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研报告目录称............................................................................ (1)二、地理位置........................................................................... (1)三、太阳能资源........................................................................... (1)四、工程地质........................................................................... (2)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2)六、工程规模及发电量........................................................................... . (2)七、光伏系统设计方案........................................................................... . (3)八、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 (3)九、电力接入系统方案........................................................................... . (3)十、监控及保护系统........................................................................... . (3)计........................................................................... .. (4)十二、土建工程........................................................................... .. (4)十三、工程管理设计........................................................................... . (4)十四、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4十五、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 (5)十六、节能降耗分析........................................................................... . (5)十七、工程设计概算........................................................................... . (6)十八、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 .6十九、结论........................................................................... (7)二十、建议........................................................................... (8)二十一、工程任务........................................................................... . (8)二十二、工程建设必要性........................................................................... (8)一、项目名称工程名称:XX 省 XX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XX 产业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二、地理位置XX 市,为 XX 省地级市,位于xx省东部偏北,信江中下游。
地处北纬 27° 35ˊ~28°41ˊ、东经 116°41ˊ~117°30ˊ,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在中部的最大最近的共同腹地,是 X 东北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第一城。
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全市总面积平方千米,辖区总人口万人(2011),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万人。
是国家铜冶炼基地、全国商品粮基地、xx省重点产材基地、长江防护林基地、国家贮备粮基地。
本项目站址位于 XX 省 XX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XX 产业园,东经°,北纬°。
拟利用园区内厂房屋面架设支架建设光伏电站。
业主提供可利用屋面面积约为 35hm?,规划容量为 30MWp。
项目由 XXXX 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资本金 20%,银行贷款 80%。
三、太阳能资源XX 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多年平均气温℃,1 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991 年 12 月 29 日);7 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1991 年 7 月 23 日)。
最低月均气温℃,最高月均气温℃。
平均气温年较差℃,最大日较差℃(2007 年 3 月 21 日)。
生长期年平均 317 天,无霜期年平均 267 天,最长达 317 天,最短为 240 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年总辐射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天,最多达 215 天(1985 年),最少为 135 天(1978 年)。
极端年最大雨量毫米(1998 年),极端年最少雨量毫米(1978 年)。
降雨集中在每年 4 月至 6 月,6 月最多。
由于 XX 市气象站暂无太阳能辐射数据,因此本次以XX 站为参证站,利用收集到的气象数据推算 XX 站的辐射量。
根据 XX 站近 20 年的辐射量数据,推算 XX 市近 20 年的年均水平辐射量 m 2 。
四、工程地质拟建场地处于相对稳定地区,场地稳定性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的存在,适宜光伏电站的建设。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拟建场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本工程太阳能电池组件布置于厂房屋面上,屋面为混凝土屋面和彩钢瓦屋面,部分屋面需加固。
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拟建项目场地,适于建设光伏电站。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XX 市 2012 年,鹰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
增幅连续 12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调整为::。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 %,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 和 %。
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亿元,增长 %,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 42449 元,增长 %,按年均汇率折算为 6753 美元。
本项目在 XX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XX 产业园区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
本项目有显著的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符合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条件,实现新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升级、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建成后对 XX 市的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既可以提供新的电源,又不增加环境压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工程规模及发电量本项目共安装 270Wp 太阳能光伏组件 110976 块,总装机容量 30MWp,实际装机容量为。
业主提供可利用屋面面积约为 35hm 2 ,项目总建设工期 6 个月,运营期为 25 年。
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得出:年均上网发电量为万度,25 年寿命周期内累计上网发电量为万度。
七、光伏系统设计方案本项目光伏组件在混凝土屋面上全部采用固定支架安装(22°倾角),彩钢瓦屋面上根据屋面坡度平铺。
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系统设计方案,将系统分成 17 个并网发电单元。
每个发电单元配置 1 座1600kVA 的箱式升压变。
八、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全部采用固定式设计,光伏组件采用 22°倾角布置。
每光伏方阵分成若干个光伏子阵列,每个光伏子阵列由 24 块组件组成,一块光伏电池组件竖拼成一排,考虑组件之间的高差每两个光伏子阵列前后排间距设计为。
厂区主要的消防及检修道路宽度不小于 4m。
箱变布置于每个光伏方阵中间位置。
九、电力接入系统方案本工程装机容量为,共设 6 回集电线路,每回集电线路容量约 5MWp,分别就近接入各厂房的 10kV 配电间的 10kV 母线。
最终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方案以电网公司的接入系统审查意见为准。
十、监控及保护系统本项目新设一套监控系统。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按“有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
光伏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布置在继保室内。
继保室内处设有公用柜、逆变单元通讯管理柜、负责监控网络通讯及与地调通讯的通讯柜等。
继保室与控制室、各逆变单元的信息传输均采用光缆。
光伏电站的控制室利用厂区已有建筑进行改造。
十一、消防设计本项目消防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设计原则,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保障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本项目配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总线将装设在各处探测器火灾报警信息传送至位于光伏电站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盘。
各主要建筑物均有通向外部的安全通道,厂内建筑物内配置足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
本项目消防总体设计采用综合消防技术措施,根据消防系统的功能要求,从防火、灭火、排烟、救生等方面作完善的设计,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也能在短时间内予以扑灭,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确保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