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课程设计对男衬衫生产厂的设计班级:2012级服工成衣4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一、前言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要求三、概述四、产品工艺方案设计五、缝制工艺编制六、缝制设备选型及配置七、服装厂劳动定员八、工厂总平面布局九、服装厂技术经济指标十、结束语附表一缝制男衬衫的工艺流程图(说明)附表二缝制男衬衫的工艺编制表(总结)附表三流水线布局形式图(总结)附表四服装工厂总平面布局图(总结)一、前言服装工艺和质量是消费者在挑选服装师最基本的要求,服装市场日益成熟使得消费者在这方面也更为挑剔。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服装面料、辅料品种的日益更新,服装加工工艺有了较大的变化,变得更加专业化;相应地,服装加工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通过对《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服装的生产行业有了全面且初步的了解。
现在的服装企业基本都满足一定的标准,服装生产、生产准备、裁剪、粘合、缝制、整烫、检验、包装、储运等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研究与管理、服装质量标准、成本管理等管理过程,同时,各企业对各工艺过程的工艺参数、工艺设备、技术质量要求及品质控制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这就构成了一个服装生产线,当然还得涉及服装厂的基本建设。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对男衬衫服装生产厂进行设计。
由于水平有限,设计方案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还希望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者2014.12.30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与要求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250天×7.5小时/天浮余率25%出勤率95%缝制编制效率85%以上目标任务:设计男式衬衫服装厂要求: 1 确定产品方案2 缝制工艺编制3 本机器设备配置排列4 全厂劳动定员编制5 全厂总平面布局6 技术经济指标三、概述成衣生产就是按照客户和各种标准要求,先把布在裁剪工序裁成裁片,在缝纫工序使用不同的机器,缝线把裁片缝合起来,缝好的衣服通过检查工序的检验评定产品的合格与否,不合格的退回缝纫工序修补,合格的流通到烫熨工序进行烫熨定型,最后在包装工序对产品折叠,装袋或盒后装箱入库。
在信息技术、工艺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基础上,通过新的生产管理模式、计算机风格和数据库把信息、计划、设计、制造、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有机集成起来,根据多变的市场需求,使产品从设计、加工、管理到投放市场等各方面所需的工作量降到最低限度。
进而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提高对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率。
(一)服装厂概述1.分类:(1)按产品品种分:如西服厂、衬衫厂、内衣厂等;(2)按服装面料分:如毛呢服装厂、丝绸服装厂、针织服装厂、裘皮服装厂等;(3)按行业归口管理分:如纺织厂下属服装厂、外贸服装厂、军工服装厂等;(4)按工厂规模分:如大型、中型、小型厂等;(5)按人数分,1000人以上属特大型厂,800~1000人属大厂,300~800人属中型厂,300人以下属小型厂。
2.特点:(1)投资少,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2)占地面积小;(3)劳动力密集;(4)耗能少、无三废、无污染;(5)培训容易;(6)经营风险大。
(二)服装厂设计原则1.合理的功能分区根据工厂的生产特点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对厂区内的各种建筑物和建筑物进行分区布置。
2.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需要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和特点,合理安排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以满足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要求。
3.正确选择厂内外运输方式,合理组织好人流和货流服装厂由于大宗货物的运输和大量工作人员的疏通,所以要求交通便捷,方便货物的流通,以使人流和货流的快速流通。
4.合理布置建筑物的方位与间距服装厂的设计应注意各种建筑物的方位和间距,使之能正常采光和通风,利于成衣的储存。
5.适当考虑工厂发展与扩建要求6.满足卫生、安全、消防等要求(三)服装厂设计内容1.服装厂总平面设计。
确定厂区建筑群体的相互关系及厂区道路和工程设施布置的原则,使建筑、环境和城镇面貌相协调,通过工厂总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包括主厂房、行政楼、食堂、员工宿舍、澡堂、超市、变电所、锅炉房等。
2.主厂房设计。
多层厂房各车间的总体布局,包括裁剪车间、粘合车间、缝纫车间、整烫和包装车间、检验房、仓储房等。
3.工艺流程设计。
裁剪工艺设计、缝制熨烫工艺设计、整烫包装工艺设计、缝纫整烫工序的分析、机械设备的选择、额定工时的确定、编制缝纫整烫工序分析图等。
4.流水线设计。
包括标准作业时间的计算、节拍的计算、人员设备数量的确定、工序同期、编制机器设备排列图等。
