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条件学术型

2019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条件学术型

培养质量
申请人所指导各类研究生在博士生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当年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提出招收申请:
(一)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
(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复制比超过50%。
科研项目与成果认定标准
(一)与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和科学技术处制定的现行标准相一致。(现行文件为《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及奖励认定办法》和《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认定暂行办法》);
成果折算:
(一)论文:超过学科平均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可按学科平均影响因子倍数折算相应篇数SCI论文,折算后不再记为超学科平均影响因子论文;
(二)专利: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可折算1篇SCI论文;
(三)学术著作:以第一作者出版的学术专著可折算2篇SCI论文,著作须具备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二)项目与成果须是近5年来的情况,项目立项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科研项目、经费要求
(一)在岗博士生导师须主持B类以上项目或C类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且5年内项目总经费不少于批准当年同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费)”,首次申请招生人员须主持过B类以上纵向项目;
科研成果要求
须以第一作者(或所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发表C类及以上级别期刊论文5篇,其中B类及以上级别论文至少2篇,校外刊物至少3篇,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不超过2篇,折算论文数不超过3篇。
成果折算(不得进行二次折算):
(一)论文:1篇A类论文可折算2篇B类论文,1篇B类论文(须为校外刊物)可折算2篇C类论文;风正派,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高尚的学术道德,能认真履行博士生导师职责。
培养经验
首次申请的申请人至少完整培养过1届学术硕士研究生或2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即自首次聘任硕士生导师后独立承担了全部培养过程,毕业生时间节点为2018年6月31日前)。系统讲授过一门研究生专业课程且讲授课时数不少于20学时。
2019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条件(学术型)
学科名称:教育技术学学科代码:040110
职称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年龄
申请人年龄须能完整带满一届博士研究生,且身体健康。(年龄计算办法:65周岁减去博士生基本学制,申请人的出生日期须为1957年8月31日以后。)
2019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条件(学术型)
学科名称:智能环境分析与规划学科代码:0830Z1
职称
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年龄
申请人年龄须能完整带满一届博士研究生,且身体健康。(年龄计算办法:65周岁减去博士生基本学制,申请人的出生日期须为1957年8月31日以后。)
培养质量
申请人所指导各类研究生在博士生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当年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提出招收申请:
(一)教育部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
(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复制比超过50%。
科研项目与成果认定标准
(一)与东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制定的现行标准相一致。(现行文件为《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认定暂行办法》);
(二)咨询报告:1份A类咨询报告可折算2篇B类论文,1份B类咨询报告可折算1篇B类论文;
(三)学术著作:入选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学术专著可折算1篇C类论文。著作须为第一作者且具备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二)项目与成果须是近5年来的情况,项目立项时间为2013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
科研项目、经费要求
(一)在岗博士生导师须主持B类以上项目或C类中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首次申请招生的教师须主持过B类以上纵向项目;
(二)累计主持的项目经费不少于10万元;
(三)所有横向项目必须为科研项目,经费需已进入东北师范大学财务账户(提供到账证明)。
师德师风
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高尚的学术道德,能认真履行博士生导师职责。
培养经验
首次申请的申请人至少完整培养过1届学术硕士研究生或2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即自首次聘任硕士生导师后独立承担了全部培养过程,毕业生时间节点为2018年6月31日前)。系统讲授过一门研究生专业课程且讲授课时数不少于20学时。
相关性要求
申请人在科研项目与成果、开展的教学内容、以往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方向等方面应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并与申请招收博士研究生学科密切相关。
其他
(一)二级教授无需进行“科研项目与成果”认定,但须符合年龄、师德师风、培养质量等认定条件;
(二)三级教授按照《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基本条件》执行,必须满足所属学科招生资格认定条件中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基本条件。
(三)受聘为我校“东师学者”讲座教授且在海外知名高校任教授职位的申请人,近三年内科研项目及成果原则上不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署名为第一单位。
补充规定
(一)若申请人在认定当年在博士研究生招生环节出现严重工作失误或违反工作纪律,导致学院招生名额受到绩效核减的,不允许提出招收申请。
(二)符合招生资格认定条件人员的名额分配,将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名额,另行制定细则。
(二)累计主持的项目经费不少于50万元;
(三)所有横向项目必须为科研项目,经费需已进入东北师范大学财务账户(提供到账证明)。
科研成果要求
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含SCIE,下同;信息与工程类学科可为EI)期刊论文5篇,其中超过学科平均影响因子以上的SCI论文至少1篇,折算论文数不超过3篇。
相关性要求
申请人在科研项目与成果、开展的教学内容、以往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方向等方面应具有一致性和延续性,并与申请招收博士研究生学科密切相关。
其他
(一)二级教授无需进行“科研项目与成果”认定,但须符合年龄、师德师风、培养质量等认定条件;
(二)三级教授按照《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博士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认定基本条件》执行,必须满足所属学科招生资格认定条件中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基本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