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76核辐射物理学2008--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76核辐射物理学2008--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三、试判断下列β衰变的跃迁级次: 母核
1 0 17 9 55 26 75 32 87 37
衰变类型
自旋和宇称 始态 末态
238
U 的 丰 度 为 99.275% , 半 衰 期 为
七、119 Sn 自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时发射 24 KeV 的光子, 为了补偿发射体和吸收体之间的能级 位移 10 −6 eV , 要求这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为多少?(本题 10 分)
876 核辐射物理学
第 2 页 共 2 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A 卷)
−6 3 3 六、1000cm 海水含有 0.4 g K 和 1.8 × 10 g U 。 假定后者与其子体达1.277 × 10 9 a ,235U 的 海水的放射性活度。 (已知:40 K 的丰度 ρ = 0.0117% , 丰 度 为 0.720% , 半 衰 期 为 T1 2 = 7.05 × 10 8 a , (本题 20 分) T1 2 = 4.47 × 10 9 a )
4.00MeV ,试求反应能 Q 。 (已知 Δ( 1H ) = 7.289MeV , Δ( 7 Li ) = 14.908MeV ,
Δ(n) = 8.071MeV , Δ( 7 Be) = 15.770MeV ) 5、在同位素中子源中, (α , n) 中子源和 (γ , n) 中子源的中子能谱有何不同? 试求 124 Sb − 9 Be 中子源中,1.691MeV 的γ光子轰击铍靶产生的中子能量。 (已知: Δ( 124 Sb) = 11.348MeV , Δ( 7 Be) = 4.942 MeV , Δ(n) = 8.071MeV ) 二、试根据单粒子壳模型计算下列核素的自旋和宇称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二、实验测得 23Na 的 D1 线(或 D2 线)的两条超精细谱线的相对强度之比为 5:3,试求 核自旋 I 的值。 (本题 20 分)
32 π 三、按经验规律给出奇奇核 16 (已知第 7,9,15,17 个核子分别填充 7 N , 15 P 的 I 的估计值。
。 (本题 20 分) 在 1 p1/2 ,1d5/ 2 , 2s,1d 3/2 能级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876 核辐射物理学
A卷

满分: 150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
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简要回答或计算下列问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什么是核反应截面?其常用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线性吸收系数?试写出 γ 射线在介质中的衰减公式。 在高能中子-质子散射中,大角度散射中子数增多,说明核力的什么性质? 在多代放射性衰变中,达到放射性久期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实验 Q 值? 什么是核反应产额?核反应产额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放射性原子核的半衰期? 原子核反应的复合核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简述快中子增殖堆的原理。 简述 Mossbauer 效应
74 3、放射源 33 As 有:1)两组 β − 电子,其最大能量和分支比为 0.69MeV,16% 74 和 1.36MeV,16%,后者为相应至 34 Se 基态之衰变;2)两组 β + 电子,其最大能
74 Ge 基态之衰 量和分支比为 0.92MeV,25%和 1.53MeV,2.8%,后者为相应至 32
科目代码: 876 科目名称: 核辐射物理学 满分: 150 分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
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简要回答或计算下列问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核磁共振时原子核吸收磁场的能量引起能级间跃迁,这种跃迁是核能级 间的跃迁吗?为什么? 2、试证明 N 和 Z 相差为 1 的两个镜像核的结合能为 ac A2/3 ,其中 ac 为结合 能半经验公式中库仑项的常量。
74 As 的衰 变;3)两组单能中微子:1.93MeV,38%和 2.54MeV,2.2%。试作出 33
变纲图,并求出在该放射源所放出的γ射线的能量(已知 Ge 的 K 电子结合能为 0.01MeV。 4、 什么是反应能?什么是反应阈能?试求 7 Li ( p, n) 7 Be 的反应能和反应阈能, 用能量为 1.2MeV 的质子引起上述核反应,在 θ = 900 方向上测得中子能量为
876 核辐射物理学
第 1 页 共 2 页
(1)当入射质子能量 Ep=340、870、935keV 时出现了共振, 五、对核反应 p + 19 F → 20 Ne* , 计算相应的 20Ne*的三个激发态能级。 (2)若其中一个复合核能级 I π = 1+ ,试问入射质子的 哪些分波对此复合核的形成有贡献。 (已知:∆(1H)=7.289MeV,∆(19F)=-1.487MeV, ∆(20Ne)=-7.043MeV) 。 (本题 20 分)
四、17Ne 经过 β+衰变到 17F 的某一较高的激发态,随后发射一个动能为 10.597MeV 的质子 衰变到 16O 的基态。试求在 β+衰变中所发射正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不考虑发射质子 时氧核的反冲。 已知: ∆ (17Ne) =16.478MeV, ∆ (16O) =-4.737MeV, ∆ (1H) =7.289MeV) 。 (本题 20 分)
41 63 1) 20 Ca 2) 29 Cu
3) 14 7N
90 4) 40 Zr
已知核子填充顺序为:1s 1p 1d 2s 1f 2p 等,由于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 1d 能级与 2s 能级发生交叉,1f 能级与 2p 能级发生交叉。 (本题 20 分)
876 核辐射物理学 第 1 页 共 2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