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安全,是现代汽车学上最重要的议题。
随着汽车对於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日益的提高,汽车已成为每个现代人生活的一部份。
而从第一辆汽车发明以来,车祸这个字亦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份。
当车辆的性能越来越好、性能越来越高,让车祸所可能造成的风险代价亦越来越高。
为了维持汽车消费者的安全,让其获得最佳的保障,安全设计已成为现代汽车设计之中最重要的一环,安全配备的成本,亦在汽车生产的比重之中越来越高。
在数十年的发展之下,从底盘的设计、车体的打造,每一关键零组件的设计与安全,均已加入了安全的考量。
主动安全 vs 被动安全
一般的消费者往往为"主动"与"被动"两个字眼所迷惑。
一般而言,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配备的区分,主要是以发生意外时的撞击做为区分。
主动安全配备大略是指发生撞击之前所做动的辅助装置。
这些装置在车辆接近失控时便会开始作动,以各种方式介入驾驶的动作,希望能利用机械及电子装置,保持车辆的操控状态,全力让驾驶人能够恢复对於车辆的控制,避免车祸意外的发生。
而所谓的被动安全装置,则是在车祸意外发生,车辆已经失控的状况之下,对於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希望透过固定装置,让车室内的乘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结构上的导引与溃缩,尽量吸收撞击的力量,确保车室内乘员的安全。
常见的ABS、VSC等驾驶上的辅助装置,便是属於主动安全配备;而安全带、气囊及笼型车体结构,便是被动安全配备与设计。
安全驾驶最重要
在此必须提醒的是,主动安全配备与被动安全配备,在汽车行驶上都属於"辅助"装置,都是在车辆超越操控极限的情形之下,进行辅助的装置。
装配这些辅助装置,并不能确保行车的绝对安全,仅能降低车祸意外发生的机率及伤害的程度。
真正安全行车的关键,仍在於适当的保养,确保车辆机构的正常运作以及安全的驾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