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冷暖对比
NK YOU
3.类似色对比: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在
60°~90°左右的色彩。
90°
4.对比色对比: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在
120°左右的色彩。
120°
5.近似色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
在绘画、设计中,利用近似色、同类色来降 低色彩的明度、纯度,使画面色彩协调、淡雅。
1.互补色: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在180°
装潢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招贴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门面招牌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商标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五、作品欣赏
近似色对比
近似色:指区分不大的颜色,同一色系的颜色
1.同类色对比: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在15°
左右的色彩。
2.邻近色对比: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在45°左
右的色彩。
45°
红与蓝的空间混合会获得一种明快的紫色;
蓝色与黄的空间混合,可获得一种明快活跃的 绿色;红与绿的空间混合,可获得一种跃动的 近似金色的中明度灰。
空间混合作品
作业题:
1.互补色对比构成一幅。(要求: 19×19cm) 2.空间混合一幅。(要求: 0.5×0.5cm) 3.创作8×8cm的春、夏、秋、 冬的色彩构成各一幅。
这种方法可以在色彩印刷的网点并置上找到 明显例证。新印象派(如修拉、西涅克等人)创造 的“点彩画法”,即利用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而 获得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如果颜色的面积越小, 不同颜色穿插关系越紧密,混合效果越显得柔和。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新色相,显得丰富、多彩, 且有一种跃动感,明度比减色混合要高一些。
由于绿色、紫色和其他颜色比起来, 在冷暖属性方面偏中性。因此,有时人们 也将绿色与紫色归到中性色里。
中性色主要用于调和色彩搭配,突出 其它颜色。
一、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指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 形成的对比。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在同类色彩中,含暖 意成分多的较暖,反之较冷。
在色相环上,把红、 橙、黄称为暖色,把橙 色称为暖极;把绿、青、 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 称为冷极。
[3]色彩面积减少的一方,会因为同时性作 用,会有对方色彩的补色的倾向。如:万 绿丛中的一点红将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色彩的面积效果:对同一色彩而言,面 积越大,明度、纯度越强;面积越小,明度、 纯度感越弱。面积大时,亮色显得更轻,暗 色显得更重。
色彩与面积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面积在画面上的大小,直接影响画面 的冷、暖色调。
3.中性混合
是色光进入视觉后形成的色彩混合效果, 与色光混合相同。中性混合是加色混合,是反 射光的混合。特点:色彩的明度、纯度不变。
二、中性混合的分类
中性混合是色的混合中的一种,其中包括 圆盘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
1.旋转混合
将颜色按同等比例放在混色圆盘上, 通过马达进行旋转,于是各种颜色便混合 成一种新的颜色。这种混合方法与颜色混 合法相近似,但明度上却是被旋转各颜色 的平均明度,像混色那样,明度会降低。
间接的心理效应:对人的印象、经
验、体验导致出的联想。当心情平缓适应 的时候看红色是美的;但是如果从战争归 来的战士瞧到红色就会觉得痛苦,因为他 们会联想到血的红色。
色彩的联想和象征
具象:白色—白雪、红色—红旗、 黄色—柠檬
抽象:白色——纯洁、高尚、神圣 黑色——死亡、悲哀、阴沉 红色——热情、革命、危险
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会产生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的冷暖变化。作画过程中要善于掌 握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作品才会具有空间 感,并且更加具有色彩艺术的生命力。
2.冷暖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设计中适当运用冷暖对比,可以使作品 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加强作品的色彩层次感。
舞台灯光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服装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这种方法产生新色相的明度既不像色光(加 色)混合那样,相混合的色相越多,明度越高; 也不像颜料混合那样,色相越多明度越低。 这种圆盘旋转混合的明度处于前两者中间。
2.空间混合
与圆盘混合的方法不同,它是将各种颜 色分别“切割”成小面积,然后将它们并置, 当退到一定距离看这些并置的小色块时,就会 发现色彩的混合效果。因为这种混合必须借助 一定空间距离才会有新的感觉,故称“空间混 合”。
