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中职教育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哈姆莱特》。
本单元的话题是“擦拭理性的目光”,培养学生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
第一单元“构筑情感的驿站”展现了人类不同层面的情感世界,本单元则要求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认识。
就读于本学期的中职生,大多已十八岁,对于生活的许多现象,有着他们自己的认识,但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引导他们通过赏析《哈姆雷特》的剧情,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思索的魅力,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在教材中的主旨所在。
本课共需两课时。
第一课时和同学们一起了解戏剧的主要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的说课以第二课时的内容为主。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赏析人物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分角色朗读、品味赏析、课本剧表演。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他们有一双
理性的慧眼和一颗积极健康的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
学习哈姆雷特处事(复
仇)的理性态度,并进而探究哈姆莱特装疯的原因,从而把握其性格特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戏剧的情节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戏剧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戏剧的冲突等,这一特点易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
2.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对外国戏剧存在陌生感。
因此,对剧中人物语言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3.《哈姆莱特》剧本本身在思想上的深刻性,增加了学生欣赏中的难度。
需要教师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步步深入。
三、教法学法
根据上述学情分析,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1.采用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第一课时我们围绕哈姆莱特的“疯狂”由浅入深的设置了三个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这幕戏剧,这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问,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诵读品味: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要反复诵读哈姆莱特内心独白一段,体会其矛盾复杂的心理,在此基础上,领会戏剧的语言特点。
3.分组讨论探究:对于哈姆莱特为什么装疯、其性格特点等内容,在教师点拨引导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探究中学会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