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学培训课件
三、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 也叫应收应付制。
• “权”:收款的权利,
当有收款的权利时,确认收入实现,记收入账。
• “责”:付款的责任,
有付款的责任时,确认费用实现,记费用账。
例1,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售价1000元。
• 收款的权利多了,记收入账。
例2,下月初,收到上述货款1000元。
•
收款的权利少了,不记收入账。
企业发生的四种业务类型,不破坏该等式。
①等式的左方同时增加减少相等的金额 例1,提现、存现。 例2,收回外单位欠款 ②等式的右方同时增加减少相等的金额 例,债转股。 ③等式的左、右两方同时增加相等的金额 例1,取得借款。 例2,收到投入的货币资金。 ④等式的左、右两方同时减少相等的金额
例,还借款。
式记账法。
(二)结构
1.基本结构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相关。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1.不同企业横向可比。 2.同一企业纵向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六、重要性 • 重要的事项详细、具体反映, • 次要的事项可适当简化、合并。 七、谨慎性 • 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风险 • 对资产和收益尽可能低估, • 对损失和费用应算足、算充分。
第二章 记账方法与会计循环
第一Hale Waihona Puke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
(一)概念
•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的标志或项目。
会计对象 六大会计要素 几十个会计科目
具体化
具体化
(二)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
• 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 和损益类六大类。
2.按提供资料的详略程度分 (1)总分类科目 • 对会计要素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 例如“原材料”。 (2)明细分类科目 • 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例如 原材料 ——甲材料
(1)定义
• 所有者在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
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借入
投入
债权人
资金
投资人
运 用
净资产 资产总额
(2)分类 ①实收资本 • 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 • 资本自然而然的增值。 例如,股本溢价 ③盈余公积 • 也叫税后留利。 ④未分配利润 • 指利润分配后的剩余。
38个具体准则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假设 • 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 二、四大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 1、会计主体 • 一般是企业,也可以是企业集团或企业
内部的一个车间,以及行政、事业单位 等。
2、会计主体假设 • 假定会计为某一个特定的单位服务。 • 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 (二)持续经营假设 • 假定会计主体永远经营下去,不会破产、倒闭。 • 限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 (三)会计分期假设 • 分期记账、分期编表。 (四)货币计量假设 • 假定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而且币值稳不变。
《企业会计学》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 张老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职能 (一)核算 (二)监督 二、会计目标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三、会计实质
管理活动
第二节 会计工作规范
一、会计法
P6 二、会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新准则体系,2007年1月1 日执行
1个基本准则
——乙材料
二、账户 (一)概念 (二)结构 1.基本结构 分成左、右两方,两方记录的方向相反。 2.丁字账(T形账) 教学上使用
第二节 记账方法
一、复式记账 一笔业务,等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以上的账户。 例1,提现800元。 例2,买材料1000元,买设备2000元,银付。 二、借贷记账法 (一)概念: 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
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分类 • 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 ①流动负债P17 • 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 例如,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账款等 ②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 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
例如,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P17
例3,1月份预付全年保险费12000元。 • 1月份付款的责任为1000元。
1月份记费用1000元。 • 2—12月份每月付款的责任1000元,
每月都记费用1000元。 例4,企业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按季支付利息。
第一个季度(3月末)应付利息3000元。 1-3月份,每月都有付利息的责任1000元。 每月都记费用1000元。
例如,诉讼赔偿 八、及时性
及时处理,及时报送。
第五节 会计要素及其计量属性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 会计对象: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 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二、六大会计要素 1.资产 (1)定义P16 • 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包括财产、债权、其他权利
费用
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支出
财务费用
资产(资本性支出)
6.利润P18 (1)定义 (2)计算 (收入 - 费用)+(利得-损失) = 利润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第六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 (收入 - 费用)+(利得-损失) (二)会计恒等式 1.是什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为什么相等 (1)理论 (2)实践
(2)分类 按照流动性和变现期限的长短 ①流动资产P16 变现期或耗用期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期以内。 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等。 ②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变现期或耗用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期以上。 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P17 (1)定义 •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
4.收入P17 (1)定义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
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5.费用P18 (1)定义 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分类
料
生产费用 工
费(制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