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7.2.2我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一)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力机构1
7.2.2我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一)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力机构1
(二)环境管理的专业机构
1.环境监理机构 环境监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 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进行现场监督执法活动的统称。环境监理机构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 作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现在全国已有环境监理机构近2000个,环境监理人员达数万。 2.环境监测机构 环境监测是科学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的 基础和依据,是环境管理中依法实施技术监 督的重要手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从中央 到地方已经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网络化管理。 各级环境监测站内部分别设置:环境质 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监测质量控制、 数据统计与综合分析等职能部门。
5.负责全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组织监督各类污染源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发
布市区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指导或协调 解决跨地区(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组织实施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行政执法监督。 6.编制全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组织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工作和重点科学研 究项目及技术示范工程;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全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ISO14000)认证、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参与制定环境保护产业政策,指导并推动环境 保护产业发展。 7.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负责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工作,参与审批限 额以下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国家级、省级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 书;负责国家、省、和地方环境保护基金投资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的专项投资管理、 核查、审计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理和核污染、辐射污染事故应急管理工作;配合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核
设施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对核材料的管理和核承压设备等实施安全监督。 12.负责市环境保护局系统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组织开展全市环境保护系统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工作。
end
(三)城市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同有关部门拟定与环境保护相 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组织对全市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 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拟定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组织拟订和监督实施由国家、省、市确定的全市重 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组织拟定全市环境功能区划;参与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国土资源开发整治规划、区域经济开发 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制定工作;参与审核全市城市总体 规划,并组织评审其中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参与组织自然资源核算工作。 3.监督管理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和协调全市重点区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4.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 复工作;监督检查全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 等工作;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管 理生物技术环境安全。
8.负责全市环境监测统计工作、信息工作。组织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 负责编报全市《环境质量报告》和编发全市《环境状况公报》。 9.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10.组织全市环境保护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管理、指导全市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或援 建项目的实施。组织市内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条约的活动。 11.负责全市电磁辐射源、放射源以及放射性废物监控和管理;参与全市核安全监督管
2.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垂直分布:由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市(自治州、盟)环境保护局、等五级构成。
3.政府环保行政部门的内设职能机构
办公室、规划与财务处、政策法规处、行政体制与人事处、科技标准处、污染控 制处、自然生态保护处、核安全管理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环境监察局、国际合 作处。
7.2.2 我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一)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力机构
1.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199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正式成立。而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也相继成立了地方人大环资委。全国人大环资委以高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环保法律的 出台,各地人大也相继颁布了地方环保法规,大大加快了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