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的传播一选择题1(19 新疆)2.2018年1月31日晚,中国多地观察到了月全食现象,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光的()A. 直线传播B. 反射C. 折射D. 色散【答案】A【解析】【分析】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详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月食的成因,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或光直线传播应用的例子很多,如: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影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等,平时要注意观察与思考,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19怀化)5. 下列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铅笔在水中“折断”C.雨后彩虹D.投到车身上的手影【解答】解:A.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项A不合题意;B.铅笔在水中“折断”,是铅笔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铅笔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看起来向上折断“,此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项C不合题意。
D.投到车身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19 聊城)2.(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灯下手影B.水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解答】解:A、灯下手影,是利用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符合题意;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D、天空的彩虹,是利用了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19湘潭)6.(2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 B.露珠下的“叶脉”C.水中的“倒影” D.“折断”的铅笔【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
故A符合题意;B、露珠相当于放大镜,通过露珠观察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
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C不符合题意;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19孝感)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小孔成像B. 雨后彩虹C. 水中倒影D. 海市蜃楼【答案】A【解析】【详解】A. 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B.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上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本质上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D.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6(19扬州)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玻璃杯看物体为光的折射;倒影为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放大镜看指纹为光的折射;日食月食以及手影等为光的直线传播7(19娄底)3.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详解】“白日不到处”,就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8(19 铜仁)3. 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手影 B.平面镜中的像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D. 雨后彩虹【分析】首先分析月食形成原因,然后判断选项中形成的原因进行对照。
【解答】解: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遮挡了太阳光射向月球的光线,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时,太阳光被地球遮挡,看到月食,所以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
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19吉林)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海市蜃楼B. 手影的形成C. 放大镜成像D. 镜中的苹果【答案】 B【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B.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放大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镜中的苹果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应用有:排队、瞄准、激光准直、皮影戏等,据此选择。
10(19呼和浩特)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例如光现象,《墨经》中就曾经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反射等光学问题。
下面四图中,光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 鹦鹉照镜B. 日食C. 鱼在哪里---D. 海市蜃楼【答案】B【解析】【详解】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A、鹦鹉照镜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C、由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一些,则渔民叉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11(19巴彦淖尔)1.(3分)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解答】解:“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溪底部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出后,发生了折射,然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看到的小溪的底部是变浅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
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19包头)1. 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 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 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 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 雨过天晴,彩虹出现C 解析:本题考查光学知识。
立竿见影是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题中各选项,A项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项是光的折射,C项是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D项是光的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因此本题选C。
13(19长沙)2.(3分)“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年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焰火自身能发光,所以焰火是光源,是人造光源,故A错误;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快,故C错误;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焰火,故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4(19内江)4.(4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C、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后会形成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D错误。
故选:C。
15 (19盐城)7.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 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C. 放大镜把字放大D. 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答案】B【解析】【详解】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玻璃射向空气中时,在水和玻璃界面、玻璃和空气界面发生折射。
故A错误。
B.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故B正确。
C. 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光在通过凸透镜时,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故C错误。
D. 倒影的形成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
故D错误。
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9徐州14.(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__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_______;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解答】解: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要水平放置,白纸板要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45°;只有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为45°,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垂直,只凭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不能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
故答案为:竖直;45°;不能。
三实验题1(19怀化)31. (4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 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_____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___________ 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时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个结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