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思考小组成员及分工: 黄承杰(1404012112)整理查找关于创业成功的范例及规律等资料黄尚强(1404012113)整理查找相关创业资料项目选择及类型等资料林琛磊(1404012119)整理查找学生创业的可行性及创业方法等资料随着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许多大学生都开始瞄向了自我创业。
但是,据了解,很多的大学生都曾向工商部门咨询,但是,真正的注册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作为一名快要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这个大的家庭,我也想创业,我想从事电子方面的创业!我的想法来自于当初看的一段话。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大学生创业高潮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
特别是19 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
一时间,大学生创业成为校园最时髦的词汇,学生创办的公司风起云涌。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有那种勇于创业、敢于创业的精神!对于我来说,我有着一点点的想法,只是藏在心底而已。
我,从事着主要是硬件的专业学习,如今,在实验室学习中,不断地学习、经历让我发现了生活需要一些激情,我以后需要一些自己的思路,还有就是我不愿意让别人管着我。
所以呢,我的打算也是很简单的:首先,我会先找一个公司去干几年,因为,这个工作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
其次,就是过几年有了经验之后,我打算和别人一起开始单干,也许,那个时候才是创业思路的开始吧!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一个好的business model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初创企业,以为好的模式能够弥补自己在管理上的先天不足,取得快速发展。
的确如此,但是这里常常会有一个误区,以为好的商业模型就在于其独特和创新性,只要是别人没有想到的,或者现有市场各环节中没有的,就是自己的财富。
如同当年大家迷信Idea一样,最终却发现"A good idea can just support so far."。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一个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即其有能力操作而且能把现有的资源有效整合进入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一个主意刚刚被想到,可能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同时想到了,同样一个看起来有成功希望的商业模式其实会同时有好几百家企业在实践了,但是最终真正将之成功运作的可能就只有一家。
这里,除了各个模式本身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存在小小的有可能导致不同结果的差异外,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各个不同公司实际的运作能力。
我想建立一个面向家庭PC 用户的虚拟娱乐社区,由联想来做和由一个学生团队来做,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同样,如果涉及到对电子商务支付认证体系的操作,没有银行关系和背景实际也是死路一条的。
这里讲到的运作能力,实际上还没有牵涉到公司具体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而仅仅是创业者可以开发和调动的资源,包括资本、渠道、客户等等。
我们常常说"创业者应该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里的擅长,不仅仅是指能力上,更是指在你所处环境的资源条件上。
在设计自己的创业模式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自身以及环境的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衡量,认清自己能做什么,在什么环节投入会取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和追随别人成功的模式。
有一段时间年轻的创业者常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以为简单地做一个网站就是创业了,并且能够成为杨致远和张朝阳。
现在大家已经渐渐冷静并且明白:成功的故事不能Copy.再来谈谈学生创业吧。
随着纳斯达克股市的调整,学生创业也相应进入了一个低谷。
凭着一个新奇的网站构想就能从风险投资家那里获得投资的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VC已经非常务实和冷静,他们更加看好的项目是那类具有Internet应用前途的有独创性和一定壁垒的技术,而在市场和管理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简单。
因为这是学生或者说其他没有太多商业实践经验的年轻创业者比较容易实现的模式。
这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对初创阶段的技术型公司来说,是不是需要直接面向用户市场就是一件要好好斟酌的事。
如果你将自己的技术直接与最终客户端应用挂钩,就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市场能力、渠道、客户基础等各方面的资源,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并不能很好地把技术和市场几方面的工作同时做好的话,那可能就不得不放弃那些看起来显得附加值更高的模式,而在现阶段首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单单的满足于来给别人工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自己创业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了,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体验自己创业的快感和激情,另外也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更多的人选择了自己创业。
