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电机转速电流测量与显示

直流电机转速电流测量与显示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直流电机转速电流测量与显示学院(系):里仁自动化系年级专业:12级过控1班学号: 121203021064学生姓名:刘华指导教师:梁振虎、王振臣、闫敬教师职称:副教授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里仁学院基层教学单位:自动化系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5年6月12日摘要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MCU),它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单片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象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各种电机在工业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能方便的对电机进行控制、监视、调速,有必要机的转速进行测量,从而提高自动化程度。

转速和电流是工程上常用参数。

转速测量的方法很多,采用光电编码器测量转速是较为常用的测量方法,而电流则采用交流互感器。

通过光电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机转速并进行处理与显示,设计出一个电动机转速测量系统,并研究其测量精度、测量范围及响应速度.程序设计部分分为初始化模块、脉冲计数模块、计时模块、参数调整模块和显示模块.最后通过试验测试,得到了相应的技术参数,并对转速和电流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要求设计的系统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使用方便。

目录摘要 (1)正文1.1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1.2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 (4)1.3 LCD介绍 (5)2.1使用光电编码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 (6)2.2系统方案的制定 (7)2.3硬件设计 (7)2.4软件设计 (9)3.结论 (11)参考文献1.1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脉冲编码是一种旋转式脉冲发生器,把机械转角变成电脉冲,是一种常用的角位移传感器。

同时也可作速度检测装置。

(一)脉冲编码器的分类与结构脉冲编码器分为光电式、接触式和电磁感应式三种。

光电式的精度与可靠性都优于其他两种,因此数控机床上只使用光电式脉冲编码器。

光电式脉冲编码器结构:在一个圆盘的圆周上刻有等间距线纹,分为透明和不透明的部分,称为圆光栅。

圆光栅与工作轴一起旋转。

与圆光栅相对,平行放置一个固定的扇形薄片,称为指示光栅,上面制有相差1/4节距的两个狭缝(辨向狭缝)。

此外,还有一个零位狭缝(每转发出一个脉冲)。

脉冲发生器通过十字连接头或键与伺服电动机相连。

(二)脉冲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当圆光栅与工作轴一起转动时,光线透过两个光栅的线纹部分,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电元件接受这些明暗相间的光信号,并转换为交替变换的电信号。

该电信号为两组近似于正弦波的电流信号A和B,A和B信号相位相差90°。

经放大和整形变成方形波。

通过两个光栅的信号,还有一个“每转脉冲”,称为Z相脉冲,该脉冲也是通过上述处理得来的。

Z脉冲用来产生机床的基准点。

后来的脉冲被送到计数器,根据脉冲的数目和频率可测出工作轴的转角及转速。

其分辨率取决于圆光栅的圈数和测量线路的细分倍数。

(三)光电脉冲编码器的应用光电脉冲编码器在数控机床上用作位置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数控系统。

其反馈给数控系统有两种方式:一是适应带加减计数要求的可逆计数器,形成加计数脉冲和减计数脉冲;二是适应有计数控制和计数要求的计数器,形成方向控制信号和计数脉冲。

1.2 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

它的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2次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

电流互感器起到变流和电气隔离作用,它是电力系统中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将高电流按比例转换成低电流,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在一次系统,二次侧接测量仪表、继电流互感器 current transformer [trans],简称CT。

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线路中电流大小悬殊,从几安到几万安都有。

为便于测量、保护和控制需要转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另外线路上的电压一般都比较高如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的。

电流互感器就起到电流变换和电气隔离作用。

对于指针式的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大多数是安培级的(如5A等)。

对于数字化仪表,采样的信号一般为毫安级(0-5V、4-20mA等)。

微型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为毫安级,主要起大互感器与采样之间的桥梁作用。

微型电流互感器也有人称之为“仪用电流互感器”。

(“仪用电流互感器”有一层含义是在实验室使用的多电流比精密电流互感器,一般用于扩大仪表量程。

)电流互感器与变压器类似也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变压器变换的是电压而电流互感器变换的是电流罢了。

电流互感器接被测电流的绕组(匝数为N1),称为一次绕组(或原边绕组、初级绕组);接测量仪表的绕组(匝数为N2)称为二次绕组(或副边绕组、次级绕组)。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电流I1与二次绕组I2的电流比,叫实际电流比K。

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下工作时的电流比叫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用Kn表示。

Kn=I1n/I2n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 简称CT)的作用是可以把数值较大的一次电流通过一定的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二次电流,用来进行保护、测量等用途。

