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工实验报告标准

土工实验报告标准

南华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基桩动测
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
实验教师实验日期审批
一、实验介绍
基桩反射波法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无损检测技术,一般用于评价桩基混凝土质量、检验工程桩桩身完整性、判断缺陷位置,并协助设计、施工单位对所存在的缺陷提出消除措施。

也可以用来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桩进行检测评价,指出其对本工程不利的因素以及评价工程桩竖向承载能力。

二、实验目的
1. 熟悉RS-1616K(s)基桩动测仪的操作;
2.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缺陷及其位置;
3.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三、实验原理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图如下:
三、实验仪器设备
1.混凝土灌注桩:桩径Φ300,桩长6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2.RS-1616K(s)基桩动测仪主机、传感器、力锤;
3.Windows平台分析处理软件;
4.耦合剂;
5.其他附件。

四、实验内容
1.根据提供的实验桩选择传感器和力锤;
2.完成传感器的连接与安装;
3.采集信号并在分析仪上进行数据分析;
4.传输数据至计算机,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五、实验步骤
1.连接分析仪主机与传感器,清理桩头,安装传感器;
2.开机,输入工程信息并设置工作参数;
3.用力锤敲击桩头,检查波形的重复性和可鉴别性;
4.进入分析页面,对波形进行处理,判读桩身缺陷类型和位置;
5.关机,插入U盘,重新开机,进行数据传输;
6.将测试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生成测试
报告。

六、测试结果
经现场测试,由武汉岩海专用软件输出桩基测试曲线如下图:
由图上得出∆t=3.42ms,V=2L/∆t=2⨯6/3.42=3510m/s
∆t1=1.13ms,L q=V∆t/2=3510⨯1.13/2/1000=2.0 m
七、结论
经测试得出如下结论:
1.所测试桩基桩身砼波速为3510m/s;
2. 所测试桩在约2.0m处有轻微缺陷存在;
3.根据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测试结果,所测试桩被判断为Ⅱ类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