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先,但是一提起德育教育人们就会联想到枯燥的说教,乏味的训话,教育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
所以,我校主张创新德育模式,在活动中育人。
德育要从学校、从教室、从办公室走向社会,在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间来实施德育工作。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学校教育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那无疑就会导致德育工作举步维艰,最后导致学校教育的缺憾。
所以,目前的教育我们要在关注升学率的同时,更要开动脑筋,抓紧机遇,创造一些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目的。
其实,早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王明阳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
他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
可见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意识到了活动育人的重要性。
为此,我校根据我校的情况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着力为学生搭建“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平台。
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
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
学校能否提供优质教育,很大程度上要看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规定课程与自选课程,满足学生健康发展、多元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实现这个理想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校大力开发以“励志修身、活动体验、实践探索、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为核心的活动育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增强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启航和奠基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活动育人课程领导小组,由德育处具体负责管理调度育人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
学校将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西苑小学活动育人课程开发指导纲要》、《西苑小学活动育人课程实施办法》、《西苑小学活动育人课程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
使我校的活动育人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能够因地制宜,扎实开展。
我们着手了“主
体参与——自我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
德育新思路。
我们认为,活动是一个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们
在自我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感受,在感受中去思考,通过自我思考不断对自
己的思维和行为作出评判、作出修正,从而使自身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我们觉得,
这是生活的德育,贴近学生的德育。
为促进“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
思路的落实和有效实施
在活动中育人
在活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
学校的各部门,
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各种具有部门特
色的德育活动。
(一)后勤管理有德育
后勤在服务育人的基础上,结合部门特点,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
“节能减排
活动。
遵循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教育规律,通过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节
能减排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形成良好的节俭意识。
在活动中注意引
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开展节能减排和创建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宣传活动的必要性,使广
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的国情、校情,能够自觉强化节约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
感,人人心中都树立“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自觉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人人争当节能减排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养成自觉节能、
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为营造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作出贡献。
教育内
容包括:环境意识教育、节俭意识教育等,鼓励学生从爱护、净化身边的环境做起。
班级之间开展教室环境、清洁区环境、班级公物完好率的自查与互查,在自查的基础
上,学校有普查,将普查结果纳入班级常规管理。
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适时对
公物管理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公物管理员进行表彰、奖励。
三)以体育节为载体,渗透体育文化
我校将一年一度的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
我们提出了:体育运动、体育教育、体育文化三大功能,试图把体育文化节作为一个器具、作为一个载体,让它承载体育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挫折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人格教育。
展示班级风采:各班的入场式引导牌是绘制的每个班的班徽,通过主席台,呼喊的是班训,身上穿的是具有本班特色的班服,全面展示的是班级的精神风貌。
2、倡导体育道德:对运动员提出了“参与比赛,享受过程;学会坚持,体验折;尊重对手,遵守规则”二十四字准则,鼓励运动员展示体育道德风尚。
3、灌输环境意识:每个班级设立环境志愿服务小组,对本班级参观场地环境进
行管理,随时清理参观场地的废弃物,时刻保持参观场地的干净、清洁。
4引导文明观看:我们把营造热烈的赛场气氛作为文明观众评选的重要内容,鼓励参观班级创新形式,热情为运动员加油助威,以积极的心态享受体育文化带来的快乐。
、运动与知识并举。
我们把体育文化列入径赛项目,纳入团体总分。
通过体育
知识竞赛,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体育文化,了解体育知识,吸纳体育精神,从而提升体
育文化素养。
四)拓宽德育思路,丰富德育途径青少年是在校学生的同时,也是一名多维接触社会的“社会人”我校组织学开展了社团活动
1、把升旗仪式交给学生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完全交给学生担纲。
采取班级轮流制,从主持指挥到国歌伴奏、演唱国歌,从出旗、升旗到旗下讲话,都教给学生完成。
每个班级都十分珍惜自身的机会,他们会把主持升国旗仪式作为展示班级风貌的过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反复操练出旗、升旗程序,一遍遍演练国歌,一遍遍修改国旗下讲话稿件。
把升旗仪式教给学生,让每一个同学都获得一次神圣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一次庄严的时刻,受到一次爱国情感的洗礼
2、读经典,学做人
我校紧紧抓住“经典颂读书”活动这一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育人活动,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为提高“经典颂读”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坚持“经典颂读”活动与校园文化
建设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一年来围绕读书活动
先后开展了“读经典,学做人”“走进图书馆”等主题读书活动,举办了“读书卡评比”活动,和“我是读书小状元”评比活动、暑假读书征文活动。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参与社区文明建设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人,社会意识的形成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完成。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建设:
①每位学生每天为家长读十分钟的书、每周为家里做十分钟的家务、每半月做一次公益劳动、每月做一次感恩孝心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小区参与环境治理。
组织团员青年参与文化宣传,问慰孤寡老人活动。
为引导学生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与国际新城建设当中,学生们通过书法、绘画、摄影、诗歌、散文追忆古运河、古通州往事,描绘现今社区和谐景象,宣传文明礼仪、绿色环保社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