为肝脓肿。属 于继发感染性疾病。
由于病原菌不同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 性肝脓肿。
.
2
细菌性肝脓肿
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
3
细菌性肝脓肿
病因学: 有明确的肝外感染病灶(迁移性)
无明确的肝外感染病灶(隐匿性)
.
5
肝脏外观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
6
病原菌侵入途径
.
7
病理(感染初期)
.
8
病理(继续发展)
.
9
临床表现(症状)
寒颤和高热:
› 最常见症状。 › 驰张热,38-41℃。
肝区疼痛:
› 持续性钝痛。 › 可有右肩牵涉痛,胸痛,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
› 全身中毒性反应及消耗的结果。 › 消化道症状。
腹腔内出血:凝血机制障碍及手术创面出血。
胃肠出血:
› 肝硬变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及门脉高 压性胃病。
› 应激性溃疡
腹水: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等原因。
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
胆汁渗漏:严重者可有胆汁性腹膜炎。
腹腔感染:多因引流不畅,腹腔积血积液。
胸腔积液:上腹部手术、膈下感染、低蛋白。
.
26
体位及活动
国外报道隐匿性肝脓肿占20-60 %,国内占26-53 % 一般认为是由于肝外原发灶在肝脓肿形成时已治愈
细菌学: 致病菌通常与原发灶细菌一致
纯需氧菌感染肝脓肿预后较差 纯厌氧菌脓肿常为单发预后好 混合感染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感染途径: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系统、其他
.
4
病因
化脓性细菌引起。 胆道与肠道相通,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最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胆管源性及门静脉播散者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开放性损伤后细菌侵入。 隐源性肝脓肿的概念。
› 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发现及防治。
平稳后半卧位。 鼓励卧床活动。 鼓励深呼吸及咳嗽、排痰。 注意保护切口。 防治肺部并发症:
› 肺炎 › 肺不张
.
27
饮食与输液
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 注意输液支持:
› 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及脏器灌注。 › 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渐恢复进食。 必要时可予要素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肝切除术:
› 慢性厚壁肝脓肿切开引流后,脓腔不易塌陷而留 有死腔或窦道长期流脓不愈。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左外叶多发肝脓肿,且该肝叶 已严重破换、失去正常功能者。
.
18
附:阿米巴性肝脓肿外科治 疗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和反复穿刺吸脓,以及支 持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 闭式引流术:适用于多次穿刺吸脓无效者。
.
21
手术前护理(护理措施)
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 心理护理 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 防治感染
.
22
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
肝脓肿破裂或穿透膈肌致脓胸等。
肝包虫囊肿破裂:
› 剧烈腹痛。 › 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
23
手术后护理(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体位及活动 饮食与输液 继续采取保肝措施 持续使用抗生素 引流管护理 出院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