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
其他建筑楼梯 专用疏散楼梯 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
最小宽度b 0.26 0.28 0.26 0.27 0.30(0.32)
0.28
0.26 0.25 0.22
最大高度h 0.175 0.160 0.15 0.165 0.150(0.130)
0.16
0.17 0.18 0.20
楼梯、楼梯间设计
楼梯的每一梯段踏步高度应一致;相邻梯 段踏步高度、宽度宜一致,且相差不宜大 于3mm
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其扶手必须采取防止攀滑的措施 和采用不宜蹬踏的栏杆花式;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 其杆间距不应大于0.11m。
楼梯、楼梯间设计
通向楼梯间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阻挡 疏散通道。
当楼梯正面门扇不足时,休息平台的净宽宜不小 于0.6m;侧墙开门时,门洞边距踏步边净宽不宜 小于0.4m或住宅建筑不宜小于一个踏步的宽度, 且门扇的开启不应阻挡疏散人流的通行。(技术 措施2009版8.2.7条)
楼梯间为设置楼梯的专用空间
楼梯、楼梯间常用形式
与建筑的位置关系:室内楼梯、室外楼梯 使用功能:住宅共用楼梯、住宅套内楼梯、
专用疏散楼梯等 楼梯、楼梯间特点:开敞楼梯、敞开楼梯
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等
梯段宽度
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 五的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m+(0~0.15)m 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建筑类楼型 梯、楼梯间设梯计段净宽
居住建 套内楼梯
筑
最小梯段净宽与疏散平台净宽
6层及6层以下单元式住宅且一边设有栏杆的
楼梯
7层及7层以上的住宅
老年住宅
汽车库、修车库
公共建 老年人建筑、宿舍、一般高层公建、体育建
筑
筑、幼பைடு நூலகம்及儿童建筑
一边临空≥0.75 两侧有墙≥0.90 ≥1.00
≥1.10 ≥1.20 ≥1.10 ≥1.20
休息平 台净宽
≥1.20
≥1.20 ≥1.20 ≥1.10 ≥1.20
电影院、剧院、商店、港口客运站、中小学 校
医院病房楼、医技楼、疗养 院
次要楼梯
主要楼梯和疏 散楼梯
铁路旅客车站
≥1.40
≥1.30 ≥1.65
≥1.60
≥1.40
≥1.30 ≥2.00
≥1.60
楼梯、楼梯间设计
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 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且包括每个梯段下行最后一级踏 步的前缘线0.30m的前方范围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 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达到三股 人流时应两侧设置扶手,四股时宜中间设扶手
楼梯、楼梯间设计
踏步设计
楼梯类别
住宅有电梯 住宅共用楼梯 住宅无电梯*
幼儿园、小学等楼梯 宿舍
老年居住建筑(老年人公共 建筑)
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 场、医院、旅馆和大中学校 等公共建筑的楼梯
民用建筑设计
楼梯设计和常见问题
前言
楼梯详图设计是施工图设计中的专项设计 楼梯、踏步、栏杆等细部节点设计 不仅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消防安全,人
员疏散 室内楼梯设计结合室内装修,提升 室内效果和品质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一般规定
楼梯是由连续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 的栏杆扶手及相应的支撑结构组成的作为 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的建筑构件
楼梯、楼梯间设计
楼梯、楼梯间设计
项目实例
楼梯、楼梯间设计
栏杆、栏板的设计 1.楼梯至少于一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度达到三股人流时应
两侧设置扶手;达到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2.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算起,不宜小于0.90m;靠
近梯井一侧水平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3.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
楼梯、楼梯间设计
梯段设计 1.楼梯梯段净宽是指完成墙面至扶手中心线之 间的水平距离或两个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 离 2.每一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 级 3.疏散用室外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90m 4.楼梯休息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度,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休息平 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