四、产品工艺方案设计(一)男衬衫介绍衬衫由于具有穿着舒适和典雅的外观而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服装之一,可分为休闲衬衫、工作衬衫和礼服衬衫等。
此次服装设计方案选择传统的男式衬衫,腰部略微收腰,肩背部有过肩,左胸上有三尖贴袋,其他特点为贴门襟、六粒扣,圆下摆,包缝装袖,袖衩条,圆角袖克夫,采用包缝方式合侧缝。
(二)男衬衫款式图(三)男衬衫制图规格(四)男衬衫结构图(五)男衬衫放码图(六)男衬衫排料图(七)男衬衫面辅料的选择●面料:100%棉(浅色)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
如果棉布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
●衬料:与面料贴合,作为定型物使用。
它可以保持服装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提高服装的保暖性、抗皱能力与强度,改善可加工性。
此款选用轻薄的机织粘合衬,因为其重量轻,保型性、透气性具佳。
●线料:作为连接物和装饰物使用(如各种缝纫线、绣花线、阻燃线等)该款选用浅色优质涤纶缝纫线。
●其他:商标、唛头、纽扣。
衬衫产品包装应用的主要包装辅料主要有吊牌、大头针、塑料袋、包装纸、纸盒、纸箱。
(八)面辅料用料估算序号品名用量(每件)价格(每件)1 面料 1.2米(幅宽1.4米)30元(25元/米)2 粘合衬0.3米(幅宽1米)o.6元(2元/米)3 纽扣8个0.8元(0.1元/个)4 缝纫线一轴3元(3元/个)5 其他——2元五、缝制工艺编制(一)服装缝制工序编制原则1.以工序时间为标准采编制,这时编成效率要求在85%以上为目标:(1)基本平均加工时间(BPT)BPT=∑ti/Rf=1665/37=45s(2)计算标准平均加工时间(SPT)SPT=BPT×(1+浮余率)=45×(1+25%)=56s(3)上限时间(ULT)ULT=BPT/编制效率=45/85%=53s(4)下限时间(LLT)LLT=2BPT-ULT=2×45-53=37s2.按加工顺序编制,避免逆流与交叉;3.组装工序与辅助工序、主流工序与支流工序,据具体情况可分开;4.同一性质的工序(使用同类设备或工具)应由同一作业人员来操作,便于专业化操做;5.工序之间的衔接与布局应合理,方便生产;6.作业分工应考虑作业人员的个人技能水平与本人是否应操作;7.一个作业人员可完成一道工序,也可完成若干道工序;几个作业人员可完成一道工序,也可完成若干道工序,但必须以工量大小取得平均与平衡;8.同类作业使用同类设备与工具,布置时可尽量集中,靠近,便于生产协调;9.每一生产小组应设组长一名,负责掌握产品质量及生产进度,并处理意外事件。
(二)缝制时的工艺技术要求1.缝制线迹(针码密度)要求:(1)明线:每3厘米为14~17针。
(2)三线包缝(码边):每3厘米不少于9针。
(3)锁眼:机锁、细线每1厘米为12~14针。
(4)钉扣:细线每孔8根线。
粗线每孔4根线。
且缠脚高不能小于止口的厚度。
2.缝制时的技术要求:(1)缝制时,各部位缝合线路顺直,无跳线、脱线,且缝制整齐牢固、平服美观。
(2)缝制时的面、底线应松紧适宜,并且起针和落针时应回针固缝,以免缝线脱落。
(3)缝合后的部位,不能有针板、送布牙所造成的痕迹。
(4)缝制滚条、压条时要保证宽窄一致、平服。
(5)锁眼时应不偏斜,扣与眼位要相对。
钉扣后收线打结须牢固。
(6)商标位置要端正,号型标志要正确、清晰。
(7)成衣规格允差不能超出规定范围。
(三)工序编制方法工序编制的目标是:尽可能有效利用时间;保持生产过程最短;确保流水线平衡稳定地运行,没有“瓶颈”现象。
因此,进行工序编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时间值以时间值为准,力求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相近,不出现“瓶颈”现象。
2.顺序按缝制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安排工作的内容,尽可能避免逆流交叉。
3.分工零部件加工工序与组合加工工序尽量分开,由不同的作业员完成。
4.作业员考虑作业员本身的特点,即作业员的技能要与所分配的工作相匹配。
(四)工序编制的编制效率编制效率是评价工序编制优劣的系数,其数值可以从一个方面表明生产线是否平衡。
编制效率可以用下式计算:编制效率=平均加工时间/瓶颈工序时间×100%=45/53×100%=85%瓶颈工序时间是指产品经过工序编制后,最费时工位所需的作业时间;平均加工时间是指生产线中加工某件产品时,平均每个作业员应完成的作业时间,亦称节拍。
平均加工时间(节拍)=标准总加工时间/作业人数(五)工序编制的注意事项1.最初工序任务不宜安排过量,应安排熟练工人,以保证后道工序不中断;2.在关键工序上,应安排技能水平比较高的人员,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3.缝制工序应安排技能水平和责任心都比较强的人员,技能要求较低的手工或辅助工序可安排新手操作;4.质检工序应安排细心,责任心强的人员;5.终端工序应安排责任心较强的人员,以免造成前功尽弃;6.缺勤率较高的人员应分配给辅助工序,以便又较多的人员可以替补。
(六)缝制男衬衫的工艺流程图(附表一)(七)缝制男衬衫的工艺编制表(附表二)六、缝制设备选型及配置(一)服装机器设备的分类和选型服装机器设备的各类很多,根据这些设备在服装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或用途,可以划分为设计、裁剪、粘合、缝纫、饰绣、锁钉、熨烫、包装和其他辅助设备等九大类。
1.设计设备:CAD、手工设计工具及工作台2.裁剪设备:铺布机、断料机、直刀往复式裁剪机、带刀式裁剪机、圆刀式裁剪机、摇臂式裁剪机、压裁机、电热式裁剪机、计算机裁剪系统3.粘合设备:辊式粘合机、板式粘合机4.缝纫设备:平缝机、包缝机、锁眼机、钉扣机、套结机、绷缝机等5.饰绣设备:装饰缝纫机、绣花缝纫机、衍缝机6.锁钉设备:锁眼机、钉扣机7.熨烫设备:熨斗、真空抽气烫台、电热蒸汽发生器、专用蒸汽熨烫机、蒸烫机等8.包装设备:衬衫折叠装袋机、西服立体包装机、防寒服真空包装机等9.其他设备:吊挂传输系统、车间运输小车、吸线头机、检针机、打线钉器(二)缝制设备配置原则1.半成品的搬运距离最短;2.区分主支流分别配置;3.保持一定弹性;4.尽可能利用运输工具顺利流通;5.适当的作业空间原则;6.通道出入口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