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发展纲要统计监测指标解释一、妇女与健康(一)主要指标1.妇女人均预期寿命2.孕产妇死亡率3.妇女常见病筛查率4.宫颈癌死亡率5.乳腺癌死亡率6.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7.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8.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9.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10.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11.人工流产率(二)指标解释妇女人均预期寿命1.定义:又称平均寿命,指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活到×岁年龄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岁数。
它能摆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综合反映全体人口的死亡水平,对于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均预期寿命也可以分性别进行计算,现在各国都分别计算男性、女性和总人口三种平均寿命。
一般来说,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
2.计算方法:平均预期寿命是通过编制生命表来计算的。
计算方法是将×年龄以上累计生存人数Tx除以该年龄尚存人数Lx,即平均预期寿命Ex=Tx/Lx。
在各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中,0岁组(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能存活的寿命数,具有特殊意义,通常所说的平均预期寿命即指0岁时平均寿命预期寿命,记作Eo/Lo,其中Lo为假定的同批人数,To需从最高年龄Tw、…、T2、T1累计而来,因此,Eo是生命表的最终结果。
3.计算单位:岁4.数据来源:一般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求得。
孕产妇死亡率1.定义:指某地区一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活产儿之比。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孕产妇生活环境及卫生保健服务有直接关系。
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
因此,界定孕产妇死亡有两个重要概念:①时间:孕期、产期、产褥期(42天);②孕产妇死亡包括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的死亡。
直接产科死亡原因:指因妊娠状态下(妊娠、分娩、产褥)的妊娠或产科并发症,操作干预,误诊或治疗不当等造成的死亡,例如妊高症、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
间接产科原因:指由于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影响而非直接产科原因,使以往疾病加重或妊娠期新生疾病(包括内、外科)造成的死亡。
例如,以往有肝病、心脏病、肾病、妊娠后加重引起的死亡。
2.计算方法:年内孕产妇死亡总人数孕产妇死亡率 = ————————————×10万/10万年内活产儿数3.计算单位:1/10万4.数据来源:卫生部监测点数据,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1.定义:指某地区统计年度内实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妇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与20~64岁妇女人数之比。
2.计算方法:某地区统计年度内实查人数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 ———————————————×100%该地区当年20-64岁妇女人数4.数据来源: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有分地区数据,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宫颈癌死亡率1.定义:指某地区统计年度内,每10万人口(或女性人口)中死于宫颈癌的例数。
2.计算方法:某地年度内死于宫颈癌的例数宫颈癌死亡率 = ————————————————×10万/10万当地年平均人口(或女性平均人口)数3.计算单位:1/10万4.数据来源:死因监测数据。
卫生部每年6-7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2014年起可提供分地区数据。
乳腺癌死亡率1.定义:指某地区统计年度内,每10万人口(或女性人口)中死于乳腺癌的例数。
2.计算方法:某地年度内死于乳腺癌的例数乳腺癌死亡率 = ————————————————×10万/10万当地年平均人口(或女性平均人口)数3.计算单位:1/10万4.数据来源:死因监测数据。
卫生部每年6-7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2014年起可提供分地区数据。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1.定义:国家级艾滋病孕产妇哨点中,某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数占当年孕产妇监测人群中所有参与检测人数的比例。
注意:计算此指标,卫生部要求要同时提供算术平均数和95%置信区间。
2.计算方法:国家级艾滋病孕产妇哨点中HIV抗体阳性数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 =—————————————————————×100%当年孕产妇监测人群中所有参与检测人数4.数据来源: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每年一次,有分地区数据,当年年底可以提供数据。
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1.定义:当年1月1日零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所报告的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的首诊病例数(包括一期、二期、三期、隐性与胎传梅毒)占当年全国妇女平均人口数的比例。
2.计算方法:当年全国报告的梅毒病例数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10万/10万当年全国妇女平均人口数3.计算单位:1/10万4.数据来源: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可以分省、地市、县区获得数据,在次年1月底提供数据。
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1.定义: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孕期和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检查发现患有中、重度贫血的产妇人数占受检妇女人数的百分比。
该指标是反映妇女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缺铁性贫血:是指妇女肌体内由于缺铁而引起的贫血。
贫血的国际标准为血红蛋白≤11.0g/dl。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为9.0-11.0g/d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0-9.0g/d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0g/dl。
2.计算方法: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例数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 —————————————×100%受检妇女人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数据,有分地区数据,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1.定义:指某一时点已婚育龄妇女中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占已婚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例。
2.计算方法:已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 =——————————————————×100%已婚育龄妇女人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人口计生系统的抽样调查、监测数据或年度报表数据。
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1.定义:指某地区一段时间内,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被调查妇女人口总数的比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指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锻炼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锻炼的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
2.计算方法: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100%被调查妇女人口总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专项调查数据,每5年组织一次调查,计划2014年进行开展第四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
人工流产率定义: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人工流产数与育龄女人数之比。
反映人工流产手术的频度,一般用千分表示。
计算公式为□人工流产是中止妊娠的一种手术措施,主要有两情况:①为了保护妇女身体健康和提高后代身体素质,一些因患病不适合继续妊娠的妇女,或根据优生原则要中止妊娠的妇女进行人工流产。
1.计算方法:人工流产数人工流产率 =—————————×100%育龄妇女人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人口计生系统的抽样调查、监测数据或年度报表数据。
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二、妇女与教育(一)主要指标1.在园儿童中女童所占比例2.小学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3.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性比例6.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7.由就业培训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女性所占比例8.女性青壮年文盲率(二)指标解释在园儿童中女童所占比例1.定义:指在园儿童中女童人数占全部在园儿童人数的比重。
该指标是反映男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2.计算方法:在园儿童中女童人数在园儿童中女童所占比例 = ———————————×100%在园儿童总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门年报统计资料推算,可以计算分地区数据,每年5月份能够提供上年数据。
小学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1.定义:指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中女生人数占全部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该指标是反映男女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2.计算方法: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中女生人数小学初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 ——————————————×100%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总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门年报统计资料推算,可以计算分地区数据,每年5月份能够提供上年数据。
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1.定义:指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中女生人数占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该指标是反映男女学生平等接受高中教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2.计算方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中女生人数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 =————————————————×10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总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门年报统计资料推算,可以计算分地区数据,每年5月份能够提供上年数据。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定义:高等教育阶段(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教育: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校本专科、高等学历文凭考试、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自学考试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与常规的高等教育学龄(18-22岁)人口数的比重。
2.计算方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校本专科+军事院校+学历文凭考试+电大注册视听生注册人数×折算系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系数—————————————————————————×100%18-22岁年龄组人口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统计年报,军事院校统计年报,以及相关的人口调查资料推算,每年8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性比例1.定义:指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女生人数占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该指标是反映男女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状况的重要指标。
2.计算方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女生人数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性比例 = ——————————————×100%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3.计算单位:%4.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门年报统计资料推算,可以计算分地区数据,每年5月份能够提供上年数据。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1.定义: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女生人数占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
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