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新一煤矿新村790井
炸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负责人:肖柳树
编制单位:新一煤矿新村790井
实施负责人:姚志常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编制时间:2013年10月14日
编写小组
组长:肖柳树
副组长:姚洪文
成员:周建华黄达生潘都枝王慈旭郭星同
目录
1.事故特征 (5)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5)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5)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5)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5)
2.应急组织与职责 (5)
2.1单位内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5)
2.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5)
3.应急处置 (6)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6)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6)
3.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6)
4.注意事项 (6)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 (6)
4.2使用灭火器注意事项 (7)
4.3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7)
4.4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7)
4.5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8)
4.6应急救援结束 (8)
炸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炸药爆炸事故是矿井煤炭生产的灾害之一。
炸药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突发的意外事故。
炸药爆炸事故发生着火、爆炸、流失等事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以及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地面炸药库、运输过程中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炸药爆炸事故的发生无季节性,在运输、搬运、储存过程中不分时间都可能发生事故。
发生事故轻者造成部分财产损失,重者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中毒、伤亡及污染环境。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事故发生前无明显征兆。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单位内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队长
成员:副队长、安全员、班组长
2.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
组长:
1.发生事故时及时向调度室报告。
2.负责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3.负责危险区域的警戒。
4.负责与救援单位的协调和配合。
5.负责调集救灾物资。
6.事故较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负责组织人员抢救。
7.负责事故后的调查分析和事故情况上报。
副组长:
1.协助组长做好救灾工作。
2.组长不在事故现场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发生后发现人立即打“119”电话报警,并报告给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要及时向矿井调度中心和单位领导电话汇报。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烧伤等。
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4.事故发生后由救护队人员进行救灾,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3.3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警人要向接警人讲清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
报警电话:调度值班室:23983790(外线)、8005、8006(内线)火警:119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注意事项
1.消防防化服不得与火焰及熔化物直接接触。
2.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服装有无破损,如有破损,严禁使用。
3.使用前,必须注意头罩与面具的紧密配合,颈扣带,胸部的大白扣必须扣紧,以保证颈部,胸部气密。
腰带必须束紧,以减少运动时的“风箱效应”。
4.每次使用后,根据脏污情况用肥皂水或0.5-1%的碳酸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阴凉通风处,凉干后包装。
5.折叠时,将头罩开口向上铺于地面。
折回头罩、颈扣带及两袖,再将纵折,左右重合,两靴尖朝外一侧,将手套放在中部,靴底相对卷成一卷,横向放在防化服包装袋内。
6.消防防化服在保存期间严禁受热及阳光直射,不许接触活性化学物资及各种油类。
7.产品在符合标准规定的保管条件下,保持期为五年。
4.2使用灭火器注意事项
1.提起喷枪,展开软管,拔出保险销提起手把。
2.握紧喷枪,对准火焰根部扫射,由远至近将火扑灭。
3.灭火器放置处应干燥、通风,压力表指针低于绿线区或一经开启必须送给合法的专业持证维修单位,按有关标准进行维修和再充装,再充装前简体必须经水压试验。
4.3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4.4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4.5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2.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4.6应急救援结束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