如变比为400/5的电流互感器,可以把实际为400A的电流转变为5A的电流。

图一交流互感示意图1.3 LCD介绍液晶显示模块(LCM)由于其具有功耗低、无电磁辐射、寿命长、价格低、接口方便等一系列显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仪表仪器、测量显示装置、计算机显示终端等方面。

其中,字符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类专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的点阵式液晶显示模块。

LCD1602字符液晶显示模块以ST7066和ST7065为控制器,其接口信号功能和操作指令与HD44780控制器具有兼容性。

字符液晶有8×1、16×2、20×2、40×2等20多种规格型号齐全的字符液晶显示模块,均具有相同的引线功能和编程指令,与单片机借口具有通用性。

工业字符型液晶,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

(16列2行)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

它由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起到了字符间距和行间距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能很好地显示图形(用自定义CGRAM,显示效果也不好)。

1602LCD是指显示的内容为16X2,即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显示字符和数字)。

市面上字符液晶大多数是基于HD44780液晶芯片的,控制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基于HD44780写的控制程序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市面上大部分的字符型液晶。

图二LCD 16022.1使用光电编码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可以利用定时器/计数器配合光电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来测量电机的转速。

具体的测速方法有M法、T法和M/T法3种。

M法又称之为测频法,其测速原理是在规定的检测时间Tc内,对光电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计数的测速方法,假如光电编码器是N线的,则每旋转一周可以有4N个脉冲,因为两路脉冲的上升沿与下降沿正好使编码器信号4倍频。

现在假设检测时间是Tc,计数器的记录的脉冲数是M1,则电机的每分钟的转速为n=15f/NM2在实际的测量中,时间Tc内的脉冲个数不一定正好是整数,而且存在最大半个脉冲的误差。

如果要求测量的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比如说是小于百分之一,那么M1就应该大于50。

在一定的转速下要增大检测脉冲数M1以减小误差,可以增大检测时间Tc单考虑到实际的应用检测时间很短,例如伺服系统中的测量速度用于反馈控制,一般应在0.01秒以下。

由此可见,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是采用高线数的光电编码器。

M法测速适用于测量高转速,因为对于给定的光电编码器线数N机测量时间Tc条件下,转速越高,计数脉冲M1越大,误差也就越小。

T法也称之为测周法,该测速方法是在一个脉冲周期内对时钟信号脉冲进行计数的方法,例如时钟频率为f,计数器记录的脉冲数为M2,光电编码器是N线的,每线输出4N个脉冲,那么电机的每分钟的转速为为了减小误差,希望尽可能记录较多的脉冲数,因此此法测速适用于低速运行的场合。

但转速太低,一个编码器输出脉冲的时间太长,时钟脉冲数会超过计数器最大计数值而产生溢出;另外,时间太长也会影响控制的快速性。

与M法测速一样,选用线数较多的光电编码器可以提高对电机转速测量的快速性与精度。

M/T法测速是将M法和T法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时对光电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M1和M2进行计数,则电机每分钟的转速为n=15M1f/NM2实际工作时,在固定的Tc时间内对光电编码器的脉冲计数,在第一个光电编码器上升沿定时器开始定时,同时开始记录光电编码器和时钟脉冲数,定时器定时Tc时间到,对光电编码器的脉冲停止计数,而在下一个光电编码器的上升沿到来时刻,时钟脉冲才停止记录。

采用M/T法既具有M 法测速的高速优点,又具有T法测速的低速的优点,能够覆盖较广的转速范围,测量的精度也较高,在电机的控制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2.2系统方案的制定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主要是MCS-8051单片机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系统,本系统中的电机转速与电机两端的电压成比例,而电机两端的电压与控制波形的占空比成正比,因此,由MCU内部的可编程计数器阵列输出PWM波,以调整电机两端电压与控制波形的占空比,从而实现调速。

本系统通过霍尔传感器来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实时监测。

系统的设计任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其中硬件设计包括方案选定、电路原理图设计、PCB绘制、线路调试:软件设计包括内存空间的分配,直流电机控制应用程序模块的设计,程序调试、软件仿真等。

2.3硬件设计MCS-8051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MCU芯片,具有64个数字I /O引脚,片内含有VDD监视器、看门狗定时器和时钟振荡器,是真正能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并能快捷准确地完成信号采集和调节。

同时也方便软件编程、干扰防制、以及前向通道的结构优化。

本单片机控制系统与外部连接可实时接收到外部信号,以进行对外部设备的控制,这种闭环系统可以较准确的实现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