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商业梦

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商业梦

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商业梦一个职业球员退役后应该干些什么呢?不少的职业球员退役后的选择都是教练、体育老师等工作,而在丽江,一名职业球员在退役后却进入商界打拼,在商业上取得成绩后反哺足球,他的心中有商业梦,而更多的则是深入骨髓的足球梦,在他看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他是谁?他就是和昊乾,江湖人称“少总”,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太和集团掌门人,同时是原丽江嘉云昊足球俱乐部和今年新成立的丽江足球俱乐部(暂名)的股东,一个刚进入而立之年的商人。

可了解足球的人都清楚,在现实中足球梦是一个非常大,或者说非常现实的梦想,为什么那么说?看个笑话就明白了,“三个孩子比富,一个孩子说‘我爸爸开的是宝马’,第二个孩子说‘我爸爸是开矿的’,第三个孩子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爸爸有支球队’,前两个孩子哑口无言。

”这是一个小笑话,但却也说明了足球梦所需的金钱不菲。

如果你的梦大得难以实现的时候,你是否会放弃?现实中,很多人的梦想最后都成为“白日梦”。

但和昊乾是一个例外——为了实现足球梦想他选择了壮大自己,就像他自己所说。

但在其身上的诸多身份中,他最爱也最引以为豪的,还是他作为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荣誉,这份荣誉成就了他的事业和梦想。

悠久的体育血统要说和昊乾之前非常有必要用些时间来讲讲他的家族,他的家族在丽江的体育史上小有名气。

和昊乾从小就听着爷爷讲那些关于丽江体育发展的故事长大,他的爷爷是丽江第一批职业运动员之一,每当听到爷爷说去参加比赛时,因为见了从没见过的电灯而眼晕时,他都会捧腹大笑。

1988年,年仅2岁的和昊乾被爸爸牵着去观看在南口财校举行的体育比赛,现场那些热闹的球迷、球场上努力争抢的球员都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998年,和昊乾进入丽江少体校,开始了他的足球之旅。

这条路一直走到2005年才画上了句号。

因为在比赛中脚受伤,几经治疗仍反复发作,最终和昊乾无奈地选择了退役。

2005年,对于和昊乾来说更多的是悲情,而这一年也被丽江球迷视为丽江足球的悲情之年。

离开东巴队后,和昊乾选择了“充电”,2006年,他前往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进修。

在东巴队里他见证了丽江职业足球之殇,也看到了丽江职业足球发展的困境,“丽江的球员一直坐在冷板凳上没有出场的机会,机会属于那些高额转让过来的球员,但是正是这些球员将丽江的职业足球和丽江人民对足球的热爱玩弄于鼓掌之中,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有一天我一定要让丽江的职业足球纯粹、干净的在丽江开花结果。

我希望有一天丽江自己的球员站在自己的球场上奉献最真实的快乐足球。

”他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按照他的梦想一步步走着。

从业余联赛到职业足球东巴队解散后,不少媒体和球迷哀伤地高呼“丽江足球之火熄灭了”,然而现实是,丽江的业余足球蓬勃发展,而作为足球爱好者的和昊乾及其家族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业余足球的发展事业中来。

在2012年,由太和集团发起的“太和杯”业余足球联赛掀起了丽江业余足球的阵阵热潮。

7支参赛队伍、蜂拥而至的球迷,都让这项业余足球赛事增添了几分“职业”的色彩,也多了一些专业气息。

当时和昊乾和他的父亲正在积极筹备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组建工作。

几个月后的2012年9月,丽江历史上的第二个职业足球俱乐部——丽江嘉云昊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

在球队的组建过程中,和昊乾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支持,“如果没有深入骨髓的体育精神,没有对体育事业的热爱,根本不可能走到现在,而这些都是我们家族从上到下的一种共识,一种想要为丽江体育发展做点事情的共识。