用色彩构成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带给我们 的心理感受
用色彩构成分别表现酸甜苦辣的感觉
色彩与面积
色彩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面积出现参与 对比的,比较色彩在不变三要素时,互相 间的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对比的强度。
[1]色彩与色彩之间以较相等的比例参与对 比时,对比较强。
[2]随着对比色一方的面积逐渐扩大,另一 方的面积逐渐缩小,则对比逐渐减弱。即: 色彩面积越悬殊,对比越弱,并逐渐走向 由面积大的一方主控画面的色调。色彩面 积均等时,对比最强。
如:在冬天见到冷色系,就会觉得特
别冷;选择暖色的如橙、大红;夏天就要用 些冷色的,如蓝色啦,绿色啦,让人觉得好 清凉,清爽。例如,夏天百事可乐的广告就 是以蓝色为主打色,让人想到了大海,清凉 的感觉。这就是利用色彩的知觉。因此色彩 对人的情绪会有不同的反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由色彩客观属性刺激 人的知觉而产生,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的心 理效应,二是间接的心理效应。
1.冷暖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
绘画中,每件作品都包含着色彩冷暖的 对比因素,只是有些是强对比,有些是弱对 比。一幅作品的色彩如果只有明度对比,没 有色彩的冷暖对比,画面就会显得单调,索 然无味。
一幅画的色彩往往在明部与暗部、物体 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画面的前景与后景及 画面的每一个部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暖 对比。
左右的色彩。视觉效果醒目强烈。适合远距 离使用。
2.补色并列时,可使其色相产生最强烈的对比效 果。
3.互补色在绘画、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目正 的确 视运 觉用 效补 果色 。会 使 画 面 产 生 醒
招牌设计
色彩的心理感知
色彩是感知又是知觉,对于色彩的心理 感知研究,是色彩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部分,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颜色与一 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嗜好、经验都有 很重要的联系,也就是说同样一种颜色, 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心情下产生的感觉 都是不同的。
冷灯光下,亮部偏冷
纯度低,冷暖感低
纯度高,冷暖感强
2.强弱变化规律 大 面 积 色 彩 感 强 烈 , 小 面 积 色 彩 感 弱
纯色彩并置的色感强,混合在一起的色感弱
色彩在明度和距离相同的情况 下,暖色色彩感强,冷色则弱
色彩的冷暖对比越大,色彩感觉就越强,对比越小就越弱
四、冷暖对比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
直接的心理效应:如红色,让人感觉脉 搏加快,血压升高,情绪冲动,思维活跃。 蓝色,脉搏减弱,情绪沉静、安祥。儿童: 就会用鲜艳、明亮快活的色彩,如:黄、橙、 浅蓝、促进儿童的智力,而不会用咖啡,白 色、黑色,这些颜色会感到很压力。比如餐 厅的环境色就会用黄色啦,而会议室就会选 用庄重些的冷色系,就不可能用红色或是黄 色等。
由于加色混合是色光的混合,因此随着不
同色光混合量的增加,色光的明度也渐加强。 所以也叫加光混合,当全色光混合时则可趋于 白色光,它较任何色光都明亮。而彩色电视的 成色方法称加色混合。
2.减色混合
减色法的颜色混合是指颜料的混合。减色 混合分颜料的直接混合与透明色料的叠置混合 两种。颜料混合的特色与加色混合相反,混合 后的色彩在明度,纯度上都有降低,混合的成 分愈多,其明度愈低。(绘画设计等色彩调和)
色相环上左边的色 彩偏冷,右边的色彩偏 暖。
三、色彩冷暖的强、中、弱对比 1.冷暖的强对比(橙、蓝色对比)
2.冷暖的中对比
暖色与中性微冷色
冷色与中性微暖色
3.冷暖的弱对比
暖色与暖极色
冷色与冷极色
四、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
亮 面 色 彩 倾 向 于 冷 , 暗 部 色 彩 倾 向 于 暖
暖光灯下,亮部偏暖
色
彩
的
冷
暖
对
艺术设计系教师:王文娟
比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 由于联想而形成的。
蓝色常使人联想起湛蓝的海水、阴影处
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 色”;
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日和
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 “暖色”。
中性色既不属于冷色调也不属于暖色 调。黑白灰是常用到的三大中性色。黑白 灰这三种中性色能与任何色彩起协调、缓 解的作用。它给人们的感觉轻松,可以避 免疲劳,沉稳,得体,大方。
色 彩 混 合
一、色彩混合的形式
所谓色混合是指某一色彩中混入另一种色 彩。经验表明,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获得 第三种色彩。色彩的混合可归纳为加色法混合、 减色法混合、中性混合等三种类型。
1.加色法的颜色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红、 绿、蓝(蓝紫)是加色混合的色光三原色。加 色混合可得出红光+绿光=黄光;红光+蓝紫光= 品红光;蓝紫光+绿光=青光;红光+绿光+蓝紫 光=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