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动导向教学法汇报交流会

行动导向教学法汇报交流会


社会能力
• 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 和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
• 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有时基本发展能力, 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 社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 对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 会的适应性,行为的规范性。
现代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
讨论
教学 形式
学习 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师 作用
传递 方式
参与 程度
激励 手段
质量 控制
行动引导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
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在验证间 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也通过某
接经验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能更多的获 类活动获取直接经验,但其目的是为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 • 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的改革目标是最有效地培 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1、高素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有良好的从业 素质。
2、强技能: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胜任岗位 工作。
3、可持续:扎实的理论知识,能适应职业升迁的 需求。
3、教师还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1)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和象征。
(2)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其学习已不仅是求知学技, 还伴随交往选择、追求、创造与情感的领悟。
(3)善待学生的天性,遵从学生的个性,相信每个 学生都有潜能可挖,对每个学生达发展充满信心。
(4)对每个学生宽容,允许学生失误,容忍“差生” 现象存在。
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
三个内涵 三种能力

会做
职业上岗能力

知道为何这样做 职业升迁能力

如何做得更好 职业迁移能力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
• 是在特定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 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评价成果的 能力。
• 它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是劳动者胜 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协调能力 社会责任感 创造能力 评判能力
教师
学生
相信学生能胜任
编写工 作手册
制作学 习产品
接受责任
组织和主持 为学生出主意
方法训练 作为基础
独立工作 互相合作
用目标来引导 准犯错误走弯路
实施学 习游戏
会 完成项目 带 来 更 多
创造力

合作性 动机 自己负责
计划和实施 解决问题
学习成果
行动导向中的教师和学生
三、如何来进行行动导向教学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阶段 (三)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四)行动导向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五)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和
方法 (六)行动导向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
采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每个学习者应当对 自己的学习行动和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有清醒的认识。
得直接经验。
了验证或加深对间接经验的理解。
兼顾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 共同实现。
注重认知目标的实现。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 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知识的传授者。
双向的,教师可直接根据学生活动的成 功与否获悉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 单向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 浅,便于指导和交流。
任务 描述
我班欲组织一次追忆似水流年联欢晚会。请为此次联欢晚会做策划并开展活动。 1.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 2.每组设计一份活动策划书,活动对象、活动目的明确,活动主题突出,活动方式设计合理, 前期准备充分,可操作性强,费用预算周密,效果预估科学。 3.联欢晚会创意新、衔接好、效果佳、主题突出。 4.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均完成一份活动总结。
• 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知能结构,强 调专业的应用与针对性
方法能力
• 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 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判断并开发自己的 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
• 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 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 手段。
• 对方法能力的要求是科学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 的逻辑性、合理性。
共同对成果 负责
能力互补
“我们” 的感觉 --团队的重
要因素
共同的任务 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工作 策略
教师的责任范围= “我们”感觉的根基
在团队中学会
利用每个 人的长 处 —- 众人 烧柴火焰

相互协调 劲往一处
使
在团队中 学习
支持协助 其它团队
的 精神
在团队中学会
对话
阐述不同观点,做出最 佳决定
综合不同看法,集思广 益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作用
学生 行为
行为
教师 无反应 无反应
赞许 批评
学生 正面行为未被表扬
会减弱 反面行为未受批评
愈演愈烈
激发积极性 做得越来越好 使反面行为得到纠







其 作 用
过 分 的 批






4、整体性学习,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
评定
获取信息
制定计划
控制与
检查
学习过程与 工作过程统一
汇报提纲: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 二、为什么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三、如何来进行行动导向教学? 四、在我院如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起源于德国的改革教 育学派,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 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 程相统一。
行动导向教学可以说是一种“以能 力为本”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
“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或方 法
行动导向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 学习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 以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多种不定型的活动方法,激发同学们 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 、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
学生
相信学生能胜任
编写工 作手册
制作学 习产品
接受责任
组织和主持 为学生出主意
•辩论
••转 语综言述合表任演务
•看演出 •复杂 关系 调节
去除的工作任务 在复实 杂关际系工调作节中、不听经涉常法遇事到件的典审工型理作工。任作务任:务写分文析件、写小说、辩论、语言表演、 较简单的工作任务:听广播电视、听别人谈话、听报告、听课、写信、读书、 读报、读文件、看演出。 较难的工作任务:写小说、辩论、语言表演、复杂关系调节、听涉法事件审 理。
1、教师的角色----主持人 主持人是方法上的牵头人,问题上的策划者,
活动中的组织者。 (1)教师的主要职能必须从“授”转变为“导”。 (2)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学生智能开发相结合的高明 设计师。 (3)教师是经精心加工后的资源供给者和咨询者, 是助手与顾问。 (4)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伙伴与啦啦队长。 (5)教师是良好学习环境的策划者与创意者。
组织与完成 信息交流与 科学的学习 独立性与责 承受力
生产
合作
和工作方法 任心
目标坚定性 口头表达能 学习积极性 可靠性 力
精力集中
细心
笔头表达能 学习方法 纪律性 力
耐力
自我控制 合作能力 逻辑思维能 决策能力 适应新环境

能力
最佳的工作 客观性 方法
分析能力 全面处理事 务的能力
组织能力 公正
触类旁通能 自我批评能
1、分组:一般4-8人一组,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2、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3、教室布置:便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4、教学准备:充分、认真准备。 5、下达任务书:解释任务和方法,说明规则。 6、确定重点、提出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 7、确定时间范围:明确工作时间 8、让学生加工信息:教师参与 9、汇报展示工作结果:各种可视化的方式。 10、谈论:让别的小组提问,启发学生进行必要的修订 11、教师进行必要的纠正错误与分析,保证工作结果的
2、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不是展示专业能力,而是作好准备工作。 (2)要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控制学习内容。 (3)不是小组的领导,而是小组工作方法的辅助者。 (4)是整个活动的发起者、促进者、引导者,并掌握
活动全过程。 (5)不需要讲很多话,要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 (6)要学会处理意外结果,以免破坏环境或气氛。 (7)必须正确描述问题,明确工作指令。 (8)要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参与程度很强,其结果往往表现为 学生参与程度较弱,其结果往往表现
学生要学。
为要学生学。
激励是内在的,是从不会到会,在完成 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 受来实现的。
以分数为主要激励手段,是外在的激 励。
质量控制是综合的。
质量控制是单一的。
二、为什么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口才与应用文写作》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 情境1
学习 情境2
学习 情境3
学习 情境4
学习 情境5
来访接待 活动策划 求职应聘 主题演讲 社会调研
任务单
学习领域 口才与应用文写作
学习情境 活动策划
Hale Waihona Puke 学时 8学时布置任务学习 能撰写活动策划书;能撰写活动总结;能在活动中大方自如的展示自己;能组织一次联欢晚 目标 会 。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 资讯方式 资讯问题
资讯引导
口才与应用文写作
资讯单
活动策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