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实业发展公司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医疗器械项目随着我国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保健的意识逐渐加强,因此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因此下游需求空间的快速扩容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增长,并且在各类细分市场中,影像诊断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销售业绩最好。
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容量扩张速度快,但由于相关基础科学和制造工艺的落后,其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种,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加快,研发趋势也正在向国际靠拢。
(二)项目选址某某新区项目属于相关制造行业,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7728.86平方米(折合约26.5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0.73%,建筑容积率1.2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3.7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7728.8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0766.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515.6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4299.2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185.92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61台(套),设备购置费1909.26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54830.01千瓦时,折合117.3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8332.46立方米,折合0.71吨标准煤。
3、“医疗器械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54830.0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332.4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8.06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8.2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2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某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5756.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53.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62%;流动资金1403.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8%。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363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640.04万元,税金及附加120.42万元,利润总额2990.96万元,利税总额3523.93万元,税后净利润2243.2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80.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96%,投资利税率61.22%,投资回报率38.97%,全部投资回收期4.07年,提供就业职位280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
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
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新区及某某新区医疗器械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科技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医疗器械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新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8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280.71万元,可以促进某某新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96%,投资利税率61.22%,全部投资回报率38.97%,全部投资回收期4.07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07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民间投资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约占制造业投资的85%以上,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对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5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报告),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促进民营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释放民间投资活力,引导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同。
以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导向,优化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发展相对集中、产城融合互动良好的空间布局,通过整合要素资源、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建设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以来,我市强势开局、精准发力,引进了一批能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央企名企,落地了一批事关“十三五”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填补了台州制造业体系中的一些空白,台州制造的产品将遍及海陆空各领域,成为全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镇。
这也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台州制造的品牌和实力注入了新的动能(因产业集聚效应,仅无人机产业基地将为台州带来1000亿元的新增产能),显示了超常的“台州力度”。
加上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重磅举措,共同为台州接轨“中国制造2025”打下坚实基础,台州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非常鼓舞人心。
2、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必要性分析1、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基于净出口、投资、消费的经济结构,但是这种经济结构并不利于我国的长期的经济发展。
为了让经济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我国把新常态引入到了经济发展中去,但是新常态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让我国的经济无法快速发展,比如说财政收支平衡受影响,银行储蓄变动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应该把控经济发展新常态趋势,应对不良影响。
2、“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今后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
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市场分析随着我国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保健的意识逐渐加强,因此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因此下游需求空间的快速扩容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增长,并且在各类细分市场中,影像诊断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销售业绩最好。
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容量扩张速度快,但由于相关基础科学和制造工艺的落后,其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种,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升级正在加快,研发趋势也正在向国际靠拢。
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份额占比最大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主要用于医疗诊断、监护和治疗。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意识逐渐增强,因此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攀升,再加上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上对行业的支持,使得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212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52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
从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低值耗材类份额占比较高,分别占据16%、14%和13%的市场份额,加上心血管设备在内的前7大细分领域总计占据68%的市场份额。
高端产品领域外资企业居强势地位尽管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容量扩张速度快,但由于相关基础科学和制造工艺的落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种,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
从医疗器械的消费结构角度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耗材(含低值和高值)占比最高,心血管、骨科等为代表的高值耗材处于较高增速阶段。
整体来看,医学影像领域,CT、核共振和超声占据影像领域16%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市场份额在10%-20%之间;体外诊断领域中,国外企业由于其技术优势以及“设备+试剂”的封闭系统策略,依然占据着国内体外诊断的中高端市场。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医疗器械监管起步较晚,医疗器械企业小、多、散和低水平竞争的现象尚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加速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医疗器械研发的产、学、研联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正是因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落后,导致国内企业从事医疗器械行业中较为低端的环节,竞争格局形成多而散的局面。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中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国虽然有2000余家获得出口认证的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在规模、品牌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又缺乏核心技术,对外出口只能以OEM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总体处于不利地位。
现阶段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为高端产品占比25%,中低端产品占比75%;而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的医疗器械产品基本构成为高端产品所占份额一般为55%,中低端产品占45%。
并且在占我国医疗器械25%的高端产品市场中,70%由外资占领,这70%的外资企业在医学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80%,而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品种。
随着各省市陆续在《中国制造2025》里对各自区域内医疗器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做出重要部署,并且提出了各自的2020年和2025年国产器械大发展目标。
因此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国产器械的占比,尤其是在县级医院的应用,将得到较大提升。
第三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