”作为一个在丽江并非很大的企业,太和集团加入到足球这项“烧钱”的事业让不少人费解,“我一直认为,丽江的足球再没有人站出来将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是该有人站出来做点事了,可能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至少我们做了。

”2013年嘉云昊对阵大理锐龙的比赛前一晚,和昊乾一夜未眠,到处骚扰睡梦中的朋友,“嘉云昊能赢吧?可以赢吧?”他迫切地希望从朋友的口中听到一句“肯定能赢”安定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

第二天,嘉云昊的乙级联赛处子秀以2∶0战胜大理锐龙完美落幕,比赛一结束和昊乾就大开宴席,慰劳球队和亲朋好友,“今天是我这辈子最高兴的一天,我实在太高兴了!”然而这样喜悦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太久。

坚持不懈的足球追梦2013年,10月14日,河北石家庄裕彤体育中心,在上一场2:0优先河北中基的大好优势前,丽江以3:0惜败河北中基,丽江的冲甲之梦再次碎了。

碎在了无法明说的足球“潜规则”中,获知嘉云昊惜败的消息,和昊乾心中是难以抑制的悲痛和愤怒,东巴队时亲历的惨痛教训重演,“丽江足球难道一定要死在这些人手里吗?我们发展足球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啊!”2014年,丽江嘉云昊经历与大理锐龙的合并和分手,频换教练,欠薪等一系列问题后终于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更换股东。

而四名新股东中太和集团再次位列其中。

“我们几乎每个丽江人心中都有一个足球梦,但是梦是需要人来实现的,现实肯定很残忍,但是我们的梦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有成真的一天,这是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执念,也是一个丽江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然而足球的梦想在现实中需要金钱来支持,如何让自己的足球梦想继续支持下去不仅仅是梦想的问题,也是现实的问题,而有着职业球员经历的和昊乾清楚的明白这一点,于是他怀揣着对足球不变的爱开始了他自己的“足球造血”实验。

“足球造血”从商业开始投资一支球队,投入非常惊人。

作为一个本土企业,如何让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让球队正常运转是不少俱乐部头疼的问题,“2012年的时候,太和的业务已经涉足房地产、酒店、旅游、饮食、文化、农业等产业,嘉云昊成立之后能否赚钱,我在筹建之初就想过,球队的‘钱景’也许不佳,但是我一开始就打好了用其他产业来哺育足球事业的准备。

”和昊乾说:“因为要投资,我何必选择足球?”当嘉云昊在赛场开启征程的时候,和昊乾的商战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自2012年末,因宏观政策调控、过度投资以及同质化严重等原因,丽江的房地产市场每况愈下,而太和集团开发的,位于丽江市水路中心地带长水路上天顺超市西侧的“太和金座”,却赶上了201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这最后一波浪潮。

其实,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在球员时司职前锋,运用了事物都有相通的一面,足球的战略战术运用到项目管理,从缝隙中冲出来。

“不得不说运气不错,当时太和金座是2012年5月底开盘,几天就卖得差不多了,而当我们卖完之后,接下来其他开发商再开盘的几个楼盘,就几乎都不行了。

”和昊乾介绍,太和金座是自己接手太和集团以来的首个地产项目,这个项目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但是位置和建筑质量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把开盘日期挪到2013或者2014年,也许不会出现房源被一抢而空的盛况,但是一定也很好卖,因为太和金座首先是位置太好,位于丽江最中心的地带,然后是我们的户型和建筑质量都没得说,每一项建筑指标都高于业内平均线很多。

”太和金座让太和集团尝到了开发房地产的甜头,然而对于和昊乾的意义却远不在于赚钱,而是在于建立了操控企业的信心,以及成功树立了做为掌舵人的形象与威望,而这直接关系着他的足球梦想是否能够得以实现。

“2008年我接手太和集团的时候,家族内外都有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认为我年纪太小,这么早接班是不是不合适?做嘉云昊的时候,也有不少冷嘲热讽的声音,甚至有人说,滇西小城还玩足球,别一不小心把自己玩死。

