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优质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几何教学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采用“感知——探究”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在学习方式上,我设计以“操作活动”贯穿于学习始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讨论,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诱发新知
在复习部分,我用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图形。

然后提问:“屏幕上都有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长方形有什么特征?”让学生通过复习,唤起回忆。

接着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由6个(3色)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纸板,沿虚线内折,看看能围成一个什么形体?学生操作后我再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由6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3色),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从而揭示长方体的概念。

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由面到体的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二)操作演示,探索新知
在操作演示和探索新知部分,我是分这样几个步骤来进行的: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3.归纳并记忆长方体的特征。

4.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5.认识长、宽、高。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方式,感知长方体的特征,建立长方体的概念。

在学生仔细观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我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还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比如: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长方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