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勘察应注意事项

勘察应注意事项

1、勘查出发前应通知建设方负责人去勘查的时间,以确保建设方有人接待。

必要时核对勘查任务是否与当地建设计划相符,询问交通情况,沟通勘查路线计划等。

2、勘查应携带勘查的必要工具,并带好记录本,笔,照相机等必要的勘察工具。

3、勘查前应与建设方明确进出局路由方案和敷设方式,并争取与建设单位相关人共同进行勘查,将进出局所、路由走向和敷设方式明确。

4、如建设方提供的光缆段落并不十分准确,勘查时可能遇到方案行不通、方案非最佳或长度不符等情况,勘查人员应经常与建设方负责人联系,避免造成方案性错误。

5、勘查人员在勘查前应确定准确基站位置,避免因基站名称与地名不符或同一地名有多个基站而造成误选基站(局所)。

6、对于关键部位(包括:进出局(基站)、村屯、河流、重大障碍点、复杂地形等地段)一定要重点勘查,多下功夫,记录详尽。

7、在勘查的草图上,除了标明光缆位置外,还要画出线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参照物,对于光缆穿越的障碍物要尤其画详细,避免失真,要达到按照图纸的局部就能找到实际的位置,现场无法确定方案的地方应该作好记录,尽可能的将现场的情况标清,并将现场的情况拍照,勘察完成后通过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以确定施工方案。

资料要达到能够满足真正指导施工的要求。

每段光缆图纸均要标清方向“北”。

8、勘查要做到方案和技术措施合理,要做到便于实施,应考虑施工时不发生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变更。

9、因长途光缆距离都较长,一般要几十公里左右,所以测量的数据要尽量准确,误差不能过大。

10、凡是勘查设计过程中接触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均应记录其职务和姓名以及与其确定的实质性问题,以备后查。

11、勘查中形成的文字性书面材料和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均要求妥善保管,到单位存档。

需要时,装订在设计文件中,作为设计的一部分。

12、线路沿公路设计的,要询问清楚该路是否有扩建计划,对于有扩建计划的,要与其避开或留有足够的距离。

对于没有扩建计划的公路,即:光缆距离公路边沟外缘(无边沟的,为公路坡角外3.5米处)应不小于: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乡道、专用公路10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50米、二级公路20米。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采取保护措施。

13、光缆需要沿铁路并行敷设时,距离铁路距离一般不应小于50米。

14、野外光缆勘查时应记录地形(包括山区、丘陵和平原)变化的起止点和地貌(包括林区、水田、沼泽、旱田、荒地等)变化的起止点。

15、在城区挖沟和需要建设管道或简易管道的,要选择规划部门准许的路由,避免路由变更。

16、光缆在城区需要利用原有管道的,要确保选定路由的管道有空闲管孔,并确定管孔占用位置,并在平面图上标明管孔占用情况。

17、光缆需要利用原有杆路加挂的,应调查并标明杆路原有电缆程式、位置和数量,并标明需要新增的吊线位置(利用原有吊线的亦要标清)。

可以采用画“杆面程式”的办法。

18、野外光缆穿跨越障碍物(包括河流、沟渠、铁路、公路、原有光电缆等)时应尽量垂直穿跨。

19、野外光缆穿越较大的冲刷严重的河流,一般应首先考虑桥上吊挂。

桥上吊挂不能实现时考虑架空。

通过的方式应得到建设方(主要是维护部门)负责人员的认可和确认。

20、对于河床变动较大的河流、水流过急无法直埋施工或河床为石质土无法开挖的大型河流,只能考虑桥上吊挂或架空的方式通过,不能采取开挖和定向钻顶管的方案。

21、直埋光缆穿越障碍物(如主要公路、铁路、河流等)需要顶管的,应调查其土质情况,如果土质为砂、河流石、石质等土质的,不能顶管通过。

22、架空光缆跨越公路和铁路时,立电杆的杆位应能满足距离公(铁)路的要求。

当不能满足时,应保证距离公(铁)路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杆高的1.5倍。

23、山区和丘陵直埋光缆需要在坡地上敷设时,当坡度在20°~30°时,光缆要“S”形敷设;当坡度>30°时,要采用钢丝铠装加强光缆进行“S”形敷设。

需要“S”形敷设地段的起止位置,要在勘查时定位。

24、直埋光缆与高压电力线交越时,要求记录高压线容量和交越位置,并对光缆采取塑料管保护的措施。

对于1万伏电力线交越,塑料管保护长度一般为20米,对于大于1万伏的电力线交越,塑料管长出高压线两侧各15m),斜交时塑料管适当加长。

25、架空光缆与高压电力线交越时,要求记录高压线容量和交越位置,并对光缆采取高压绝缘管保护的措施,保护长度根据跨越电力线的垂直距离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