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研究分析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研究分析
系统
4、报废拆除阶段的增量成本 报废拆除阶段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管 理的最后阶段,主要工作是拆除绿色建筑 实体、回收绿色建材、处理技术设备的残值 ,报废拆除阶段的增量成本C报废主要包括施 工成本C拆除施工和建筑残余物回收值C回收, 并注意拆除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和防治,由下 式表示: C报废=C拆除施工-C回收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 简言之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 指为实现建筑物的绿色目标, 采取不同于基准建筑的绿色建 筑技术而带来的增量投资,是 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 的差额。据有关机构统计,我 国绿色建筑平均增量成本统计 如图1所示。
增量成本技术
不仅不会增加建筑成本, 反而能够降低建筑成本 的技术,如使用本地建 材、本地植物、建筑结 构优化、人均用地面积 控制等;
绿 色 建 筑 全 寿 命 周 期 增 量 成 本
施工建造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
• 综上,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LCC 公式为:
• LCC=C决策+C建造+C运营+C报废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影响因素
1所选用的节能措施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淮》,绿色建筑会采 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 运营管理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因增加各种 技术措施,会使成本增加,这些技术措施在不 同程度上都会影响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
建筑物体形系数比较大 大量的玻璃幕墙,节能率不高 缺乏可再生能源利用和非传统水源利用 建筑连星级)
项 目 特 点
增强建筑联系,完善园区功能
改扩建目标
建筑节能65%,节水40%以上 绿色建筑创新,体现人文生态理念
类别 节地 透水地面
技术措施 透水砖、植草格 外墙保温改造、轻型种植屋 面、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 东西向玻璃幕墙及南向部分 幕墙、固定遮阳 地源热泵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光电 太阳能光热系统
类别 节地 透水地面
技术措施 透水砖、植草格
项 目 绿 色 建 筑 增 量 造 价 列 表
绿色建筑六大方面的影响绿色建筑
0 室外面积的45% 围护结构节能 low-E玻璃、屋顶绿化、 地源热泵 65%的节能标准 全部采用 占建筑用电量的2%
增量成本增量 (万元)
绿色建筑 ★★★标准
占绿色建筑增量 成本比例 0%
决策增量成本
设计增量成本
实施期增量成本 准备阶段增量成本 施工阶段增量成本
绿 色 建 筑 增 量 成 本
拆除期增量成本
运营期增量成本
耗电增量成本
重复发生增量成本 管理增量成本 维护增量成本 替换增量成本 一次性增量成本 大修增量成本
回收增量成本 拆除环境保护增量成本 对生态环境复原的增量成本 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增量成本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施工建造阶段的增量成本C 建造, 用下式表示:
• C建造=C节能+C节地+C节水+C节材+C室内环境
• 3、运营维护阶段的增量成本 • 绿色建筑运营维护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主 体主要是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他们主要 关注绿色建筑的运行坏境、设备维修及节 约能耗等,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节水、节能 、节材和绿化等,也会对突发状况进行应 急处理,保障绿色建筑项目区的正常运行 和环境优美。 • C运营=C垃圾管理+C绿化管理+C分户计量收费+C智能
所有同绿色建筑有关的措施增加造价部分
节地 透水地面 保温体系
内衬窗墙
围护结构 幕墙生态通风系统 屋顶绿化
遮阳
可再生 能源利用 节水技术 室内环境质量 运营管理 地源热泵 地下车库光导照明系统 节水器具 雨水收集系统 节水喷灌 CO2监测设备 智能化系统 每层净水处理机 垃圾处理站
绿色建筑六大方面对造价增量的影响
技术措施
透水砖、植草格 呼吸幕墙(部分)、 屋顶绿化 地源热泵 太阳能光电 屋顶雨水收集 轻钢龙骨石膏板 地下车库导光筒、 环境模拟分析、 辐射平面空调末端 实施监测系统 及行为节能提示系统
增量成本增量 (万元)
10
绿色建筑★★标准
室外面积的40% 65%的节能标准
占绿色建筑 增量成本比例
1.46%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 量成本研究分析
报告人:吕淑琪、殷美贞、龚玉云 指导老师:朱国庆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研究分析
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基本概念
2 3 3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
案例分析
0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基本定义
