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分析方法 绪论

材料分析方法 绪论

2021/3/7
五、显微组织结构与成分的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介绍
• 1、X射线衍射
• X射线衍射是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来分 析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晶体缺陷(位错等 )、不同结构相的含量及内应力的方法。 • 是最常用的物相定性分析方法!
• 根据X射线与晶体样品产生衍射后的X射线信号的 特征去分析计算出样品的晶体结构与晶格参数。
2021/3/7
• 材料的整体的成分分析也不能满足材料研究的需要! • 元素在钢中的分布不是绝对均匀的,即在微观上是不均匀
的。 • 由于微区成分的不均匀性造成了微观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
,以致带来微观区域性能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对材 料的宏观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例如在淬火钢中,未溶碳化物附近的高碳区形成硬脆的片 状马氏体,而含碳量较低的区域则形成强而韧的板条马氏 体。片状马氏体在承载时往往易形成脆性裂纹源,并逐渐 扩展而造成断裂。
• 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 • ①认识了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②认识了显微组织结构形成的条件与过程机理。 • 例如:在加工齿轮时,预先将钢材进行退火处理,使其硬
度降低,以满足容易车、铣等加工工艺性能要求;加工好 后再进行渗碳淬火处理,使其强度、硬度提高,以满足耐 磨损等使用性能要求。
入射信号
(X射线、电子、离子、可见光)
反射信息
(X射线、电子、 可见光)
样品
吸收信息
(电子)
透射信息
(X射线、电子、可见光)
样品特征物理信息示意图
2021/3/7
2、材料分析方法的分类
• 按用途分为三类: • 组织形貌分析; • 物相分析;
• 成分和价键分析。
• (1) 组织形貌分析: • 借助各种显微技术,认识材料的微观结构。 • 表面形貌分析技术经历了光学显微镜(OM)、电子
材料分析方法 绪论
绪论
一、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二、显微组织结构的内容 三、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四、显微组织结构与成分的传统分析测试方法 五、显微组织结构与成分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六、本课程内容及要求
2021/3/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是研究有关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制造工艺与其性
能和使用性能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及这些知识的应 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对生产、使用和发展材料具有指 导意义。
2021/3/7
•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 • 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 制造工艺、 • 性能、 • 使用性能。
2021/3/7
一、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 1、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结构决定性能。 • 即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是由其
2021/3/7
• 2、化学分析
• 分析材料平均化学成分的常规方法:湿化学法和光谱 分析法等。
• 优缺点: •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钢的成分只能给出一块试样的平均
成分(所含每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但不能给出所含元素分布情况(如偏析,同一元素在不 同相中的含量不同等)。 • 光谱分析给出的结果也是样品的平均成分。
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所决定的。不同种类材料固 然具有不同的性能,即使是同一种材料经不同工 艺处理后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时,则具有不同的 性能。 • (结构是理解和控制性能的中心环节!)
2021/3/7
2、微观组织结构控制
• 通过一定的方法控制其显微组织形成条件,使其 形成预期的组织结构,从而具有所希望的性能。
显微镜(S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发展过 程。
2021/3/7
• (2)物相分析
• 物相分析是指利用衍射的方法探测晶格类型和晶 胞常数,确定物质的相结构。
• 原理:利用电磁波或运动电子束、中子束等与材 料内部规则排列的原子作用产生相干散射,获得 材料内部原子排列的信息,从而重组出物质的结 构。
• 缺点: • ① 分辨率低(约200nm)和放大倍率低(约103倍)。
只能观察到100nm尺寸级别的组织结构,而对于更小 的组织形态与单元(如位错,原子排列等)则无能为力 。
• ② 只能观察表面形态而不能观察材料内部的组织 结构,更不能对所观察的显微组织进行同位微区 成分分析。
• 目前,光学显微镜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材料研究的需要!
• 主要的物相分析手段有三种:x射线衍射(XRD)、 电子衍射及中子衍射。
2021/3/7
• (3)成分和价键分析 • 原理: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反应了原子的特征信息
。利用不同的入射波激发核外电子,使之发生层间 跃迁,在此过程中产生元素的特征信息。
• 按照出射信号的不同 ,成分分析手段可以 分为两类:x光谱和电 子能谱,出射信号分 别是x射线和电子。
2021/3/7
二、显微组织结构的内容
• 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如下: • ①显微化学成分(不同相的成分,基体与析出相的成分,
偏析等);• ③晶粒大小与形态(等轴晶、柱状晶、枝晶等); • ④相的成分、结构、形态、含量及分布(球、片、棒、沿
2021/3/7
1、材料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
• 除了个别研究手段(如扫描 探针显微镜)以外,基本上
是利用入射电磁波或物质波 (x射线、电子束、可见光等 )与材料作用,产生携带样
品信息的各种出射电磁波或 物质波(x射线、电子束、可 见光等),探测这些出射的
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即可
获得材料的组织、结构、成 分、价键等信息。
晶界聚集或均匀分布等); • ⑤界面(表面、相界与晶界); • ⑥位向关系(惯习面、孪生面、新相与母相); • ⑦夹杂物; • ⑧内应力(喷丸表面,焊缝热影响区等)。
2021/3/7
三、材料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分类 • 材料分析方法? • 是关于材料成分、结构、微观形貌与
缺陷等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其有 关理论基础的科学。
2021/3/7
四、显微组织结构与成分的 传统分析测试方法
1、光学显微镜
• 优点: • ① 是最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观察材料显微组织的
工具。 • ② 能直观地反映材料样品的微观组织形态(如晶粒
大小,珠光体还是马氏体,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形态,铸造组织的晶粒形态等)。
2021/3/7
2021/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