然而,并非每个自己创业的人都能成功,甚至有些人因此而遭受破产的困境,所以说,如何选择创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那么,到底怎样选择创业呢?该选那个项目作为我们的创业梦想呢? 创业的过程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不论你的具体情况怎样,如果你要创业、要选择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1.选择创业的项目就像搞对象,而创业的感觉可以同初恋相比。
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可以同搞对象相比。
任何项目的本身,有一个怀胎、孕育、出生、发育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创业者对一个具体项目,有一个认识、理解、通透、把握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过程。
由此决定了创业的过程是人与项目长期相互融和的过程,也决定了选择项目必须立足长远。
2.选择创业项首先是选自己选择创业项目需要四个字:“知己知彼”。
知己,就是清醒地审视自己:优势、强项、兴趣、知识积累与结构,性格与心理特征等。
知彼,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稳定的、恒久的、潜在的需要。
只有选择自己的优势项目,自己的强势项目,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以及自己专业知识所熟悉的项目,我们才能先别人一步,才能更接近成功。
3.选项要花功夫不妨我们来举个实例。
有一个人,当过一周时间的世界首富,他就是软银公司的孙正义。
他大学毕业后从美国回到日本,选出了50个创业目标,用一年时间逐个进行考察,写出了几尺厚的资料,最后选择了做软件。
既然选择目标事关人生,就不可随随便便,必须要经过一个充分的论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能够静下心,认真调查研究,寻找事实根据。
孙正义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认真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性。
4.选项要有特色选择创业的项目一定要有“根”。
就是项目生命的根子、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
可以表示成四句话:别人没有的;先人发现的;与人不同的;强人之处的。
“别人没有的”,可以是某种资源与某种特定需要的联系,可以是某种公认资源的新商业价值。
一个走亲戚的人发现附近的山上有白色的土,可以制做陶器,他进一步了解到附近有铁路。
于是他买下这块下面有陶土的地,把土凉干磨成粉――卖起陶土来了。
再比如,“强人之处的”。
一个项目中不论哪个方面,哪怕是一点:高人一筹、优人一档就是根。
比方说成本,谁能想到“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叫沃尔玛的零售企业。
它能够把管理费用控制在销售额的2%。
据说,他们总部的办公室像卡车终点站的司机休息室,可见他们为降低成本而努力的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所介绍的创业过程中必须遵循这样几个普遍原则。
然而,如果我们具备了这几个条件,并不是说我们就已经可以创业了,就能成了。
同样我们依然需要更加充分的条件,正如兵家所说的打仗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我们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具备了创业的几个基本原则,我们还需要知道创业投资的几个基本步骤。
确定选择投资项目之后,我们应参考以下4个基本步骤来创业投资:1.排除一大片知道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说有个地方有100户人家,每家有1元钱;你有很大本事,把所有人家的所有的钱都赚来了――100元。
还有个地方有100户人家,每家有1万元;你本事不大,只能把1/10人家的1/10的钱赚来――10000元。
2..划出一个圈知道哪些事情是能长期做的。
把社会恒久需要的、已初露端倪的大趋势划进来。
例如,由环境保护引发治理江河,导致关闭中小造纸厂,产生纸制品的供求不平衡,腾出了一块市场。
如果用再生纸做资源去添补,会怎么样呢?3..列出一个序把可能做的事情排列起来。
回头看看过去的20年中,做强、做长的企业是生存在哪些行业,很大程度上能够证实行业与发展的联系。
比如房地产、医药、保健品、证券、建材、装修、交通、教育、通信等。
那么,就把大的范围圈定在这里,选出若干项。
4.切入一个点成就事业的公认法则是集中和持续在已经缩小的范围内,可做的事仍然很多,这时,比较优势的道理是有用的――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强项、优势、兴趣何在,可能同时有几个,与他人比较哪个优势是最有利的。
这时,机会成本的概念也是有用的――同样多的时间,同样的付出,哪个能力所对应的事业会有更大的前景收益,比较中优势会凸显出来很多人都渴望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
想要创业,就必须考虑如何能低成本创业,那么,如何进行低成本的创业呢?首先必须要有心理准备,要有吃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勤奋,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方法,要有良好的规划和人生设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善于借势。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手上没有创业的足够资金,不能按照我原先预想的那样开门见山的来一个好的的创业项目,如果只是做个成本低廉的小生意那怎么能体验出创业的激情呢,又怎么能叫创业呢?然而,我们不妨想一下我们所熟知的哪些企业家很多都是从小生意做起的,李嘉诚,比尔盖兹等等。
因此,我们不必为我们现阶段缺少资金而丧失创业的激情,下面来列举几个低成本创业的途径,来说明一下即使是低成本也可以来作为创业的开始阶段:1. 智能型行这些行业里,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人可以低成本创业,不需要大的资金投资,只需要智力投资,包括特有专长,某方面的专长,如管理才能、行销才能、专利等等。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如著名作家、律师、高级工程师、职业经理人、发明家等等。
实际上,个人的智能和专长就是一种资源。
2.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资本方面的投入非常少。
如搬家公司、家政服务等。
整合资源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整合资源和信息的人,其实就是一些善于借势的人。
这里的重点是利用别人的资源,成就自己的事业。
如风险投资,就是一些人的智力资源和别人的资本资源的结合。
这里的智力资源范围很广,如专利、如创业新点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