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式输送机检修规程4

带式输送机检修规程4

目录1 总则 (1)2. 完好标准 (3)3. 设备的维护 (4)4. 检修周期和检修容 (7)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 (8)6. 试车与验收 (11)7.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1)带式输送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火电厂中应用最广的输送机普通式带式输送机,如TD62型带式输送机和TD75型带式输送机.1.2 结构简述1.2.1承载托辊可分为槽型托辊和平行托辊,具体参数见表11.2.2输送带式拽引和承载物料的主要部件,输送带接头可采用机械卡或硫化连接.1.2.3 驱动部分带式输送机一般有以下几种驱动装置:1.2.3.1 开式驱动装置1.2.3.2电动机:功率在100千瓦以适用JQ2.JQO2及JO3系列三种;功率在115千瓦到185千瓦之间的,使用JS及JR系列两种。

1.2.3.3高速联轴器:与JO2、JQO2、JO3、JR四种电动机相配用的,是尼龙注销联轴器.1.2.3.4制动器:对向下输送或水平输送且对于停车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可以算出的制动力矩按表2选取液压电磁闸瓦制动器(Q/ZB119--73)。

比时,高速联轴器相应改变为“带制动轮的尼龙柱销联轴器”(轮径为30 mm时)或在减速器另一高速轴配用制动轮(Q/ZB118--73)。

1.2.3.5 减速器,使用JZQ.ZL,渐开线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及NGW行星齿轮减速器三种系列产品,其中JZQ及NGW两种减速器分别与JO2,JQO2-JQO3电动机相配。

1.2.3.6 低度联轴器1.2.3.7 逆止器,分为滚柱逆止器和带式逆止器两种形式。

1.2.3.8 闭式驱动装置--电动滚筒。

1.2.4 滚筒,可分为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根据传动滚筒直径及改向滚筒的使用位置按表31.2.2.6 拉紧部分分为以下几种;螺旋紧.车式拉紧.垂直拉紧1.2.7 卸料装置1.2.8 清扫装置可分为空段清扫和弹簧清扫器表 31.3 技术性能TD75型可输送物料的容重应在2.5/m3以下,本系列按宽度分为500,650,800,1000,1200,1400mm 等六种规格,按带速分为;0.8, 1.0,1.25,1.6,3.15,4.0m/s等八种2. 完好标准见表42.1 零部件2,1.1 输送机各零部件完整齐全2.1.2 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无锈蚀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准确2.1.4 皮带连接完好,无跑偏打滑现象2.1.5 各安装配合符合规定2.1.6 基础,底座完整.紧固2.2 运行性能2.2.1润滑良好2.2.2 各部位轴承温度正常,电机电流稳定2.2.3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2.2.4 能达到铭牌输送量或规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3.1 有输送机的总装图或结构图,有易损配件图2.3.2 有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质量保证书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3.4 设备档案齐全, 数据准确,包括: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b.设备运行纪录c. 历次检修及验收纪录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纪录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2.4.2 基础整洁,表面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整洁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照输送机的操作规程启动,,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2.4.2 基础整洁,表面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整洁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照输送机的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纪录3.1.2 每班检查润滑部位的润滑油是否符合规定3.1.3 新换轴承后,工作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50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减速机和电动滚筒架够润滑油,首次三个月换油,以后一年换油一次具体维护事项见表4表 4灵活和轴响攒动量大于2mm的托辊辊子,在经过维修后才能继续使用.3.1.5 清扫器.卸料器.导料槽的胶板磨损后应及时调整.3.1.6 清理粘在托辊和滚筒表面上的物料.3.1.7 受理.受料段及输送机走廊上的撒落物.3.1.8 观察输送带表面的剥落情况及时修补.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2.1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见表53.2.2 联轴器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联轴器对接不正,找正。

找正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见表6。

3.2.3 轴承的检修见表 7。

3.2.4 胶带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8。

4.检修周期和检修容4.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9注:当本单位状态检测手段以具备开展预测维修条件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受次限制!4.2 检修容4.2.1小修a.清洗减速器或电动滚筒,并更换润滑油。

b.清洗滚筒轴承座,并更换润滑脂。

c.更换清扫器,卸料器,导料槽的橡胶板。

d.更换磨损严重的包胶滚筒胶面,液压电磁闸瓦制动器的闸瓦,柱销联轴器的尼龙柱销和粉末联轴器的钢珠(当直径小于4mm时)。

修补输送带。

4.2.2 大修容a.拆洗减速器或电动滚筒,并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若磨损,修补或更换输送带。

b.对变形或损坏的漏斗,予以修补整形。

附表10.滚筒用滚动轴承型号表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5.1齿轮减速器51.1. 齿轮齿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剥皮和毛刺,各项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5.1.2 中心距极限偏差应在表11规定围之中心距极限偏差值,表115.1.3 齿轮啮合最侧隙极限应在表12围以中心距(mm)测隙极限值(mm)中心距(mm)测隙极限值(mm)≤50>50--80>80--120>120--120085105130170>200--320>320--500>500--800>800--12502102603404205.1.4 齿轮两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在等于全齿宽的长度上测量,起水平面平行度误差Δfχ和铅锤的平行度误差Δfy应在表13围。

