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规定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规定

公布日期:2007-09-12翔鹭腾龙集团总管理处修订次数版本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摘要编写审阅核准0 1.0 新版林炳辉蔡经理康德陈副总士亮总管理处总经理公布日期:2007-09-121.0 目的:使个人防护用品(PPE)配备有所遵循,以保护员工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与健康。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公司在建设(特别是营建过程的每项工作)、维护保养及对承揽商的管控过程。

3.0 主要参考:3.1《劳动防护用品分类及代码》(LD/T75-1995)3.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3.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3.4《福建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闽政(1989)17号 1989.4.7实施)3.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部1996.6.1实施)3.6《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05.09.01实施)4.0 定义和解释:4.1 个人防护用品(PPE):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个人随身穿(配)戴的防护装备。

4.2 个人防护用品共分九大类,主要有头部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躯干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护肤用品、防坠落及其他防护用品。

4.3 常用个人防护用品有: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安全鞋、安全带、耳塞、耳罩、防尘口罩、防毒面罩、化学手套、隔热手套、空气呼吸器、等等。

4.4 安全帽颜色分配:建议尽量依操作生产、行政管理、参访人员、承包商安全帽颜色分类,以便于人员之区分和管理。

公布日期:2007-09-12 5.0配备规定:5.1个人防护用品(PPE)配备之原则:5.1.1应依据各自的生产作业防护特点,给员工配备必需的、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以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5.1.2应根据岗位工种危害辨识,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参考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确定各岗位员工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PPE)种类。

5.1.3头部防护用品,应当发给在操作中头部需要防物体打击、防发辫绞辗、防烫、防尘、防晒的工人,并按照需要分别发给安全帽、女工帽、工作帽和太阳帽。

5.1.4眼(面部)防护用品:①防护面罩,应当供给面部有烧灼危险、喷溅、风砂、强光伤害的工人;②防护眼镜,应当发给对眼部有伤害危险的工人(防冲击、防烟雾、防粉尘、防溅、防毒、防强光、防射线、防电磁辐射)。

5.1.5呼吸器官防护用品:①防毒(有机气体)面罩\口罩,应当发给有吸入毒气危险的工人;②防尘口罩,应当发给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③防酸口罩,应当发给有吸入酸碱气体危险的工人;④空气呼吸器,应当发给有缺氧或有毒气危险的工人。

5.1.6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包括耳塞、耳罩,应根据作业场所噪声的强度和频率,为作业人员配备。

5.1.7手部防护用品,包括帆布、纱、绒、皮、橡胶、塑料、乳胶等材质制成的手套,应根据工人在作业中防割、磨、烧、烫、冻、电击、静电、腐蚀、浸水等伤害的实际需要,配备不同防护性能和材质的手套。

如:①防高温手套,应当发给在操作中易于烧手、烫手的工人;②防切割手套,应当发给在操作中易于刺手和严重磨手的工人;③绝缘手套,应当供给从事带电作业的工人。

④胶手套,应当供给用手直接接触腐蚀性液体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人。

5.1.8躯干防护用品(工作服),应当供给如下作业员工公布日期:2007-09-12①有强烈辐射热或烧灼危险的岗位,如隔热服、焊接服、阻燃服等;②有刺割、绞辗危险或严重磨损而可能引起外伤的岗位,如普通长袖工作服、帆布工作套服、牛仔布工作套服、化棉布套服等;③接触有毒、有放射性物质,对皮肤有感染的岗位,如:橡胶防毒连体衣、围裙、大褂等;④接触有腐蚀性物质或特别肮脏的岗位,如围裙、耐酸碱防护服、长袖棉工作服、连体衣、帆布工作套服、牛仔布工作套服等;⑤需要在露天、野外冒雨作业的工人,如夹胶工作服、雨衣。

⑥肩垫、围裙、袖套等,应当分别发给在操作中肩、腹部躯干、手臂、腿等部位需要防护的工人。

5.1.9足部防护用品,应当发给在作业中足部需要防烫、防刺割、防砸、防触电、防水或防腐蚀的工人,并按照需要分别发给防高温鞋、防刺穿安全鞋、防砸安全鞋、绝缘鞋、防滑鞋、耐酸碱安全鞋或安全雨鞋。

5.1.10防坠落防护用品:作业基准面超过2米(含)以上的高处作业有坠落之虞应设置人员防坠落保护装置,如发给工人安全带(含速差式自控器与缓冲器)或设置护栏、脚手架及安全网等。

5.2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下标准为最低之穿戴要求,各公司得视相关岗位制程特性,自订更高之要求。

*如公司经过风险评估,判定某些生产场所配备标准可低于以下标准者,应将评估结果报备集团总管理处。

5.2.1所有进入厂区之员工、承揽商及来宾均须至少穿着(1)安全帽(2)安全鞋*员工上下班走人行道,可不穿着安全帽和安全鞋。

*来宾如有工厂人员陪同,且确定不进入生产区者可不穿安全鞋。

*中控室、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场所内可不穿戴安全公布日期:2007-09-12帽、安全鞋。

5.2.2 除5.2.1条规定外,所有进入聚酯制程区、PTA制程区、TA制程区、DOW制程区、公用制程区、热电区、PX制程区着装要求:(1)随身携带安全眼镜于标示应穿戴处穿戴(进入TA区应穿戴化学护目镜)(2)随身携带耳塞(耳罩)于标示应穿戴处穿戴(3)长袖上衣及长裤(易燃、易爆、烧灼和有静电发生场所作业的,严禁使用化纤防护品)*穿戴化学护目镜时不需再穿戴安全眼镜,应穿戴好化学护目镜后再戴上安全帽,以防止随安全帽一起脱落之可能。

