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体操》教学大纲
一、制定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沈阳体育学院教学计划》(2005年8月修订),结合民族传统专业本科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的。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动作,掌握队列队形的指挥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体操的组织教学能力,做到能示范、会讲解、会指挥,并具有独立创编成套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形式和时数分配
(一)理论部分
第一章基本体操概述
教学重点:基本体操的内容与特点
教学难点:基本体操的发展
第一节基本体操的内容与用途
1、基本体操的内容
2、基本体操的用途
第二节基本体操的特点与任务
1、基本体操的特点
2、基本体操的任务
第三节基本体操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基本体操的术语
教学重点:基本体操术语记写方法
教学难点:基本体操术语的记写
第一节基本体操术语的意义和要求
1、基本体操术语的概念及发展简况
2、应用基本体操术语的意义
3、创立和应用基本体操术语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基本体操的基本术语
1、动作方向的术语
2、动作方法术语
3、动作相互关系术语
4、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
第三节基本体操动作学名的构成及省略的一般规律
1、基本体操动作学名的构成
2、基本体操动作学名中各因素省略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基本体操动作的记写
1、基本体操动作记写的常用方法
2、应用术语记写基本体操动作的几点要求
第三章基本体操动作简易绘图
教学重点:简易基本体操动作图形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人体各部分比例及各种动作高度的比例第一节绘制人体基本体操动作图形依据的基本要素
1、人体各部分与头长之间的比例
2、基本体操中常见动作的高度比例
3、人体各关节的运动方向与幅度
第二节简易基本体操动作图形的绘制方法
1、正面图的画法
2、背面图的画法
3、侧面图的画法
第四章基本体操的编排
教学重点:影响动作效果的因素、编排原则
教学难点:成套动作的编排
第一节编排基本体操应考虑的影响动作效果的因素
1、身体姿势
2、动作方向
3、动作幅度
4、动作路线
5、动作频率
6、动作速度
7、动作节奏
8、动作配合
第二节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
1、鲜明的针对性
2、科学性
3、合理安排运动量
4、创造性
第三节基本体操编排的程度与方法
1、确定做操对象和用途
2、进行调查研究
3、编排成套动作
第五章基本体操的教学
教学重点:基本体操教学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成套动作教学方法运用
第一节基本体操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基本体操的注意事项
1、合理组织做操队形
2、正确运用示范
3、恰当运用讲解
4、准确运用口令
5、及时纠正错误
6、成套动作教学方法运用
第六章徒手体操
教学重点:徒手体操集体练习领操员
教学难点:掌握各种形式操的编排
第一节徒手体操的内容
1、单人动作
2、双人动作
第二节徒手体操的练习形式
1、定位操
2、行进操
3、击掌操
4、起伏操
5、双人操
(二)实践部分
技术部分
教学重点:行进间转法、步法及其变换、队列变化、徒手体操、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行时间转法、步法变换、新广播操。
1、队列练习
整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解散、集合。
原地转法:向左、右、后转、面向左、右转。
行进间转法:向左、右、后转走。
步法及变换: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踏步走及其立定和步法变换。
原地队列变换:一列横队变二、三列横队及还原、二列横队变三列横队及还原、一路纵队变二、三列路纵队及还原、二路纵队变三路纵队及还原、一列横队变二、三路纵队及还原、二列横队变三路纵队及还原。
行进间队列变化:行进间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行进间一路纵队变多路纵队及还原。
2、队形练习
原地队形:横队、纵队、圆形、梯形、散开队形。
行进间队形:绕场、对角线、蛇形、螺旋行进。
并、列、合、分队走。
3、徒手体操
(1)身体各部位的基本动作
头颈动作:屈、转、绕环。
肩部动作:提、沉、绕环。
上肢动作:举、屈、伸、振、绕、绕环。
下肢动作:举、屈、伸、踢、蹲、弓步。
其他动作:立、撑、卧。
(2)定位徒手操(包括单人操和双人操)
(3) 行进间操
(4) 新广播体操
4、轻器械体操
(1)体操棍:持棍操、体操棍游戏。
(2)实心球:持球操和各种抛、接、传、递练习。
(3)跳绳:绳操,跳长、短绳,跳绳游戏。
5、走跑练习:下蹲走、提踵走、侧击步、跑跳步、向前、后侧踢腿跑。
6、技术动作
技巧:前滚翻、挺身跳、燕式平衡、手倒立(介绍)
单杠:翻身上(男)、跳上成支撑(女)、单腿摆越成骑撑、骑撑后腿向前摆越转体900下。
双杠:跳上成分腿坐、分腿坐前进、分腿坐弹杠后摆前摆下(男)、外侧坐前跳转体900下(女)。
跳跃:山羊分腿腾越
7、考试动作
(1)队列指挥:立正、稍息、看齐、报数;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及立定;齐步与正步互换、齐步与跑步互换;行进间三种转法。
(2)广播操:青春的活力
(3)技术动作
技巧:燕式平衡—前滚翻—挺身跳
单杠:(男)翻身上—单腿摆越成骑撑—后腿向前摆越转体900下。
(女)跳上成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腿向前摆越转体900下。
双杠:(男)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成分腿坐—弹杠后摆前摆下。
(女)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成分腿坐—外侧坐—转体900跳下。
跳跃:山羊分腿腾越
(三)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手段
1、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
根据运动训练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是队列队形的指挥能力和教学能力。
2、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手段
(1)通过课堂讲授,实际操练及考试内容的安排,培养学生的队列队形指挥能力。
(2)通过讲授、留课外作业及与考试总成绩挂钩,培养学生编排成套操的能力。
(3)教学实践,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教授自编操,要求课前认真准备,经教师审阅后方可上课,并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点评并给予成绩。
(4)采用课堂提问、学生间互教互学、分组比赛等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
1、成绩评定
2、考试方法
(1)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30%):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学生互评,教师评定。
(2)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理论考试采用口试,由任课教师组织抽签进行。
(3)技能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由队列动作、新广播体操、体操基本动作技术、作业、学习态度构成。
六、执行大纲的措施和建议
1、教师应严格执行大纲,保证大纲、进度、教案与讲稿的一致。
2、教师要注意总结执行大纲的情况,以利于今后修改本大纲时提供依据。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郝庆威.基本体操.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5.
(二)参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