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 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 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2.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3.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3. 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石块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放入水中会下沉。

4.制造一艘小船1.相同质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船的发展史:木筏→独木舟→明轮船→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轮→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5.浮力1. 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 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 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5. 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

6.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7. 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8. 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9. 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 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2. 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

3.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或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 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2. 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 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2. “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的体积。

3. 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

4. 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5. 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6. 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

7.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8.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

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上浮。

9.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1. 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温2.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如:多运动;晒太阳、烤火等从外界物质吸收热量;吃点热的东西等。

3.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只是衣服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保温)。

2.给冷水加热2. 将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开始是水袋是沉的,过一段时间后冷水被加热了慢慢浮起来了。

3.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 冷水和热水:如果轻重相同,(热水)的体积大。

如果体积相同,(冷水)重。

5. 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给冷水袋子加热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原因是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

】、常温下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液体的热胀冷缩1.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3. 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

4. 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5.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

4.空气的热胀冷缩1. 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2.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气体的体积变化程度比液体要大很多。

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4. 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5. 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面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

这是为什么呢?答:原来,水泥路面在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受热体积胀大,就要向四面延伸。

有了这此缝隙,留出了延伸的余地。

冬季冰天雪地,温度很低,水泥路面又要收缩。

每一块水泥路面都收缩,缝隙处被拉大。

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会被自己的熟胀冷缩拉得四分五裂。

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所以水泥路面要做成一块块的。

5.金属的热胀冷缩4.5. (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明显,(固体)的热胀冷缩最不明显。

6. 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6.热是怎样传递的3.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4.(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对流: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

(3)热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

5. 热量绝对不会真正消失。

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7.传热比赛热性差的物体,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不良导体2.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在三种金属导热性能的比较中,导热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是:铜、铝、铁。

3. 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4. 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

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

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1.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但不能阻止热量的散失。

2. (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 导热快的物体,散热(也快),保温效果(差),如(金属)。

导热慢的物体,散热也(慢),保温效果(好),如(塑料、木头)。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时间在流逝1. 钟表以时, 分, 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显示流逝的时间。

5.机械摆钟2.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3. 一个简单的摆有摆绳和摆锤组成。

下面挂的重物重量称为摆重,摆动的幅度大小叫摆幅。

4.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是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6.摆的研究1. 同一个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角大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

2.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3. 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中心的距离。

摆长=摆绳长度+摆锤中心到摆线的长度。

摆长≠摆绳长。

4.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5.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6.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