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皇帝简介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为中国古代夏朝时期,夏朝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约471年的历史中共传14代,17个帝王,后人以“华夏”自称,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夏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他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打破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启世袭制的先河,“家天下”的制度由此传承。
由于历史久远,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故而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次序日名1(祭名) 日名2(祭名) 庙号谥号名备注
1 大乙天乙高祖汤履商王,子姓
大丁太丁(无) (无) 托未即位,追尊为王
2 卜丙外丙哀胜
3 —仲壬懿庸
4 大甲太甲太宗文至
5 —沃丁昭绚
6 大庚太庚宣辩
7 小甲小甲敬高
8 雍己雍己元密
9 大戊太戊中宗景伷
10 中丁仲丁孝成庄
11 卜壬外壬思发
12 戋甲河亶甲前平整
13 且乙祖乙穆滕
14 且辛祖辛桓旦
15 羌甲沃甲僖逾
16 且丁祖丁庄新
17 南庚南庚顷更
18 象甲阳甲悼和
19 般庚盘庚世祖文成旬
20 小辛小辛章颂
21 小乙小乙惠敛
22 武丁武丁高宗襄昭
且己(孝已) 祖己(孝已)(无) (无) 未即位,追尊为王祖戊祖戊(无) (无) 未即位,追尊为王23 (未闻其祭名也) (无) (无) 篡位,甲骨文中有记载
24 且庚祖庚后平跃
25 且甲祖甲世宗定载
26 廪辛廪辛共先
27 康丁庚丁安嚣
28 武乙武乙烈瞿
29 文丁太丁匡托甲骨文中亦作“文武丁”
30 帝乙帝乙德羡
31 帝辛帝辛纣受
商朝皇帝简介
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因其前期频繁迁都,最终定都殷(今),故又称“殷”或“殷商”。
鸣条之战后商汤建立商朝,传17世31王,延续近600年历史;商纣王残暴无道,人心尽失,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失败亡国,商朝由此灭亡。
甲骨文和金文承载着商朝文化与历史,而殷墟的发现更是证实了商朝的存在,而商朝又是青铜时代和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谥号或尊称在位时间都城
周人始祖
黄帝姬轩辕约前2700年—约前2600年
少昊玄嚣
—蟜极
帝喾姬夋
先王时期
后稷姬弃邰
台玺姬玺邰叔均姬均邰不窋姬窋北豳鞠姬鞠北豳公姬豳庆节姬节豳*皇仆姬仆豳差弗姬弗豳毁隃姬隃豳*公非姬非豳*高圉姬高豳亚圉姬亚豳
公叔祖类、公祖类姬类豳周太王、古公亶父姬亶周原周王季、季历、公季姬历周原周文王、西伯昌姬昌前?年—前1125年丰京
西周时期
周武王姬发前1125年—前1118年镐京周成王姬诵前1118年—前1081年镐京周康王姬钊前1081年—前1055年镐京周昭王姬瑕前1055年—前1004年镐京周穆王姬满前1004年—前949年镐京周恭王姬伊扈前949年—前934年镐京周懿王姬坚前934年—前909年镐京周孝王姬辟方前909年—前894年镐京周夷王姬燮前894年—前878年镐京周厉王姬胡约878年—前841年镐京
前841年—前828年镐京周宣王姬静前828年—前782年镐京周幽王姬宫涅前781年—前771年镐京
东周时期
周平王姬宜臼前771年—前720年洛邑周桓王姬林前720年—前697年洛邑周庄王姬佗前697年—前682年洛邑周釐王姬胡齐前682年—前677年洛邑周惠王姬阆前677年—前652年洛邑周襄王姬前652年—前619年洛邑周顷王姬壬臣前619年—前613年洛邑周匡王姬班前613年—前607年洛邑周定王姬瑜前607年—前586年洛邑周简王姬夷前586年—前572年洛邑周灵王姬泄心前572年—前545年洛邑周景王姬贵前545年—前520年洛邑周悼王姬猛前520年洛邑周敬王姬匄前520年—前477年洛邑周元王姬仁前477年—前469年洛邑周贞定王姬介前469年—前441年洛邑周哀王姬去疾前441年洛邑周思王姬叔前441年洛邑周考王姬嵬前441年—前426年洛邑
周威烈王姬午前426年—前402年洛邑
周安王姬骄前402年—前376年洛邑
周烈王姬喜前376年—前369年洛邑
周显王姬扁前369年—前321年洛邑
周慎靓王姬定前321年—前315年洛邑