5.2.3高噪声场所作业高噪声场作业者,如空压机房、高噪声输送等高于85分贝的作业场所;使用动力工具会产生极大噪音者,如气动板手、土木电动打碎机、油漆除锈气动工具等,必须穿戴(1)耳塞(2)耳罩(90分贝以上噪声时穿戴)5.2.4作业基准面超过2米(含)以上的高处作业有坠落之虞(1)安全带* 建筑、桥梁、工业安装等高处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架设安全网,作业人员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合理选用和佩带相应种类的安全带。

5.2.5酸、碱操作例如:盐酸、硫酸、醋酸、碱液、冷凝水用药等具酸碱腐蚀性之收卸料、采样。

(1)化学护目镜(2)防护面罩(3)化学手套(4)胶皮防护裙(5)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防酸口罩公布日期:2007-09-12 5.2.6酸泄漏处理(1)化学护目镜(2)防护面罩(3)空气呼吸器可替代化学护目镜及防护面罩(4)化学手套(5)化学防护衣、裤(6)安全雨鞋5.2.7碱泄漏处理(1)化学护目镜(2)防护面罩(3)化学手套(4)化学防护衣、裤(5)安全雨鞋5.2.8取样/排放—TA粉/ PTA粉/ 切屑粉尘(1)化学护目镜(2)防尘口罩(3)耐热手套(4)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防酸防尘口罩5.2.9取样/排放—高温物质(蒸汽凝水、水蒸气、酯化物、熔体、道生DOW等)(1)化学护目镜(2)防护面罩(3)耐热手套或化学手套(4)胶皮防护裙(5)安全雨鞋5.2.10 Silo量测(TA/PTA)(1)化学护目镜(2)防尘口罩(3)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防有机气体口罩公布日期:2007-09-12 5.2.11分子筛装卸(1)化学护目镜(2)防有机气体口罩(3)安全雨鞋(4)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安全带5.2.12散装车装料(1)防尘口罩(2)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化学护目镜5.2.13高温物质泄漏修理(1)化学护目镜(2)防护面罩(3)耐热手套(4)安全雨鞋5.2.14焊接工作(1)电焊面罩(2)电焊手套(3)焊接防护服5.2.15研磨工作(1)防护面罩(2)防尘口罩5.2.16保温工作(1)防尘口罩(2)防护手套5.2.17油漆工作(1)防有机气体口罩(2)防护手套5.2.18粉尘设备修理(含集尘器清理)(1)防尘口罩(2)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化学护目镜公布日期:2007-09-12 5.2.19放射线监测及放射仪器检查修护(1)个人剂量计5.2.20带电作业(1)防护面罩(2)绝缘手套(3)电绝缘鞋* 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除按产品使用说明定期更换外,还应做到每次使用前做绝缘性能的检查和每半年做一次绝缘性能复测。

5.2.21有机溶剂清洗(1)化学护目镜(2)防毒护具(3)化学手套(4)胶皮防护裙*防毒护具的发放应根据作业人员可能接触毒物的种类,准确地选择相应的滤毒罐(盒),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效,并按国家标准规定,定时更换滤毒罐(盒)。

5.2.22化验室内从事化验工作(1)大褂(2)安全眼镜(3)安全鞋5.2.23化验室强酸、强碱操作作业(1)化学护目镜(2)防酸口罩(3)化学手套(4)胶皮防护裙5.2.24化验室有机溶剂操作作业(1)化学护目镜(2)防有机气体口罩(3)化学手套公布日期:2007-09-12(4)胶皮防护裙5.2.25化验室高温炉操作作业(1)耐热手套5.2.26化学品配制(1)化学护目镜(2)防护面罩(3)化学手套(4)防护裙(5)随身携带必要时穿戴防有机气体口罩5.2.27化验室PTA回收清理作业(1)防尘口罩*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5.3个人防护用品采购之要求:集团采购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带、防坠器、安全网等直接关系人身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品,经国家指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按标准进行鉴定。

5.4个人防护用品验收、发放、保管、使用、更换、回收、报废管理规定5.4.1 各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的验收、发放、保管、使用、更换、回收、报废等管理制度。

5.4.2 各公司应善尽督导之责,指导、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防止不当使用、超期使用、带病使用。

5.4.3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更换以不失去保护功能为原则,如未到使用期限但因使用而损坏并且不能修复,失去了防护功能的,应以旧换新。

5.4.4各公司个人防护用品要建立档案卡,共用防护用品须指定专人保管维护,宣导爱惜使用,妥善保管。

个人防护用品应定置存放,存放地点宜配备干燥通风的支架、专用柜橱或专用工具箱。

除工作服外非经允许个人防护用品禁止擅自带回家,以免丢失。

5.4.5个人防护用品保管时应确保不曝晒、不受潮,保持清洁、摆放整齐,避免磨损、碰撞、接触高温、明火和酸碱类化学物质污染,以及接触有锐角的公布日期:2007-09-12坚硬物体和化学药品等。

5.5其他规定5.5.1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个人防护用品外,还应在中控室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还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保证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5.5.2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