这一类的风凉话我听到过不少,但我从不介意,什么事都要用事实说话,做一个企业的领头人,就必须得用成绩说话。

”和昊乾说,随着自己运营太和集团的成绩凸显,前几年那些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周围对他的肯定也表现在称谓的悄然转变上。

几年前,商场和球场上的朋友提起和昊乾总是会称呼他为“少总”,然而随着他的努力和成绩逐渐被人们认可,称呼也变成了“昊总”,小小的称呼的改变,更多的是对他成绩的肯定。

支撑大梦想的大事业对于他来说,他的梦想仅仅靠一个地产项目是难以支撑的,于是他开始研究起了商业投资,咬牙不断摸索着。

“有人问过我,既然太和金座成功了,为什么不一鼓作气多做几个住宅项目,2013年还是有不少人投资在房地产,为什么太和当初不多买下几块地,多开发几个楼盘?”和昊乾说,自己不爱和别人做同样的事。

听起来有一些“孩子气”,经过和昊乾的解释才明白,“丽江就这么大,几乎所有本地的、外来的开发商都在开发住宅地产,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但一旦房地产市场下行,后面再继续做住宅地产的人,就注定举步维艰,就得像2013年、2014年这样,非常艰苦地过冬,还不知道哪天是个头。

”和昊乾说,每一位企业家,都不敢保证任何一笔投资都不亏损,但飓风起于青萍之末,做企业对于政策和市场环境要有非常敏锐的嗅觉,2012年底,国家多项针对房地产的宏观政策出台,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仍然火热,但已经露出了衰败的苗头,“此后丽江再投资住宅地产的人现在过得都挺难,如果当时我忍不住诱惑,再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开发住宅地产,那我现在一定也惨。

”“当所有人都去做房地产,你就应该去做给房地产商提供服务的人,比如拆迁。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如今,太和集团旗下有一家拆迁公司,也是丽江唯一具有拆迁资质的合法拆迁公司,此前困扰丽江人民数年之久的宏文市场钉子户,即是这家公司最后将其拆掉。

在丽江大发展时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30万㎡的业绩,无安全事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和昊乾说,自己也不能保证不赔钱,但绝对不能明知道一个项目会亏损,还要去投资,而是根据政策、环境、人脉等因素来判断一个项目的前景,这就是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本领。

谈及此话时的和昊乾,已经由一位曾经的职业球员完全转型为企业家。

梦想照进现实2012年末到2013年初,和昊乾并未再开发新的住宅地产,却在丽江城北云大旅院附近拿了一块地。

这一块地,就是如今的“太和青年广场”,和昊乾决定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集公寓、酒店、超市、步行街等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面对记者对于“丽江商业地产太多了”的质疑,和昊乾的回答非常淡定:“商业地产可大可小,但如果称之为‘广场’或‘综合体’,你就得拿出一个样子来,首先要具备一定规模,其次是要具备商业热度,最后是开发商要具备先进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模式。

”和昊乾介绍,太和青年广场将成为城北最具规模的商业中心,“旅院文教片区坐拥千亩高校、数万学子,但这些学子每逢周末去哪里消费?几乎都得坐半小时以上的车,去七星街、古城这些地方,就近也只有一个清溪水库,只能看风景,没有任何可消费性。

”“这在我国倒也不是丽江独有的现象,大学城周围商业综合体的紧缺几乎是全国性现象。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发现机会,扎堆的往往都没有好下场,但自己瞅准了丽江成本的商业综合体空缺,才力主做起了太和青年广场。

”和昊乾说:“大型超市、星级酒店、美食城、室内步行街,未来的太和青年广场,会囊括吃喝玩乐各个方面,让附近的几万人不需要坐车去市中心消费,太和青年广场将在未来几年成为丽江新商业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