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试谈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各个学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提出要求,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是: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各年级段的主要教学任务:由于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所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略有不同:低年级: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1.加强识字、写字、识词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所以,在这一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关于识字,要求做到换个阅读环境还能认识;关于写字,要求语文课每节书写的时间不能少于8分钟;关于识词,要求小学生能灵活运用7000—7500个积极词汇。

(积极词汇指不仅会认、会写,还能灵活运用。

)2.进行朗读的初步训练,低年级重点是读正确,不需要读出感情。

读正确,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准每个字(包括生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

二是读对轻声、儿化、变调。

三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

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点是朗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特别注意。

遇到难读的句子,教师要示范读,要领读。

3.帮助学生大致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字意、词意、句意”的理解方法。

可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理解整篇课文。

在理解词句方面只做一些低浅的要求。

4.积累语言,好词、好句,优秀片段和课文,要让学生多记多背。

中年级:重点是词、句、段的训练1.继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不仅理解词句意思,而且要体会其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理解词句的方法,这一要求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低年级只要求理解词句意思,而中年级不仅要求理解词句意思,还要求体会其表达效果。

2.重视段的教学,包括自然段和意义段。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求:A、一是理解本段话的意思,理解主要内容。

(理解一段话的内容,不是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B、二是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先写的什么,后写的什么要理清。

),弄清自然段和结构段的顺序,了解构段方法(如总分式、分总式或总分总式)。

段的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上接低年级字词句的训练,下为高年级阅读教学做铺垫,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读段、写段,并弄清段中有几句话,他们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先分后总,先总后分,从而了解构段方法。

在写段训练上抓住重点的、有典型意义的片段让学生仿写,例如学习了《赵州桥》这篇课文后,学生学习到了其中的一个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就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段。

或者学习了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的构段方法之后,也可以让学生仿写一段,这样可以更好的训练学生对段的认识和掌握。

3. 加强朗读,训练默读。

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还要训练默读,做到边读边想边在文中做批注。

通过训练默读,逐步提高学生从文本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解释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做出评价的能力。

(评价人物、写法)要解决朗读过多,默读缺失的问题。

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流利有感情地读,读后有自己的感受,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批注。

4.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略读课文,粗知大意。

我们为了不同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比如精读课文是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而略读课文,课标讲得很清楚,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这就不应该在词句上深究,而应该把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独立地运用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上,所以说,略读课文的教学一定要区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定应该是学生更加独立的粗放式的教学。

我们主张略读课文用“几遍读”的方法来教,每一遍读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由高到低:A、第一遍读,要认识这一课要求认识的字,还有少数难懂的词。

B、第二遍读,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定要落实,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老师要做一些检测,要落到实处。

C、第三遍读,通过快速地默读,能够捕捉到文章的大意,也就是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肯定会出现内容不完整、语言不连贯的情况,如果此时教学就马马虎虎过去了,每节课都在做这件事,每节课都不落实的话,那么我们时间花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没有形成,所以说你训练什么就要训练实,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当然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体裁的文章概括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如一篇写事的文章就不能少了时间、什么地方、主要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还要求语言要连贯。

D、第四遍读,捕捉使之感动的、写得好的、美的句段并揣摩其写作方法,品味语言,让学生快速浏览,你最欣赏的语言是什么?精彩的、给你留下印象深的语言是什么?留下印象深的事是什么?留下印象深的人物是谁?你感到哪方面的写法可以学来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做些交流。

5.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高年级:重点是句、段、篇的训练1.继续进行词句训练,在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2.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把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抓实,不走过场,当学生概括不出时,教师要加以引导。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就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但却是最重要的。

4.学习用适合不同文体特点的方法来教学不同的文体。

(如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童话等)5.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高年级要逐步让学生学会一目十行、学习跳读、猜读,并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课标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这个学段应该学什么,不学什么,我们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除此之外,无论哪个学段的学习,教师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段重点目标及分课时2013-09-08 22:23:31|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找准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才能备好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段重点目标及分课时学段重点目标第一学段:1、抓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细微处、反复抓、课内外)2、抓好生字、新词的学习。

(字音、字形、字义、记字法)3、抓好对学生良好阅读兴趣的培养。

(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4、抓好对学生基本读书方法的指导。

(技巧、学习默读、学习交流)5、抓好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积累。

第二学段:1、抓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第三学段:(第二学段基础上增加)1、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分学段课时目标任务(在明确各学段重点目标的前提下设计课时教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第一课时:(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2)学习生字:两类生字不可混淆学习,识记生字不必复杂烦琐,书写生字要将指导、描红、仿写、融通,步步到位,最多写三个。

)第二课时:(1)读懂课文(初步理解,学习读出感情,强化积累)。

(2)巩固识字,书写生字。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第一课时:(1)学习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3)初步理请文章的条理,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淀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动情点、主要细节和场景引导学生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第一课时:(1)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

(3)理请文章的条理,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1)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积淀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关键词句、动情点、主要细节和场景引导学生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

(3)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及策略发布方:转载浏览数:1693 发布时间:2008-3-21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及策略目前状态:一个模糊、两个无度、三个一样一个模糊:教学目标模糊两个无度:阅读内容拓展的无度、阅读内容综合的无度三个一样:三个学段教学目标一样、课时一样、三种不同文体的教学方法一样。

第一部分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按标施教一、各年级阅读教学目标联系和区别(一)读书技能要求低年级把初读落在实处,确保人人读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尝试默读。

要会用普通话读书,正确读是保底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