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镇xxx村驻村工作队2018年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18年xxx村驻村工作队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从讲政治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全村上下通力合作,采取过硬措施全力推进,确保全村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现将驻村工作队一年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村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镇西4公里,地处豫鄂两省结合部,东与羊山村相邻,南与擒龙山村接壤,西与湖北省小林镇隔河相望,北与平桥区高粱店乡交界,是一个三区交汇之地,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可耕土地1230多亩,辖七个村民组386户1570人。
全村地貌以丘陵为主,塘、堰、坝99口,森林覆盖率35%,自然坏境较好,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2017年5月动态调整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2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户4人,五保贫困户1户1人,低保贫困户6户18人,贫困发生率1.48%;2017年11月动态调整后脱贫3户9人,贫困户5户14人,贫困发生率0.89%;2018年9月省“回头看”新识别2户5人,11月动态调整脱贫3户11人,截止2018年12月还有未脱贫户4户8人,贫困发生率0.51%。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举行系列活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
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部署,由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以村民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面对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各级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等,当面解答群众的疑问,先后举行7场专项政策宣传活动,实现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村民小组全覆盖、在家群众全覆盖,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多方筹资建设村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本着“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采取“上级补、部门帮、项目带、群众筹”等方式,加大建设村部力度,夯实堡垒基础, 充分发挥村部的组织阵地作用、教育阵地作用、服务平台作用、活动阵地作用。
通过村部建设树立村干部形象、树立威望,同时也方便群众。
目前,村部建设工程已完工,村支两委已搬入新村部办公,结束了xxx村二十多年来没有便民服务场所的局面,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严格按照省、市、区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
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村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3400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
“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
目前,全村共建档立卡10户、28人。
二是认真核查。
对全村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责任组长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
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村重点非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
(四)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驻村工作队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由镇计生中心干部和村干部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切实做到每户贫困户都有专人负责帮扶。
一是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坚持结果导向,督促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
二是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以“精准扶贫、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截止目前已完成钟勤、王开敏、陈天云、徐金珍、徐敦根、肖天师等6户20人脱贫工作。
四是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规定的每周五“扶贫日”活动,由驻村工作队负责召集帮扶责任人开展入户工作,督促并帮助贫困户搞好房前屋后卫生环境,向贫困户宣政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满意率。
(五)抓产业扶持,培育龙头促发展。
利用第一书记专项资金与信阳祥云茶业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签订入股协议,每年按照10%的收益分红10000元,并与本村10户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每户每年分红1000元;通过多彩田园示范带动,由本村今年新引入的两家企业,信阳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浉河区嘉诚养殖合作社与本村10户贫困户签订协议,以“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模式的扶贫模式,每户每年直补500元。
通过这三家企业的产业带动,本村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增收2000元,产业覆盖率已达到100%,产业叠加度为3。
三、存在的问题
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镇、村、组三级的共同努力下,xxx村贫困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进一步扩大巩固扶贫成果,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自我脱贫乏力。
截至2018年底,全村仍有贫困人
口4户8人。
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部分普通农户攀比心理比较普遍,在农村以穷为荣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随着贫困户获取的利益越多,争着要求贫困户的农户就越多。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
因历史欠账较多,xxx 村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村组道路大多为泥土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四是产业扶贫难度较大。
由于尚未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贫困户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农村留守人员中老弱病残居多,缺乏劳动力,获取技能渠道较少,接受培训能力较差,仅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的落实程度较差。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精准扶贫,完善扶贫详细规划。
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帮助贫困户落实应享受的各项扶贫政策,确保2019年底实现脱贫4户8人的目标。
(二)落实“三条途径”。
“扶”字方面,整合全村涉农资
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村基础设施改善。
“保”字方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
“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三)继续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下功夫。
积极协调,利用政策,借力政府和国家政策支持,在争取帮扶资金上下足功夫,争取以项目创收入。
(四)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条件。
一是由村4名保洁员分片负责日常垃圾清理和保洁工作,做到村主干道两旁干净整洁;二是通过宣传发动,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搞好房前屋后卫生,切实做到“三无一眼净”。
xxx镇xxx村驻村工作队 201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