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30。
比较和对比特异性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天生的免疫。
所以也叫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所以也叫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2、故名思意,非特异性免疫缺乏特异性,即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细菌或病毒,对任何外来入侵的微生物,反应方式都相似。
相比之下,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微生物而产生。
举个例子,比如说,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只针对乙肝病毒进行清除和中和,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发起强有利的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这两种反应的有效性决定乙肝病毒能否完全清除,以后再讨论),通过将感染的肝细胞完全溶解破坏,或非溶细胞过程将感染病毒的肝细胞清除。
完全清除乙肝病毒最关键的是针对乙肝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激活。
3、非特异性免疫由于生来就有,所以,反应方式有限。
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以针对入侵微生物的不同,“定制”出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针对特定的微生物,所以,具有与外界微生物的种类一样丰富的多样性。
4、特异性免疫有记忆功能,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则没有。
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成功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力。
再次接触乙肝病毒时,机体的特异性性免疫细胞就会发生回忆反应,对入侵的乙肝病毒发起特异性免疫攻击,将病毒清除,阻止病毒感染。
这种记忆功能是特异性免疫特有的。
非特异性免疫没有特异性,也就不存在记忆功能。
5、参与的免疫细胞不同。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包括我们听说过的巨噬细胞和血里面的中性粒细胞,还有自然杀伤细胞(也叫NK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还记得我以前讲过的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吗?T淋巴细胞有多种,CD8+的细胞只是T淋巴细胞中的一种,也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这种细胞对清除感染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发挥关键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肝脏内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数量与血清ALT的高低呈正相关,即肝组织内的CD8+细胞数量大,血ALT水平高;说明CD8+T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正在清除感染的肝细胞,同时将肝细胞核内的CCC-DNA完全溶解清除。
下面是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
干扰素alfa可以增强针对乙肝病毒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CD8+T淋巴细胞对感染乙肝病毒肝细胞的识别,从而将含有CCC-DNA的肝细胞清除。
31. Why is the skin such a good fir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pathogenic(引起疾病的)microorganisms?31。
为什么皮肤是这么好的防御病原微生物第一道防线?(不对)一个健康人的全身有皮肤包裹,所有的内脏腔壁都有粘膜覆盖,健康的皮肤和粘膜形成完整的屏障,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阻拦病原微生物侵入体内,起到保护层的作用。
皮肤和粘膜表面细胞的脱落和更新,可清除粘附于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上呼吸道粘膜细胞表面密布纤毛,不停地定向朝咽喉部摆动,再由此咳出。
冬春之际气候寒冷干燥,支气管粘膜受到损伤,因而易患感冒。
吸烟者烟熏损伤呼吸道粘膜细胞,麻痹纤毛,所以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
眼、口腔、尿道等部分经常有泪液、唾液和尿的冲洗,可排除外来有害微生物。
皮肤和粘膜还可分泌多种杀菌物质,如皮肤的皮脂腺分泌脂肪酸,汗腺分泌乳酸,胃液中有胃酸,这些物质均有抗菌作用,乳汁和鼻涕内也含有杀菌物质。
此外,皮及腔道粘膜表面有众多一般情况下对身体无害的、正常存在的微生物丛,它们不仅阻止限制外袭病原微生物的侵犯,而且能刺激人体产生对外袭菌有抵抗作用的抗体。
当内分泌失调,应用免疫抑制剂、X光照射、手术或外伤等原因损伤了人体皮肤或粘膜这一屏障,使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降低,就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因此,平时保护皮肤粘膜的完整,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使其能行使正常免疫功能。
32. How can a fever be beneficial to a host?32。
发烧是否有益于寄主?33. What major events occur during an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how do t hey contribute to pathogen destruction?33。
在炎症反应期间会发生什么主要的事件,以及它们如何有助于病原体的破坏?为细菌爱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加上近期有高蛋白的液体残留,加助了细菌的生长.34. How is the classical complement pathway activated?34。
如何激活经典补体途径?激活途径1、经典途径2、替代途径3、MBL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又称传统激活途径,完整的过程包括:识别单位的激活,C3转化酶的形成,C5转化酶的形成以及攻膜复合体的形成。
补体蛋白依次激活顺序为C1q,C1r,C1s,C4,C2,C3,C5~C9。
(一)激活物及激活条件 1、CIq示意图免疫复合物是主要激活物质。
2、每一个 C1q 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 Ig的Fc 片段结合才能被激活。
