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第1章 概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第1章 概论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3.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历程 2002年启动西部省区无电通电计划(风能、光能利用) 2003年“光明工程”,筹资100亿推进光伏技术应用; 单晶硅市场份额占世界25%; 光伏产业年增幅30%; 光伏产能:139MW(2005)→400MW(2006)→ 1180MW(2007)→5635MW(2010)占全球的40%以上。 太阳能电池价格:40元/W(2000)→33元/W(2003)→ 27元/W(2004)→12元/W(目前); 太阳能电价:3~5元/kWh →1元/ kWh (2011.8)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1.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1.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构成
图1-3 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构成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目前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1)能量密度和整体利用效率较低,前期投资较大; (2)独立发电系统的储能装置-铅酸蓄电池初始成本高 (占25%左右),运行成本也大; (3)供电稳定性、可靠性差 。
1.1.2 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能源消耗增加自然生态破坏、人造气体增加环境恶 化(吸收7~13m辐射能,阻碍地球能量的正常逃逸 )。 温室效应
图1-1 当地球和太阳都被视为黑体时,地球吸收和向外辐射的光谱能譜分布 (图中两条曲线的峰值已被归一化处理,并且水平轴坐标尺度是对数尺度)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意义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特点
1.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
1.优点: (7)光伏发电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30 年以上) (8)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 运输和安装。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 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特点
第1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概论
第1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概论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七个产业被纳入战略性 新兴产业规划。(2010.9.8) • 节能环保产业: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 服务保障的产业;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我国高速铁路等技术等; • 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 • 新材料产业:包括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等 •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 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 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和核聚变能等的发现和应用;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一些 新兴平台。
1.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
2.缺点 (1)能量密度低(<1kW/m2 ); (2)占地面积大。 (3)转换效率低,晶体硅光伏电池为13%~17%,非晶 硅光伏电池只有6~8%; (4)间歇性工作; (5)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 (6)地域依赖性强; (7)系统成本高,太阳能电池组件2美元/W; (8)晶体硅电池的制造过程高污染、高能耗。
4.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 (1)消费性电子产品,如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计算 器、太阳能钟表、太阳能照明灯具、太阳能收音机、电视 机等,这类产品约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4%。 (2)远离电网居民供电系统,包括家庭分散供电和独立 太阳能光伏电站的集中供电,占世界光伏产品销量的 35%。 (3)离网工业供电系统,占世界光伏产品销量的33%。 (4)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 的18%
图1-4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1.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2.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图1-5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1.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2.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图1-5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2.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伏效应(1839年 )硅太阳能电池(1954年) 光伏 发电技术及其应用。 能源危机是世界性问题; 阳光计划,全球开发太阳能; 光伏厂商4600余家; 美国“国家光伏计划”,太阳能路灯每盏年节电800 kWh ; 日本计划普及太阳能住宅发电系统,建筑-光伏(BIPV) 一体化; 欧洲“尤里卡”计划,推出“10万套工程计划”; 全球太阳能产业年增幅15%。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5.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新研究动态 (1)最新式太阳能采集装置—氦气球 美国科利与葛菲尔研制,直径10ft氦气球相当于25m2太阳 能电池板的采光能力; (2)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20%; (3)南非廉价太阳能电池板(50%),增加5m厚特殊 感光合金,减小电池板厚度; (4)小珠(1mm)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8%~10%,但 价格便宜14美分/kWh; (5)荷兰新型太阳能电池输出效率提高9%。 研究方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与火电持平),推广 应用。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太阳能利用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太阳能利用
BIPV一体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5.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 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项技术领域之一。 太阳能光伏发电远期将大规模应用,近期可解决特殊应 用领域的需要。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3.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历程 1959年研制成功第一个太阳能电池。1971年3月首次应用 于我国第二颗人造卫星。1973年开始在地面应用太阳能电 池,1979年开始生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20世纪80年代中、 后期,引进国外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或关键设备,初步形成 生产能力达到4.5MW的太阳能光伏产业。20世纪90年代 中、后期,光伏发电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2010年,我 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5635MW,占全球的40%以上。
1.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2.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图1-5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1.3.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历程
1. 太阳能光伏发展的历程 光伏效应(贝克雷尔,1839)→Se光伏效应()→单晶硅太阳电池(贝 尔实验室,光电转换6%,1954)→能源危机,光伏计划 (1974)→成本降低,实际应用。 中国1975年起步,发展迅速,《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地 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的发展和应 用纳入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2010.9.8)。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教学内容和重点: 太阳及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原理、特性、制作方法、使用和维护; 蓄电池的原理、特性、安装、使用和维护; 控制器的原理、结构、功能、操作调试方法; 逆变器的原理、结构、功能、操作调试方法;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维 护; 实验/实训。 考核方法(参考): 课程成绩=作业(15%)+实验(15%)+期末考试(70%)。
第1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概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太阳能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 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 +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意义
1.1.1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
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能源危机
中国及世界主要常规能源储量预测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意义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特点
1.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
优点: 分布广—阳光普照大地; 无污染—最洁净能源; 易接受—建设周期短,简单方便; 能源巨大—地表年接受太阳能=130万吨标煤能; 长久—永不枯竭,太阳能可维持100亿年,超过地球寿 命。 缺点: 分散性—能量密度低; 不稳定性—随季节、天气、昼夜变化,并网麻烦; 地域依赖性强 ; 效率低、成本高—光电转换效率~15%;1~2元/kWh 。
根据投资成本变化和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其它发电行业上网参考电价:火电0.4元/kWh;水电0.1612~0.39元/ kWh ;风电按四类风能资源区分类,相应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51元/ kWh、0.54元/ kWh、0.58元/ kWh和0.61元/ kWh。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图1-2 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和结构 1-栅线电极;2-减反射膜;3-扩散区;4-基区;5-底电极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特点
1.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
1.优点: (1)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太阳能资源随处可得,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 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 (3)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简单,是直接从光能到电 能的转换,没有中间过程和机械运动,不存在机械磨损。 (4)光伏发电本身不使用燃料,绿色、环保; (5)光伏发电过程不需要冷却水,可以安装在没有水的 荒漠戈壁上;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不需要单独占 地,节省土地资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原理与应用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使用教材: 何道清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2012. 参考书籍: 1.杨金焕.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9. 2.周志敏、纪爱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谢建、马永刚.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实用技术.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 2010. 4.沈辉、曾祖勤.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4. 5.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 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10. 6.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相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