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公共经济学模拟试题4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配越公平,
反之,越不公平。

(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

( )
3.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
4.一般而言,收入分配越公平,洛伦兹曲线就越向右下方弯曲,越接近于横轴。

()
5.对于公共产品,公众不同的偏好很容易加总。

( )
6.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对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增加每个消费
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
7.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
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实现了政治均衡。

()
8.单峰偏好意味着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
9.投票交易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10.实证分析表明,官僚们对政府预算极大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而
高于其最佳的产量水平。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关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生产什么?--答案: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
B.生产多少?--答案:按照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生产数量
C.如何生产?--答案: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组织生产
D.为谁生产?--答案:政府命令为谁生产就为谁生产
2.早期经济学家提出的"三要素"说认为,社会生产由三种基本要素的数量决定,这三大类要素即社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

在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三类基本要素的是()。

A.劳动力
B.土地
C.科学技术
D.资本
3.下列关于机会成本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按照经济学的约定,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被放弃的或牺牲的次优方案的价值
B.在现实社会中机会成本是"潜在"的,即机会成本是未能从事的某项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价值的损失,而不是已经发生的已有资源的损失
C.机会成本指的是最优方案可能带来的收益,即可能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
D.机会成本的存在,使得在决定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时,不但要考虑其直接成本,而且不得不考虑资源的效率问题,也就是通过已有方案和次优方案的对比,从而对经济活动能否实现效率进行评价
4.下列活动中,会产生负的外部效应的活动是()。

A.政府在一个居民小区附近兴建地铁车站
B.政府治理流经居民区的污染河流
C.政府在居民区旁边兴建供飞机夜间飞行使用的机场
D.政府在居民区附近兴建防护林带
5.每一流转环节、每一厂商,都以其商品与劳务的销售收入额减去其用于生产的购入中间性产品和劳务支出以及同期购入的资本品价格的数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的增值税是()。

A.生产型增值税
B.消费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储蓄型增值税
6.下列有关累退税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课税对象数量越大,税率越高;课税对象数量越小,税率越低,是累退税率的显著特点
B.考虑到要素收入的边际成本递增、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特别是边际净效率递减,在所得税领域实行累退税更加有利于资本等要素的供给
C.对那些资源稀缺的社会,实行累退制税率对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D.对日用必需品征收的消费税,对于收入水平高低悬殊的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实际累退税率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的经济效益原则的选项是()。

A.保护税本原则
B.慎选税源原则
C.普遍原则
D.税率适度原则
8."普惠制"关税待遇通常只给予()。

A.发达国家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C.西方国家
D.发展中国家
9.下列选项中,与确立分税制的依据无关的是()。

A.以各类税种的自身特征为依据
B.以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为依据
C.以国际通行惯例和国际法为依据
D.以加强和方便税收征管为依据
10.认为"所有的税都是有害于再生产的"的经济学家是()。

A.德国新官房学派的代表人物攸士第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弟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D.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
三、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
1 .公共产品;
2 .公共需求;
3 .搭便车;
4 .租
四、简答题(每题9 分,共27 分)
1 .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条件是什么?
2 .税收的原则有哪些?
3 .政府公共支出的领域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13 分)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向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6、A
7、C
8、D
9、C 10、D
三、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公共需求
由个人和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市场活动得到满足,但又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所必须的需求。

3.搭便车
搭便车是指某些个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费,却不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现象。

4.租
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

在社会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每种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中的使用和配置都达到了使其机会成本和要素收入相等。

如果某个产业中要素收入高于其他产业的要素收入,这个产业中就存在该要素的经济租。

四、简答题
1 .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条件是什么?
私人企业参与公共经济活动即私人企业成功提供某些公共产品的条件:
(1)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一般应该是准公共产品(规模小、成本低、范围小)
(2)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俱乐部产品)
(3)需要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的保障(核心是产权: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2 .税收的原则有哪些?
首先、公平原则(横向公平——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该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福利水平不同的人应该缴纳不同的税收)
两种解释:(1)受益原则:税负与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收益相等。

——偏向效率的一个原则;(2)纳税能力原则: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确定应承担的税负。

其次,效率原则——要求税制的设计应尽可能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税收的社会总收益大于社会总成本
(1)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不影响市场中的各相对价格,保障纳税主体纳税前后经济行为一致。

(2)节约与便利原则——尽可能减少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
3 .政府公共支出的领域主要有哪些?
(1)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国防、外交、司法等公共服务和路灯、道路、防洪等基础设施)
(2)混合公共产品的供给(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3)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项目的投入
五、论述题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
1、基本范畴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职能
2、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职能定位: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除了一般的政府职能定位以外,还应该具有什么职能?(让学生发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