3、游离的抗体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二)激活过程1、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
由于C1q的构型发生改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1s。
2、活化阶段 C1s 将C4分解成小碎片的C4a 和大碎片的C4b,C4b可与细胞膜结合;C1s 激活C4后,再激活C2(分解成C2a和 C2b);C2b与C4b结合,形成有酶活性的C4b2b(C3转化酶)。
C3被C4b2b裂解在C3a和C3b两个片段,C3b与C4b2a相结合产生的C423(C4b2a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C3分子及其裂解产物生物活性示意图3、攻膜阶段 C5在 C4b2b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和C5b,C5b与细胞膜和 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进而与 C8、C9分子联结成 C5b6789复合体,即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
经典途径的激活表经典激活途径和替代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之处两条激活途径的共同之处是都以C3活化为中心,补体系统一旦激活后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35. Describe the role of interferons(干扰素类)in innate immunity(先天免疫). 35。
描述在先天免疫中干扰素所扮演的角色(的作用)。
干扰素(IFN)通过对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活性发生作用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或是抑制) .研究表明,IFN 分别与IL-6 和IL-1 共同作用,能显著增加人肝癌细胞系C1 I N H 的合成,其作用强于同剂量的IFN 单独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星形细胞是产生NO 的主要细胞, IL-1β是一个关键性因子,可直接刺激人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 , IFN-α可增强IL-1β的作用.而IFN-1β可抑制由IFN-α及L PS 刺激引起的NO 大量释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IL-2-IFN-NKC 免疫调节网络的新理论, 认为IL-2-IFN-NKC 能反馈性地进行系统调节, 而IL-2对T21 和细胞毒T 细胞( Tc) 有利于生长的作用,能显著增加IFN 生成,增加N KC 功能.IFN 与肿瘤坏死因子( TN F) 相互作用使TN F的抗肿瘤效果明显增强.TN F 作用增强的机制是IFN 对TN F 受体发育作用所致.现已研究表明, IFN 和TN F 相互作用在炎症和其他病症的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36. How is asexual无性的reproduction 生殖accomplished in the fungi? Sexual reproduction?36。
无性生殖在真菌是如何实现的?有性繁殖在真菌是如何实现的?37. Describe each of following types of (asexual fungal spores无性繁殖的真菌孢子): sporangiospore, arthrospore and conidiospore.37。
描述每个遵循无性繁殖孢子类型:孢囊孢子,节孢子和分生孢子。
真菌的主要无性孢子有芽孢子、粉孢子、后膜孢子、游动孢子和孢囊孢子及分生孢子。
孢囊孢子:孢子囊中继核融合和有丝分裂之后在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孢子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亚门无性生殖产生地孢子,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地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
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
见接合菌亚门。
孢囊孢子为内生孢子。
霉菌发育到一定阶段,气生菌丝顶端膨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梨型的“囊状结构”。
在囊的内部聚集大量细胞核并与其周围的细胞质浓缩形成孢囊孢子。
如根霉和毛霉节孢子arthrospore亦称有节孢子、分节孢子等。
即菌丝依靠隔膜裂断而产生的孢子,故又称裂生孢子。
数量多,外生,外型呈柱形,各孢子同时形成。
它们各自成圆形排成一列,或是形成一个集团。
具有进行繁殖和摆脱不适宜地环境的作用。
常见于放线菌类和担子菌类的气生菌丝。
如白地霉。
38. what is a mold?38。
发霉是什么?发霉是微生物繁殖了,空气、湿度、温度、营养源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情况下就会使得微生物快速繁殖,导致发霉39.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sexual spores to fungi.39。
解释有性孢子对真菌的重要性。
真菌的主要有性孢子有接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
这些孢子是许多真菌用以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也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每次初侵染的传染体,对于真菌的复壮或形成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有性孢子也是真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40. How are viruses similar to cellular organisms? How do they differ?40。
病毒和细胞生物的异同?病毒无细胞结构,是非细胞型微生物,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核酸为DNA或RNA。
细菌是原核细胞型生物,有原始的核(原核/核质),为裸露的环状DNA团块,无染色体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仅有核蛋白体。
核酸为DNA和RNA。
人和动植物的细胞是真核细胞,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有完整的细胞器。
细菌真菌病毒的共同点是都能给我们带来疾病.41. Since viruses lack metabolic enzymes, how can they synthesize necessary components?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