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新疆三联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3-6-20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施工计划 (2)4、施工工艺技术 (3)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6、劳动力计划 (9)7、计算书 (10)附图:深基坑部位平面图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信息产业园区,北侧是城市主干道世纪大道,南侧是邻园区支三路,东侧邻西郊纵二路,西侧邻西郊纵三路;该工程建筑面积16492㎡,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建筑高度为16.25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局部筏板基础。
本工程由克拉玛依市建设工程管理局投资建设,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新疆岩土工程勘探设计院勘察,新疆天麒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新疆三联工程建设公司组织施工。
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概述:该工程1-4轴交G-H轴部位基坑挖深7.85米,开挖面积为850㎡,属于深基坑土方开挖;其它部位基坑开挖深度为3.6米,(具体平面见附图)1.3工程地质情况:该位置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前部,场地地层结构主要分为两层,由浅至深分述如下:○1全风化砾岩:黄褐色,干,中密,层厚1. 3-2.1m,顶层高在351.41-351.35结构模糊,块状构造,岩石已基本风化呈角砾状,中粗砂充填。
○2强风化砾岩:青灰色,黄褐色在场地内普遍分布,灰色、黄褐色,埋深1.3- 2.1m,厚度9.7m,粒状结块,块状构造;1.4地下水位情况:勘探期间孔内未揭露地下水。
1.5周边建筑物情况本工程周边200米范围内无建筑物,地形开阔,场地表面已进行了平整。
2、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2.城市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3.新疆岩土工程勘探设计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4.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5.《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10.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及规范3、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本分项工程计划从开工日期起,历时20天完成(因现在没定开工时间)。
3.2主要使用材料准备:主要用于基坑安全围护及基坑上下临时安全通道:140根6m脚手钢管,1.5m 钢管150根,密目网及脚手扣件等。
3.3.施工机具及测量装置配备计划4、施工工艺技术:4.1、开挖方案:本工程分两次进行整体开挖,第一次整体大开挖至独立基础底部,开挖深度为3.6米,基坑开挖几何尺寸为96m×87m,按1: 0.5进行放坡处理;第二次深基坑部位继续向下开挖至基底,开挖深度为4.25米,基坑开挖几何尺寸为29m ×29m,边坡按1:0.75进行放坡处理。
(附开挖平面图)该基坑土质以泥岩层为主,施工时挖掘机挖不动时,将采用免爆设备进行免爆后再进行开挖。
4.2、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土方挖运至 3.6m→深基坑部位撒灰线→修坡道→土方挖运至7.85m→人工清底4、3、施工方法4.3.1、按照确定的基坑周边宽度撒出开挖灰线,灰线应撒出底角和按要求放坡后上口开挖线。
基坑土方采取整体大开挖的方法。
土方采用两台反铲挖掘机分别从1轴交K 轴、11轴交K轴同时进行开挖,挖至独立基础底面以上0.3m处,再撒出深基坑部位的开挖灰线,挖至基坑顶部留300mm,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清土至设计基础底标高;当土方开挖快接近设定标高时,在边坡上放出基底标高控制线,控制线采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现场测量人员随时配合测量挖土的标高,禁止土方超。
挖土应按确定的起点流向以倒退正挖的方法进行开挖,运土车辆配置在挖土机的侧面装运土方。
土方开挖遵循“宜从上到下,由浅到深分层依次进行,严禁超挖"的原则。
分层、对称挖土至要求标高,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土方开挖时,测量人员应随机测量所挖部位的高程并配备相应人员进行修整铲平。
4.3.2基坑坡道设置基坑坡道设计:基坑的东侧设置一个坡道为外运土方车辆使用,坡道宽为6m,两侧放坡为1:1,车道的坡度为1:3.3。
坡道计算:根据车重载时的最大爬坡角度及爬坡能力综合坡角取α=17。
4.3.3、测量定位高程控制:本工程高层控制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把高程引测到导线点上作为施工时高程的依据。
4.3.4 、轴线投测:在定位放线时,先根据红线图和施工总平面图,将建筑物测量控制布置成双“十字型,以此为控制桩,控制桩为距轴线交点10米,以此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依次放出各层各轴线及其控制点。
高程传递标高控制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传递至底板及各部位控制标高。
引测高程采用DS3水准仪和50米钢尺。
但对钢尺必须做加拉力、尺长、温度改正,并应往返数次测量,确定标高传递准确性。
4.3.5、质量标准要求土方开挖:基础底原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允许偏差项目应不超过下表规定。
4.3.6、质量验收标准土方工程允许偏差:1)开挖深度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结构施工图进行。
2)严格控制开挖段纵向放坡的坡度,并要时刻注意及时排除流向土坡的水流以防止土体滑坡。
3)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坑底土质与勘察报告不符,及时向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反映。
4)在距基坑边50cm处砌2皮红砖并表面抹灰,设置为基坑挡水设施,防止流水冲刷坡体。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基坑紧急措施为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使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顺利进行,将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整个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5.1.1开挖前,应准备一定数量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砂袋、钢管以及锚具。
