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武汉大学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水准路线的形式 1、单一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
A
1
附合水准路线 2
3
2
2
A A
1
B
闭合水准路线
1 支水准路线
3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2、水准网:由若干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成网状的形式。
C
3.4 水准测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城市高程系统的选择 ——《城市测量规范》规定一个城市只应采用一个 统 一的高程系统。 ——城市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在远离国家水准点的新设城市或在改造旧有水 准网因高程变动而影响使用时,经上级行政主 管部门批准后,可暂时建立或用地方高程系 统,但应争取条件归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 来。
数字测图原的等级
一、二等水准测量——科学研究、提供高程起算数据 三、四等水准测量——工程建设、提供高程起算数据 等外水准测量(普通水准、图根水准测量)——工程建设、 测图等。 精度由高到低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编写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 1、收集资料:已有的小比例尺地形图、测区已有 的水准测量资料(水准点的高程、精度、高程系统、 施测单位、施测日期) 2、图上选点: 3、实地踏勘:修改点位 4、确定水准点的位置——埋石
(18)
(14)
1571 1197 37.4 -0.2
1
0739 后 0363 前 37.6 后-前 -0.2
+0832.5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手簿:
测 站 编 号
后 下丝 尺 上丝 后距 视距差d (1) (2) (12) 前 下丝 尺 上丝 前距 d (5) (6) (13) (15) 方向 即尺 号 后 前 后- 前 标尺读数 黑面 (3) (4) (16) 1934 2008 -0074 红面 (8) (7) (17) 6621 6796 -0175 K+黑 减红 (10) (9) (11) 0 -1 +1 高 差 中 数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第三章 高程测量
3.1水准测量的原理 3.2 水准仪等级及型号 3.3 水准仪的使用 3.4 水准测量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3.6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3.7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18)
(14)
2121 1747 37.4 -0.1
2
2196 后 1821 前 37.5 后-前 -0.3
-0074.5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手簿:
测 站 编 号
后 下丝 尺 上丝 后距 视距差d (1) (2) (12) 前 下丝 尺 上丝 前距 d (5) (6) (13) (15) 方向 即尺 号 后 前 后- 前 标尺读数 黑面 (3) (4) (16) 1726 1866 -0140 红面 (8) (7) (17) 6513 6554 -0041 K+黑 减红 (10) (9) (11) 0 -1 +1 高 差 中 数
D
A
1
2
3 B
E
4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1、三、四等 水准测量的观 测程序 施测方向
后 视 尺
前 视 尺
1、照准后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丝读数 2、照准前视尺黑面,读取中、下、上丝读数 3、照准前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4、照准后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为:后、前、前、后 (黑、黑、红、红)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限差:
等 级
仪 器 类 型
距后 差前 视
累后 计前 视 距 差
数黑 差红 面 读
高黑 差红 之面 差所 测
高检 差查 之间 差歇 点
(mm)
(mm)
(m)
(m)
(mm)
三等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测出一系列水准点的高 程。通过水准点的高程,可以了解地表的形状、地 壳的变化,以及指导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 水准测量必须有统一的高程系。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我国有两个国家高程系统
(1) 1956年黄海高程系(Huanghai height system 1956) ——以青岛验潮站历年观测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 ——于1954年在青岛市观象山建立了水准原点(leveling origin),通过水 准测量的方法将验潮站确定的高程零点引测到水准原点,也即求出水 准原点的高程。 ——1956年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1950年~1956年7年的潮汐记录资料推算 出的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引测出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 ——以这个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建立的高程系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 系”(Huanghai height system 1956),简称“56黄海系”。 如珠穆琅玛峰的高程为8848.65m,是56黄海系。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4 水准测量
(2) “1985国家高程基准”
(Chinese height datum 1985) ——80年代,我国又采用青岛验潮站1953年~1977年25年 的潮汐记录资料推算出的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引测出水 准 原点的高程为72.260m, ——以这个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建立的高程系称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Chinese height datum 1985),简称 “85高程基准”。 ——在水准原点,85高程基准使用的大地水准面比56黄海 系使用的大地水准面高出0.029m。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四等
S3
S3
65 85
3.0 5.0
6.0
2.0
3.0 5.0
3.0 5.0
10.0 3.0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3.5 三、四等 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手簿:
测 站 编 号
后 下丝 尺 上丝 后距 视距差d (1) (2) (12) 前 下丝 尺 上丝 前距 d (5) (6) (13) (15) 方向 即尺 号 后 前 后- 前 标尺读数 黑面 (3) (4) (16) 1384 0551 +0833 红面 (8) (7) (17) 6171 5239 +0932 K+黑 减红 (10) (9) (11) 0 -1 +1 高 差 中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