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世界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班级:12游憩生态1班姓名:吴雁佳学号:201230470120
摘要:中国是目前拥有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众多,旅游业又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繁荣的旅游业已经使部分遗产地不堪重负,处于十字路口的遗产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遗产”变“遗憾”的悲剧。

因此,思考遗产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并找到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遗产旅游关系协调
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历史的载体,记录着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印证,对其进行保护有助于我们延续历史、传承文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遗产保护体系,在保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护了大批遗产,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自1978年以来,经过20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居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

中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机蓬勃的大发展时代,而世界遗产地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的。

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对过去时代纪念和追寻的往日情怀也使得文化遗产旅游地倍受青睐。

要了解世界遗产与旅游的关系,当然要了解世界遗产是什么。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遗产的概念已经在国际间广为传播和接受,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从文物遗产到自然遗产,再到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然而迄今也没有国家严格按照这些类别进行分类管理,而是由相同的或不同的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些“保护地”。

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任然比较复杂,就类型而言,它包括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类型,其主管部门更是包括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等等。

在很多发达国家,遗产地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英国,遗产业被称为“英国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每年约28%的旅游收入来自遗产旅游业,遗产业也因此自称是英国旅游业中的主要潜在增长区。

在美国,近400个国家遗产地的年接待游客人数都在亿以上。

中国也不例外,目前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遗产”。

以2003年为例,即使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接待游客100万以上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仍有41个之多。


当旅游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世界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说旅
游吸引物。

此时,人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赋予文化与自然遗产一定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遗产本身并不是旅游资源,他们只是被我们当成了旅游资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遗产,遗产是由我们所希望保存的历史部分构成的,因此,也只有被确定为具有商品价值的遗产地才能成为向游客宣传和推销的旅游资源。

旅游与世界遗产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遗产保护部门应当保护和保存遗产本身,而旅游开发部门则应该把遗产看成旅游可开发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其实,保护遗产地是为了更好的利用遗产,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

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

遗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即可以吸引游客,或的经济利益,又可以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教育、宣传作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并使遗产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

这样,既保护了遗产,有发挥了遗产的作用,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遗产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但同时,旅游的发展对遗产保护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可是如果我们一味放大负作用,对遗产只用不保,既不利于遗产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降低经济效益。

而若一味的只保不用,又会违背我们保护遗产的根本目的,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

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保护好才能更好地利用,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保”与“用”必须统一于遗产工作的始终。

但遗产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种,发展旅游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不是也不可能是其全部。

然而,旅游能为人们认识、利用遗产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况且我们也不能否认,旅游已经成为不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实现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促进地区发展的普遍做法,在这里的遗产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在当今,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而是要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在发展旅游之外,世界遗产完全可以也应该有更多的、更有效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其与旅游利用相补充结合,共同发展完善。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旅游与遗产保护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在社会经济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需求面前是力不从心的,如何对其进行利用,找到现实的市场支撑才是其命运的关键,而旅游向来被认为是大有作为的。

”③而没有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地就像没有灵魂的木乃伊,旅游者必然唾弃它。

归根结底,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旅游发展保护引发的各种问题无非是各种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妥善的处理而造成的。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对人类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一种责任,因为它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欣赏它,更要把它不加破坏地传给下一代,给予他们领略祖先留下来的财富的机会。

我们只是作为世界遗产的管理者、保护者、传递者而非所有者。

诚然世界遗产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有的甚至给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但我们也该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给遗产带来的利益,况且遗产旅游本来就是一种新生行业,难免会有缺陷。

人们以旅游的形式接触和欣赏世界遗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世界遗产地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每个人都有权利欣赏它。

我们应该正面加以引导,使得遗产地的旅游事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确保文化与自然遗产不会被旅游发展所累。

参考资料:
①百度百科:
/link?url=XvwDrGOo-4RTxZ45fc0bo3U7JW8w4TAVzNjCR OroDpFfKvvSGw9XEqKRcbpjtWoPEAZcAAeugIp1eOY_ZNMsViuCKytr7pca0WK0gGeLbu BWSQWDoeYNi-hh9udJgqd
②《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11页
③《文化遗产保护与风景名胜区建设》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22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