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国际竞争力2013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为“弹性与活力”,这跟南非经济的现状倒有点契合。
南非一直秉承弹性发展需求与方向——直面问题、调整自身策略并坚持持续发展。
同时,南非向世界呈现的改变、发展和成长速度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是充满活力的。
----提要南非环境:位于南半球的南非共和国处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北面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南非临海的狭窄区域海拔较低,其它地区是高原或盆地为主。
西北部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为高原;沿海是窄狭平原。
南非地势总体不算崎岖。
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使南非平均气温下降近两摄氏度,这也使得南非内陆拥有较为凉爽的气候,吸引了大量白人移民。
温带平原是适宜人类生活的好地方,热带或温带的矮高原也是适宜人类生活的好地方。
南非是非洲赤道以南纬度最高的地区,从而使南非成为非洲最接近欧洲气候的区域,这也是南非成为近代欧洲人口到非洲该区域移民的主要原因。
目前,这里依然生活着非洲最多的欧洲移民后裔。
南非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
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12月~1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 —12℃。
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对于处于热带或亚热带南非,这样降水量不多,总体气候有些干燥。
南非经济: 南非有着积极的经商环境。
与很多国家相比,南非更加稳定,财政更加规范。
南非的银行业十分强大,不仅抵御了银行业的金融危机,并且在稳健和深厚的资本市场支持下,南非银行的资本状况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南非的金融基础设施、经济优势以及积极的人口趋势,造就了这个国家的投资基础。
南非为新兴市场提供发展潜力以及发达国家所具有的规范——事实上,过去五年的实际情况证明南非的一些规范制度优于很多发达国家,南非在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中很多项都排名靠前,并且经济持续发展。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据中国外交部网站)。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
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
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
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旨在通过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出口,放松外汇管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逐步改变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2006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促进就业和减贫。
1994年新南非成立以来,经济年均增长3%,200 南非5年至2007年超过5%。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非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降至3.1%。
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南自2008年12月以来6次下调利率,并出台增支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措施,以遏止经济下滑势头。
在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和国际经济环境好转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南非经济逐渐回升向好,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4%、-2.8%、0.9%和 3.2%。
201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6%。
此外,南政府还于2010年4月起实施“新工业政策执行计划”,以解决南经济中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失业率高企等结构性问题,2009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313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32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8% 货币名称:兰特汇率(2010年4月平均值):1美元=7.3兰特通货膨胀率(2010年3月平均值):5. 1% 官方失业率(2010年5月):25.2%南非矿业:南非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
2009年的人均GDP为5824美元。
矿业、制造业和农业是经济三大支柱,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
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锑居第四位,铀、铅居第五位,煤、锌居第八位,铁矿石居第九位,铜居第十四位。
钻石、石棉、铜、钒、铀以及煤、铁、钛、云母、铅等的蕴藏量也极为丰富,黄金、钻石、钒、锰、铬、锑、铀、石棉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先进的管理,使南非成为当今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矿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50%,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
根据南非矿务局统计数据,2007年已探明的矿藏储量:黄金36000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0.1%,下同),铂族金属7万吨(87.7%),锰40亿吨(80%),钒1200万吨(32%),蛭石8000万吨(40%),铬55亿吨(72. 4%),铀34.1万吨(7.2%),煤279.81亿吨(6.1%),铁矿石15亿吨(0.9%),钛2.44亿吨(16.9%),锆1400万吨(19.4%),氟石8000万吨(16.7%),磷酸盐25亿吨(5.0%),锑20万吨(4.7%),铅300万吨(2.0%),锌1500万吨(3.3%),铜1300万吨(1.4%)。
工业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
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
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
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
南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
电力工业较发达,发电量占全非洲的60%。
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
建筑业发展较快,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
近年来, 由于南非加快实施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热,南建筑业发展较快,但设备陈旧、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
为应对金融危机,南政府2009年宣布今后三年将投资7870亿兰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能源工业基础雄厚,技术较先进,产值约占南非国内总产值的15%。
电力工业较发达,发电量占全非洲的2/3,其中约92%为火力发电,为世界上电费最低的国家之一。
国营企业南非电力公司(ESKOM)是世界上第七大电力生产和第九大电力销售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供应南非95%和全非60%的用电量。
近年来由于电力生产和管理滞后等原因,全国性电力短缺现象严重。
在开普敦附近建有非洲大陆唯一的核电站-库贝赫(Koebelg)核电站,发电能力184.4万千瓦。
此外,南非萨索尔(SASOL)公司的煤合成燃油及天然气合成燃油技术商业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生产的液体燃油约占南非燃油供应总量的1/4。
南非农业:南非的农业也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
农业、林业、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15%。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
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
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
非黄金出口收入中的30%来自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
正常年份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出口。
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林木覆盖面积占全部土地的6%。
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
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
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
所需肉类85%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
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
南非文化: 因长期实行种族隔离的教育制度,黑人受教育机会远远低于白人。
1995年1月,南非正式实施7至16岁儿童免费义务教育,并废除了种族隔离时代的教科书。
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着力对教学课程设置、教育资金筹措体系和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学制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5个阶段。
现有大学21所,学生40.2万人;理工学院15所,学生20.3万人;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157所,学生15万人;中小学27850所,学生1214万人。
全国有教师36.6万人。
2006年成人识字率82%,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约9.1%。
2007/2008财年教育支出1055亿兰特,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18%。
著名的大学有:金山大学、比勒陀利亚大学、南非大学、开普敦大学、祖鲁兰大学等。
多元化的南非中文教育南非是一个拥有30万华人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文教育在南非日益受到重视。
据统计,目前,在南非学习汉语的华人子弟以及南非当地学生累计达10万多人。
,南非的中文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广东话和普通话并重的教学形式。
早期大部分侨民(被当地人称为老侨)主要来自中国广东沿海一带,所以,当时的中文教育以广东话为主。
随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香港大批新侨的到来,各个华侨学校逐渐转变成汉语普通话教学或广东话与普通话并重的教学形式。
南非东伦敦中华学校即采用此种教学方式。
南非发展: 南非各行各业都有大量的人才:政界、商界、体育和艺术。
这种高级别的“人才资本”是南非未来发展的基础,并且为南非在这一充满活力和发展迅速的区域作为核心经济体发挥潜力提供保证。
南非并不是生存在真空中,南非依存于国际经济环境,但这也正是南非经济充满弹性和活力的原因。
尽管南非出口商品中有三分之一到欧洲地区,但欧洲目前自身经济情况不佳,而南非的GDP却仍然处于增速状态,因此各国应当看到南非的长期发展机遇,而不是一直纠缠于这些短期的问题。
南非的国家发展计划提供了清晰、大胆并充满吸引力的发展愿景,并在此基础上配有一套大胆的行动计划框架。
据此各企业无法忽视非洲特别是南非的发展机遇。
南非总统祖马2月14日在议会发表国情咨文,宣布了南非政府“2013年行动计划”,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创造就业机会、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加快农村建设和推动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