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编码标准及KKS编码的应用

设备编码标准及KKS编码的应用

电厂所有管理对象都可以根据CCC编码的编码法则来编制相应的编号,如设备材料编号、图纸资料编号、电缆编号、项目管理网络计划作业编号等。CCC编码使得各个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厂管理编码系统。
3. ALSTOM现场装置编码标准
“现场装置编码”是由法国ALSTOM公司提供的编码系统。它类似于KKS编码根据任务、类型和位置来标识电厂中的装置、装置的各部分及设备,以表示现场设备的任务、类型和位置,因此它被称为现场装置码。ALSTOM编码由机组编号、系统代码、设备代码、序号等4部分组成。随着VGB的KKS编码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近年来ALSTOM公司也开始转而更多地采用KKS编码。
电厂标识系统是利用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原理,按照应用的要求对电厂的物理对象进行分类和编码后得到的对整个电厂的编码系统。统一编码系统,对于发电企业信息管理而言,好比确立了一种普通话标准,有利于电厂设备信息之间的交互。
电力体制改革后,发电企业的生产管理、在建项目管理、物料资源调控等方面的信息交换中,需要使规划设计阶段出现的建构筑物、系统、设备、部件的相关信息,能够在后续的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到生产运行、维护、检修直至退役全过程的生命周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信息经过积累,将为今后数字化电厂奠定基础。同时,电力设计企业在利用三维设计集成系统开展多专业协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的对象进行标识(亦称做编码),以便建立起系统和设备与其相关信息及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使之能够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对输入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因此,电厂标识系统也是电力设计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电厂标识系统的使用涉及设计、施工、设备生产厂家、信息管理软件商和工程业主等部门。其中,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引入电厂标识系统,是推广和应用电厂标识系统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的电力设计部门和发电集团在设计和管理中,已有采用电厂标识系统的实例。但是,由于各个使用部门考虑问题角度、对电厂标识系统规则理解、掌握规则程度的不同等,导致实际应用中存在偏差、混乱、不统一、各行其是的现象。因此,各发电企业迫切希望电力设计部门采用全国统一的电厂标识系统,使电厂标识系统的工作在设计阶段就能够达到形式上的规范和统一。正是在此需求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编制了《电厂标识系统编码规定》,以VGB技术委员会KKS(KKS是德语Kraftwerk-Kennzeichen System的缩写,其含义是电厂标识系统——编者注)编码体系为基础,根据国内电厂实际应用对原有KKS编码体系中的弱规则进行了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过程中需要定义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约定,使电厂的标识更加规范统一,满足了发电集团信息管理和行业信息交换的需求。
发电厂是资产、技术密集的流程型生产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好,一般具有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DCS、PLC等)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和对运行的控制。发电厂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因此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有较高要求。
从电厂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和发电企业集团化管理的要求出发,建立参与工程各方统一、满足各阶段信息管理要求的电厂标识系统,是伴随发电企业信息化逐渐深入而日益重要的基础工作。
SDN编码体系(Standard Document Numbering)是美国Bechtel公司在1997年公布的设备编码标准。SDN编码类似于KKS编码,但编码的内容更多,编码体系更为复杂。主体部分通过分别标识设备的工艺过程设备部件、(逻辑)安装地点、(几何)区位来完整地标识一个设备。
2
发电厂有成千上万台各种设备,为了确保发电厂生产过程的安全、经济和可靠,设备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设备管理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采购、监造、安装、运行维护、检修、退役。在设备管理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技术数据、资料、图纸和档案,现代化的设备管理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显然,上述技术数据及文件录入计算机需要有一种公用的语言,这种公用语言应具有易于计算机处理、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且不应含有某一特定语种文法翻译因素。此外,由于不同发电厂的工艺有别,设备和系统命名也不相同,这使得电力系统及其电厂之间在生产管理和系统联络上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电厂规模不断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化和现代化,这就要求有一套统一的设备和系统编码,来满足统一管理及实施计算机管理的要求。
4.法国EDF编码标准
EDF编码是法国电力公司提供的标识系统,由机组标识、厂房标识、房间标识,系统标识和设备标识5部分组成。
机组标识:机组标识是1位数字或英文字母。标识设备属于那个机组,或2个机组共用,还是不属于任何机组,而是属于工地系统的。机组标识将用于厂房及房间、系统、设备等编码中。
5.美国SDN编码标准
1.国际上的几种常见编码标准
1. KKS编码标准
KKS电厂标识系统1970年由欧洲VGB等组织编写,经过8年的研究编写工作,在德国以手册的形式发布了第一版,当时就得到了欧洲电力工业的广泛采用。1995年第四版正式出版后,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电厂(包括任何类型的电厂、变电站等电力行业)的标识系统。
2. CCC公共核心代码编码标准
由英国GEC公司定义的CCC(Common Core Code简称CCC编码)核心编码是各类电站建设项目、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营管理的编码核心结构。其核心码用5位阿拉伯数字涵盖所有系统的基本框架,每位编码的含义由实施者自行定义。对于核心码未描述到的设备或管理对象,根据CCC编码的规则,在核心码的基础上通过挂接方式进行灵活的扩展。
KKS电厂标识系统是根据任务、装配关系、类型和位置来标识任何类型电厂中的各个装置、装置的各个部分以及各台设备,所有关于规划、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工程规范都要使用它。KKS编码体系包括工艺相关标识码、安装地点标识码和位置标识码等3种编码标准,这3种编码采用统一的格式,每种编码又分别细分解成4个层次,各层名称都是以工艺过程相关的代码为依据。
3
中国电力行业早在十年前就有了一些关于设备的编码,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设备可靠性统计编码和原电力部安生司的设备事故统计编码,这两种编码是由不同的部门为解决数据统计问题而制定的设备编码。尽管这些编码可以满足行业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但由于这些编码仅仅对不同系统和设备类型进行了分类,不能区分承担的不同功能的同类设备,以及安装在不同地点的同类设备,使得这些编码的应用受到很大局限。此外,由于电厂生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整个过程在国内被多种类型的企业分别承担,因而,需要有一个能够贯穿始终的编码。鉴于过去没有一个能够适用于发电企业的设备编码,电力设计企业和发电厂处于各自对于设备编码的需要分别引入了国际上通用的编码系统,如:华能大连电厂和华能岳阳电厂使用了英国的CCC编码,大亚湾和岭澳核电厂使用了法国的EDF编码,而国内绝大多数电力设计院和电厂使用了VGB制定的KKS编码对电厂的物理对象进行标识。那么既然大多数电力企业使用了KKS编码,是否就意味着电厂的设备编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