周赧王姬延前315年—前256年洛邑周朝皇帝简介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周朝时期,传30代37王,共计867年。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阶段,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建立;东周则在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后开始,而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代,直至公元前221年始皇统一全国。
周武王姬发伐纣,建立周朝,中国进入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周朝行分封制,周王被称为天子,下设各诸侯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出现。
然而春秋战国,诸侯国分分合合,周天子无力治理,最终亡国。
君主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年数身份都城备注黄帝轩辕前2495-前2395少典之子嬴姓始祖玄嚣黄帝长子
蟜极玄嚣之子
(失考)大业之父蟜极次子,帝喾之弟。
他娶颛顼之女女修,生
大业
大业大业娶女华,生伯益
伯益大业之子
大廉伯益长子
大廉之子(失考)大廉之(失考)大廉曾(失考)中衍大廉玄次支(即次玄;
长支为中衍之兄孟
戏),娶太戊之女
中衍之子(失考)中衍之(失考)戎胥轩中衍曾,娶骊山女
中潏戎胥轩之子
蜚廉中潏之子
恶来蜚廉长子,其弟季胜
女防恶来之子
旁皋女防之子
太几旁皋之子
大骆太几之子
43大骆之子始封于非子约前900-前
858
侯前857-前84810非子之子
公伯前847-前8453侯之子
仲前844-前82223公伯之子
庄公其前821-前77844仲长子
襄公开前777-前76612庄公子邑列为诸侯文公前765-前71650襄公子春秋时期靖公未即位宪公立前715-前70412靖公之子,文公之
出公曼前703-前6986宪公少子
武公说前697-前67820宪公长子
德公嘉前677-前6762宪公次子
宣公恬前675-前66412德公长子
成公载前663-前6604德公次子
穆公任好前659-前62139德公第三子春秋五霸康公罃前620-前60912穆公子
共公稻前608-前6054康公子
桓公荣前604-前57728共公子
景公石前576-前53740桓公子
哀公籍前536-前50136景公子
夷公未即位惠公宁前500-前4929夷公之子,哀公之
悼公盘前491-前47715惠公子
厉共公刺前476-前44334悼公子
躁公欣前499-前429前442-前42914厉公长子
怀公封前499-前425前428-前4254厉公次子,躁公之弟
昭子未即位灵公肃前424-前41510昭子之子,怀公之
简公悼子前414-前40015怀公之子雍战国时期
惠公仁前399-前38713简公子雍
出子昌前389-前385前386-前3852也称出公,惠公之子雍
献公师隰前424-前362前384-前36223灵公之子雍
孝公渠梁前381-前338前361-前33824献公之子重用商鞅,开始
变法,为国强大
建立基础
惠王驷前356-前310前337-前311
前324改元27孝公之子车裂商鞅但仍然
用其变法自此国
国君开始称王
武王荡前328-前307前310-前3074惠王长子
昭王稷前325-前251前306-前25156惠王次子,武王之弟
孝文王柱前302-前250前2501昭王之子
庄襄王子楚或
异人
前281-前247前249-前2473孝文王之子
始皇政前259-前210前246-前21037庄襄王之子称始皇帝二世胡亥前230-前207前209-前2073始皇帝第十八子嬴政之子
王子婴子婴前207-前206前20746天扶之子初称皇帝,后改
王
朝皇帝简介
公元前221年,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国开始进入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至始皇嬴政建立朝,结束了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局面,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后世典,故有“百代都行政法”之说。
然而,朝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仅始皇、二世、王子婴三代而亡。
公元前206年,王子婴向邦投降,朝灭亡,国祚共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