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车床与车削原理
刃磨
1.使刀具恢复锋刃的切削刃
2.使刀具切削部分有正确的几何形 状和尺寸精度
3.使刀具的切削表面(前刀面和后 刀面)有足够的表面粗糙度
车床的润滑与保养
良好的保养和润滑有利于延长车床的使用寿 命,保持车床的精度和可靠性。
润滑的目的:是减小磨床摩擦面和机构传动 副的磨损,并提高机械工作的灵敏度。
车床保养要点
?
? 力学性能
?
?
?
?
? ??
物理性能
?
?
?
? 化学性能
?
?
?
?
?
?
?
??
? 切削加工性能
? ?? ?
铸造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
? ?
焊接性能
?? 热处理性能
? 强度
? ?
刚度
?? 硬度
? ?
塑性
? 韧性
? ?? 疲劳强度
? 材料的力学特性:指材料抵御(即外力)作 用的能力,它包括强度、刚度、硬度、塑性、 韧性和疲劳强度等。力学特性是设计与制造 零件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控制材料质量的主 要参数。 强度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 的能力。
mm
Kg
240 120 350 125 43 35 1800 1.1 1200×600 ×1200 230
刀具: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用于切除工件 表面上多余金属层的工具。
刀具的类型: 车刀、铰刀、铣刀、钻头和 插齿刀等
车刀的工作部分比较简单,只由切削部分 构成,非工作部分就是车刀的柄部 (或刀 杆)。
硬度
? 硬度 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是反映 材料软硬程度的力学性能指标。
? 布氏硬度(HBS)、洛氏硬度(HRC)、维氏 硬度
冲击韧性
?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数学表达上定义:断口处单位面积上所消耗 的冲击吸收功
疲劳强度
? 有些机器零件,如轴,连杆等,在长期变载 荷作用下,往往在工作应力低于材料屈服强 度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
常用的强度指标
? 弹性极限 试样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 屈服极限 屈服时的应力为材料的屈服点 ? 抗拉强度 指试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力
刚度与塑性
? 刚度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衡量刚度大小的指标为弹性模量(E)。
? 塑性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在断裂前产生塑性 变形的能力。常用的指标有伸长率与断面收 缩率。
第三讲 仪表车床与车削原理
? 仪表车床的工作原理 ? 车床的切削原理与切削参数 ? 车床的保养要点 ? 产品主要的加工形式 ? 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光洁度)的检验 ? 材料(黄铜)的性质
材料性能
?
?
?
?
?
?
?
?
?
?
?
? 使用性能
?
?
?
?
?
?
?
?
?
?
?
?? ?
?
?
?
? ?
工艺性能
?
?
?
?
?
?
?
?
?
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共同组成标注刀具角度的平 面参考系。
正交平面参考系
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
切削力分解
车削力: 是在车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 砂轮磨削所产生的 阻力。磨削力在空间上可分解为 三个分力。 切削力 、背向力 、 进刃
??磨损
钝刀:刀具失去切削能力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刀具主要是由于磨损而钝化
2.工作前后须清理机床,检查磨床部件、机械结构、 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并及时修理排除车床故障
3.在工作台上调整主轴、工作台面的位置时,须擦 净其联接面,并涂润滑油后移动。保护工作台面 间的有关机床精度。
8.磨床敞开的滑动面和机械机械涂油防锈 定期:清洗、拆缷、检查
加工完后先断电源后打扫。养成一天一小扫,三 天一大扫的习惯
产品主要的加工形式
车、铣、刨、磨、铰、钻、插等 一般的加工顺序:刨、车、铣、磨、铰、钻
前角 后角
各种切削加工的切削运动
铰刀的结构
麻花钻的组成和切削部分
刀齿 齿槽
刃带 f
后角
前角
麻花钻、铰刀的工作原理
麻花钻的组成和切削部分
图2-22 铰刀的类型
(a)直柄机用铰刀(b)锥柄机用铰刀c)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d)手用铰刀(e)可调节手用铰刀(f)套式机用铰刀(g)直柄 莫式圆锥铰刀(h)手用1:50锥度铰刀
各种切削加工的切削运动
铰刀的结构
麻花钻的组成和切削部分
刀齿 齿槽
刃带 f
后角
前角
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光洁度)的 检验
? 比较法,测厚仪法 ? 若用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法不能做出判定,应采用
仪器测量(位置的选择) ①对不均匀表面,在最有可能出现粗糙度参数极限 值的部位上进行测量; ②对表面粗糙度均匀的表面,应在几个均布位置上 分别测量,至少测量 3次; ③当给定表面粗糙度参数上限或下限时,应在表面 粗糙度参数可能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处测量; ④表面粗糙度参数注明是最大值的要求时,通常在 表面可能出现最大值 (如有一个可见的深槽 )处,至 少测量 3次;
刀具组成示意图
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要素
外圆车削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
平面刨削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
刀具切削刃角度的参考平面
要确定和测量刀具角度,必须引入三个参考平面: (1)基面Pr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 向相垂直的平面。 (2)切削平面Ps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工件加工表 面相切的平面。 (3)正交平面Po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主切削刃在 基面上的投影相垂直的平面。Pr⊥Ps⊥Po
仪表车床的工作原理
能源与动力:电动机与带轮传动 工作原理:刀具与工件材料之间要有相对 运动
C0635带工作台仪表车床
床身最大回转直径 主轴中心高度 床身导轨长度
大拖板最大移动长度 主轴通孔直径 夹头通孔直径 主轴最高转速 电机功率 外形尺寸长度 长×宽×高 重量
mm mm mm mm mm mm r/min Kw
不论刀具结构如何复杂,就其单刀齿切削部 分,都可以看成由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演变 而来,以外圆车刀为例来介绍其几何参数。
前刀面 刀具上与切屑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表面(即 切 屑流过的表面 )。 主后刀面 刀具上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并相互作用的表 面。 副后刀面 刀具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并相互作用的表面。 主切削刃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完成主要的切 削工作。 副切削刃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配合主切削刃 完成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 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连接处的一段刀刃。它可 以是小的直线段或圆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