表13程度等级轴线方向(μ m)齿轮宽度(mm)≤40>40--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505 Δf xΔfy73.510512616818922116 ΔfxΔfy94.5126168199.5241228147 ΔfxΔfy115.516820102412281434178 ΔfxΔfy 1892512.5321638194522.55527.59 ΔfxΔfy 28144020502560307537.5904510 ΔfxΔfy4522.56331.5804010552.512060140705.1.5 齿轮啮合沿齿长方向和齿高方向均不得小于表14的数值,接触斑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中部。

表14接触斑点齿轮精度等级5 6 7 8 9 10按高度不小于(%)按长度不小于(%)5580507045604050304025305.1.6 齿顶间隙为齿轮模数的1/4。

5.1.7 齿轮轮齿在齿厚方向上的磨损量不小于25%。

5.1.8 当齿轮加重平衡块时,平衡块不得有松动和脱落现象。

5.1.9 当齿轮的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对于一般的6.7.8级精度的齿轮,齿轮直径为80mm--800mm 时,径向跳动公差为0.02--0.10mm;齿轮直径为800--2000mm时,径向跳动公差为0.10--0.13mm。

5.1.10 轴应光滑完好,无裂纹及损伤现象,其椭圆度,圆锥度公差一般应小于0.03mm,轴颈的同轴度,径向跳动公差可参照表15.5.1.11 轴于轴端盖孔的间隙在0.10mm-0.025mm,目四周均匀一致,密封调料填压紧密,与轴吻合,转动时不漏油。

5.1.12 滚动轴承不准有制造不良或保管不当所造成的缺陷,其工作表面不允许有暗斑,凹痕,擦伤,剥落或脱皮现象。

5.1.13 齿轮箱不准有较大的变形,不得有裂纹。

5.1.14 齿轮箱结合面出不准加垫。

5.1.15 减速器组装后,用手盘动应灵活,啮合平稳,无冲击和断续卡阻现象。

5.1.16 电动机与减速器的联轴器应无裂纹,毛刺和变形,各部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5.1.17 齿轮箱找正时,地脚螺栓处的垫片每处不得多于3片,总厚度不得大与2mm。

5.1.18 装联轴器螺栓和安全罩。

5.2 联轴器5.2.1 主动轴的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从动轴,连接后两轴完全位于同一直线上。

5.3. 轴承的检修a. 外圈和滚动体的表面质量,如发现裂纹,疲劳,剥落的小坑或碎落现象时及时更换新轴承。

b . 因磨损轴向间隙超过允许值时,可以重新调整,调整后达不到要求的应更换轴承。

c .对于向心推力轴承,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有一定的几何关系,所以只检查径向间隙或轴向间隙即可。

d. 对于单列双心球轴承间隙测量,可只测量径向间隙。

e.. 检查密封元件是否老化,损坏,如果以失效,应及时更新。

心得毡圈式密封装置,在安装前要在融化的润滑脂浸润30min-40min,然后再装。

f. 轴承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重新涂油之前应当用汽油洗净,涂油量应控制在轴承空隙的2/3。

5.4 胶带的连接5.4.1 皮带胶接的技术要求见表16表165.4.2 胶带连接的方法a.机械连接法.b.硫化法c. 热胶接法d. 冷胶接法e. 塑化法6.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1.1 减速器和电动滚筒应按规定加够润滑油。

6.1.2 滚柱逆止器的星轮安装方向是否与逆止方向相等。

6.1.3 清扫器,带式逆止器,卸料车,清扫器诸部件的限位器安装情况:a.电气信号及控制位置的布置及接线正确性。

b.点动电机,观察滚筒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c.有滚柱逆止器者在上述合格后将压簧及滚柱装入,装上侧盖并拧紧螺栓。

6.2 运转4小时期间应达到下列要求:a.输送机各运转部位无明显噪音。

b.各轴承无异常升温。

c.各滚筒,托辊的转动及紧固情况良好。

d.清扫器清扫效果良好。

e.卸料车通过轨道接头时无明显冲击。

f.输送带松紧程度合适,无打滑跑偏现象。

g.各电气设备,按钮灵敏可靠。

h.调心托辊灵敏。

i.带速稳定,空载达到额定功率。

6.3 输送机检修后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查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

7.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 设备上不准放置检修工具或任何物品。

7.1.2 在停车前,必须将皮带上的物料卸净。

7.1.3 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场地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 检修前必须按规定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

7.2.2 切断电源,并挂上“禁动牌”。

7.2.3 检修人员必须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本企业的安全检修规程。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 试车前应有组织的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7.3.2 开听输送机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必须持有该岗位的“安全作业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