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融点为0度,水沸
点为100度,中间等分为100格,每格为摄氏1度,符号为℃。
➢华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融点为32度,水沸
点为212度,中间等分180格,每格为华氏1度,符号为℉。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摄氏温标与华氏温标的关系为:
测试技术基础
第五章 温度测量
n为露出液柱所占的度数;K为工作液
体在玻璃中可见的膨胀系数;t为主温
度计指示的读数(℃);t0为由次温度计 读出的液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2.压力式温度计
压力式温度计由温包、毛细管和弹簧管所构成的密闭系 统及传动指示机构组成(图5—1)。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新确认和规定17个固定点温度值以及借助依据这些固定点和 规定的内插公式分度的标准仪器来实现整个热力学温标。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2、温度计分类
根据温度测量仪表的使用方式,通常可分为接触法 与非接触法两大类。
(1) 接触法
当两个物体接触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达到热平衡 后,则它们的温度必然相等。如果其中之一为温度 计,就可以用它对另一个物体实现温度测量,这种 测温方式称为接触法。
三、热电偶温度计
❖原理:热电偶是利用“热 电效应”制成的一种测温 元件。
❖结构:工业热电偶的结构 如图5—3所示,它由热电 偶、绝缘体、保护管和接 线盒组成。
测试技术基础
第五章 温度测量
• 绝对温标T与摄氏温标t的关系为
T=t+273.15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 国际温标: ITS—90(International Temperature Scale of 1990)
是一种符合热力学温标又使用简单的温标,国际计量委员会引入了 在各个测温范围内使用的标准测温元件系列利用它们进行温标确定
第五章 温度测量
§1 温度测量概述
测试技术基础
1. 温度、温标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
运动论的观点看,温度也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平 均动能大小的一个量度标志。
➢温标:用来量度温度高低的尺度称为温度标尺
,简称温标。应用较多的有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国际温标。
第五章 温度测量
第五章 温度测量
§2 接触式温度计
测试技术基础
一、膨胀式温度计
(利用物质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的特性
制作的温度计) 1.玻璃管液体温度计
常用:水银温度计和有机液体温度计两种。前者 不粘玻璃,不易氧化,容易获得很高的精度, 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38~356℃)保持液 态,在200℃以下,其膨胀系数几乎和温度成 线性关系,所以可作为精密的标准温度计。
度计和盘形双金属温度计两种。
第五章 温度测量 二、电阻式温度计(热电温度计)
➢ 原理:利用导体或半导体 的电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 特性所制成的测温仪表。
➢ 组成:由热电阻、显示仪 表或变送器、调节器和连 接导线等几部分组成。
➢ 热电阻的材料常用的有铂 热电Leabharlann 和铜热电阻两类。测试技术基础
第五章 温度测量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3.双金属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是用线胀系数不同的两种
金属构成的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当温度变
化时,两种金属的膨胀不同,双金属片就产
生与被测温度大小成比例的变形,这种变形
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由指针指示出温度数值
,其测量范围在-60~500℃。根据感温双 金属片结构形状的不同,有螺旋形双金属温
根据密闭系统内所充工作物质的不同,压力式温度计可分为三种: (1)充气体的压力式温度计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变化时密闭系统中充填气体膨胀或收 缩产生的压力变化来测量温度。所充气体通常为氮气。测温 范围为-80~550℃。 (2)充蒸气的压力式温度计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变化时密闭系统中所充低沸点液体饱 和蒸气压力的变化测温。所充低沸点液体有:氯甲烷(CH3Cl) 、 氯 乙 烷 ( CH2CH2C1)、 丙 酮 ( CH3-CO-CH3)、 氟 里 昂 12(CCl2F2)、乙醚(CH3OCH3)等。测温范围为-20~200℃ (3)充液体的压力式温度计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变化时密闭系统中所充液体的体积变 化 测 温 。 所 充 液 体 有 : 水 银 ( Hg)、 二 甲 苯 ( C8H10)、 甲 醇 (CH3OH)等。测温范围为-40~550℃
测试技术基础
➢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K)或绝对温标,它规定分
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它建于热力学基础,体现 出温度仅与热量有关而与测温物质的任何物理性质无关的理 想温标,已作为国际统一的基本温标。
卡诺定理:
T2 Q2
T1
Q1
• 温标的确定:开尔文温度规定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三相点温度 为273.16K;三相点到沸点之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记为1K; 将三相点以下273.16K定为绝对零度,记为0 K,符号:T 。
的方法称作国际温标。 ITS一90基本内容为:
重申国际实用温标单位仍为K;
国际摄氏温度和国际实用温度关系为:
t90 T90 273.15
把整个温标分成4个温区,其相应的标准仪器,如下:
①0.65—5.0K,用3He和4He蒸汽温度计; ②3.0—24.5561K,用3He和4He定容气体温度计; ③13.803K—961.78℃,用铂电阻温度计; ④961.78℃以上,用光学或光电高温计;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注意:
1)零点漂移:玻璃的热胀冷缩也会引起零点位置 的移动,因此使用玻璃管液体温度计时,应定
期校验零点位置。
2)露出液柱的校正:使用时必须严格掌握温度计 的插入深度,因为温度刻度是在温度计液柱全
部浸入介质中标定的,而使用时液柱可按下式
求其修正值
t nK (t t0 )
特点: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有良好地热接触,使两 者达到热平衡。
热电偶式、热电阻式与膨胀式温度计
第五章 温度测量
测试技术基础
(2)非接触法
利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随温 度变化的原理测定物体温 度,这种测温方式称为非 接触法。
特点:不与被测物体接触, 也不改变被测物体的温度 分布,热惯性小。
全辐射高温计、单色高温 计与比色高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