• 何为增量成本? • 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是从边际成本概念发展而来的,其 经济学定义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生产水平条件下,企业增加特定产出 量(容量或业务量),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它是决策时重要的成本 概念,即强调决策的相关成本只限于与该决策有关联的成本项目。 • 我们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在建造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 的绿色建筑的目标下,因选择了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 理利用技术方案而增加的成本。 具体项目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在综合考虑同期同类型(是否 装修、建筑智能化程度等)、同开发商设计建筑成本及所在地区建 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节能率50%或65%)的基础上,建筑设计变化 引起相应成本变化的额度。
节能, 79.30%
节地, 1.46% , 运营管理, 16.06% 室内环境质 量, 1.05%
节水, 2.12% 节材, 0
样本3:某2万平方米办公楼(三星级)
项目目标: F
项 目 特 点
B E
A C D
看得见的绿色建筑 零能耗的探索 实时监测系统 人文生态和行为节能
中央环岛人车混流,区内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
绿色建筑六大方面的影响
• 列举调查数据中绿色建筑六大方面中,哪一部 分造价增量部分最多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类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量化
绿色建筑增量 成本
咨询成本
绿色建筑技术 增量成本
认证成本
新增加的 技术措施
强化型 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构成
交互影响产生 的增量
•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划分为决策设计阶段 、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报废拆 除阶段。全寿命周期的增量成本,从全寿 命周期出发进行识别和量化。
样本1:某16万平方米小区(三星级)
用绿色生态技术打造用户的切身体验, 内敛而含蓄,以客户认同感为第一目 标,增加建筑的溢价空间。 打破传统技术堆积的节能设计模式, 建立建筑能耗后期运行统计系统,达
项 目 特 点
到同类住宅小区能耗最低的设计目标。
满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 环境的绿色建筑理念,、达到《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中最高的★★★设计 标准。
83.34% 占建筑热水用量的10% 可在生能源利用率5%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 于20%。 满足热、声、光、通风 要求 1.44%
室内环境质量
864.4
12.41%
运营管理
建筑智能化
195.56
满足智能建筑要求
2.81%
节能, 83.34%
整个小区绿色建筑六大类 占绿色建筑成本比例如右图 所示
节水, 1.44% 节地, 1.31% 运营管理, 2.81% 节材, 0.00% 室内环境, 12.41%
增量成本增量 (万元) 30
绿色建筑 ★★★标准 室外面积的40%
占绿色建筑 增量成本比例 1.31%
项 目 六 大 类 所 占 比 例
围护结构节能
65%的节能标准
节能
2053.4
全部采用 占建筑用电量 的2% 占建筑热水用 量的10%
89.61%
节水
中水利用
人工湿地 中庭及主要房间的温度湿度、 CO2浓度监测 实施监测系统及行为节能提示 系统
86
非传统水源利 用率不低于20%。 满足热、声、光、 通风要求 满足智能建筑要求
3.75%
室内环境 运营管理
室内环境控制 建筑智能化
22 100
0.96% 4.36%
节能, 89.61%
2万平米改造办公楼绿色建筑 六大类占绿色建筑成本比例如 右图所示
节地, 1.31%
节水, 3.75% 节材, 0.00% 运营管理, 室内环境, 4.36% 0.96%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量成本的构成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
决 策 阶 段 增 量 成 本
设 计 阶 段 增 量 成 本
准 备 阶 段 增 量 成 本
施 工 阶 段 增 量 成 本
运 营 阶 段 增 量 成 本
拆 除 回 收 阶 段 增 量 成 本
• 全寿命周期成本要分析整个项目从修建到 其使用功能结束所发生的全部成本,鉴于不 同成本有不同的周期,所以将绿色建筑增量 成本分为实施期增量成本、运营期增量成 本和拆除期增量成本。按照绿色建筑增量 成本发生的时期和增量成本发生的周期可 以将绿色建筑进行成本分解如下图所示
六大方面的影响
节能 可再生能 源利用 太阳能光电、太阳能时钟、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 太阳能集中式辅助热 水系统燃气壁挂炉+ 储水罐+地板辐射采暖 风光能路灯 节水 中水利用, 雨水收集 室内环境控制 人工湿地、中水回用 室内通风系统、 变压式止逆烟道、 分质供水、 燃气自动关闭报警装置、 燃气表远程自动计量及收费 系统、无线道闸系统、垃圾处理 100 5804.49
前期费用
决策设计阶段
咨询成本、认证成本 节地:透水节地、 场地改造、地下开发 节能:维护、照明、可再生 资源、遮阳、节能设备 节水: 非传统水源、传统 器具、处理系统、灌溉 节材: 绿色建材、 废材处理 室内: 隔声围护、 绿色设备 垃圾处理,绿地管理、 智能化管理系统 拆除施工 报废、拆除阶段 回收材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