5.1.2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基坑土体局部位移较大,已超过许可范围时,应暂时中止挖土,采用钢管或钢管索在竖直平面内进行斜撑,同时在支护结构外侧卸载,以减少主动土压力,也可打设锚杆进行加固。
5.1.3挖至设计深度经验槽合格后,应立即施工垫层,避免基坑土长时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被雨水浸泡。
5.2.基坑排水(雨水)为方便坑内施工,雨水及时排出,基坑底周边挖300×300mm排水沟,在角部设置500×500mm集水坑,用潜水泵及时将水抽出,排出坑外。
5.3.土方修整及基坑围护监测5.3.1土方修整本工程基底标高较深,故在垫层施工前应有大量的土方修整工作。
土方修整采用人工修整的方式,为尽量缩短基底土暴露时间,应注意土方修整后垫层混凝土的及时浇捣。
5.3.2基坑围护监测在地下部分施工期间设立基坑边坡稳定的监测点,以确保地下部分施工期间的安全。
监测内容: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底土层的反弹,基坑边坡稳定,边坡土体,侧向位移的范围、速率,周围地下管线引起的附加沉降,位移裂缝等。
监测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部分,整个监测工程应本着准确、及时、有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强调重点对象重点监测。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对周围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加以区别对待,在关键阶段加密监测频率。
监测点的埋设突出有效性,能敏感地反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在准确性方面从埋设的规范和观测仪器的先进性入手,配以有丰富经验的监测工程师规范操作,从严把关,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整个工程的监测任务。
5.3.3监测点的设置在土方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四周每隔20m设置一处观测点,监测点由40cm长木桩钉入,详细记录好每一点的位置及高程,每天派专人进行监测,如有异常情况,需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并及时通知上级领导。
5.4.安全生产及应急措施5.4.1机械挖土的人员要遵守使用机械的安全操作和进场的安全常识教育的交底,机械的各种安全装置应齐全有效,司机要持证上岗。
5.4.2土方开挖的顺序应从上向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或根据施工现场交底要求,禁止采用掏空操作方法进行施工,并且做好排水措施。
5.4.3机械挖土时,必须听从指挥人员进行操作,严禁任何人进入挖土机操作范围内。
5.4.4装土时,任何人不得停留在挖掘机操作范围内。
5.4.5土方施工中,应派专人经常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和加固好后方可进行施工。
5.4.6基坑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械。
5.5.基坑坍塌事故预警监控措施基于基坑坍塌事故可能带来的严重性后果,预防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坍塌事故是安全工作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深基坑密切的监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作出预警预报。
具体监控措施见下表:预警监控及措施要点失稳、坍塌的重要险情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重大危险,同时将相关信息向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报告。
当险情持续发展、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项目经理应及时决策、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公司应急状态机构小组报告情况。
应急状态启动后,应急状态机构各职责人员均应驻守现场,随时待命,不得擅自离开。
基坑坍塌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
坍塌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汇报,项目部负责人向片区负责人汇报。
紧急情况下,也可越级上报。
坍塌事故造成3人以上被掩埋的,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还应当立即报上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和三联企业集团公司总部。
5.6.应急状态下预防坍塌事故的对策针对深基坑施工的特点,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的应急状态下的预防坍塌事故对策。
见下表:可能的应急状态下的预防坍塌事故对策闭式维护栏杆,并在维护栏杆上涂红白标记防止物体坠落伤人,设有栏杆内的5.6.3加强坑底排水沟的排水设施管理。
5.6.4有专人指挥挖土,严禁超挖,确保安全施工。
5.6.5在车辆转弯处设置警示牌。
5.6.6严格按监测数据来指导施工,加强信息化施工管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施工、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和本工程特点,组成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项目部和班组兼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体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6、劳动力计划6.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左军项目副经理:杨红根技术负责人:王辰生施工员:王庭荣质检员:翟来宝安全员:周小燕材料员:刘运伟资料员: 张美静6.2、劳动力的投入:技术测量人员2明,工人4明,现场车辆指挥员一名,边坡监测一名,专职质检员1名,现场安专职全员1名,专业工长两名(兼职现场安全员),普工25名,架子工2名(基坑围护)7、计算书7.1、土坡稳定性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4、《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5、《地基与基础》第三版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