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22、四季之美
一、本课目标: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4、借助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课文中景物的动态描写。
二、课标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5、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四季之美》自主型分层作业: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
A类基础性必做题:
1、读拼音,写词语。
(1)归鸦在yè mù()降临时,急匆匆地飞回了自己的家。
(2)姑娘的脸上露出幸福的hóng yùn()。
(3)lí míng()前的天空yù fā()明朗起来。
(4)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 í()。
2、词语百花园。
(1)词语搭配。
()的天空()的微光()的心情(2)词语积累。
表示心情愉悦的成语:()、()、()AABB式词语:()、()、()
AABC式词语:()、()、()
(3)多音字辨析。
他因为晕()车太严重,居然晕()倒了。
B类提升性选做题:(2选1)
1、选择词语造句。
凛冽——
心旷神怡——
2、仿照课文,运用动态描写写一处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
三、设计意图:
A类基础性必做题:生字新词的认读、书写、默写、新词理解运用等,重在巩固夯实字词基础,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看拼音写词语和词语搭配巩固了课上所学生字新词,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掌握了词语运用和多音字的辨析方法。
B类提升性选做题:字词句的理解运用、语段文章的归纳概括迁移类小练笔等。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
在说说写写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巩固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
四、激励措施:
用多种形式反馈,考查各层次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于肯定。
要创造机会让每层次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可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好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这样,通过评价,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五、实际效果:
A类基础性必做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书写较规范、认真。
B类题难度比A类稍有提高,偏重于理解。
选做的孩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做到正确答题,但部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六、调整设计: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自学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以便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