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律

唐律

《唐律.名例律》规定重点打击的十恶 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不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谓谋危社稷 一种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犯罪行为。

即 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谓背国从伪。

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父之祖父母,父母。

谓谋杀及卖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

一种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即 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
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员,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

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

为。

即 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支解人,造畜盅毒,厌魅。

贵族官吏的特权
议 请 减 赎 官当
种特权。

八议依次:亲,贵,贤,能,功,贵,勤,
宾。

其享有的特权分两种:1 犯死罪的,先由司法官将其罪行和符合议的条件奏上,再由大臣们集议并拿出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裁断。

2 犯流罪以下的,则由司法官依律减一等量刑。

但犯有“十恶”罪的,不享有此特权。

通过
“上请”程序而减免刑罚的一种特权。

享有这一特权的有: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八议者的期以上亲及孙,五品以上官爵者等。

但犯有十恶及其他一些重罪的不适用。

“其犯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者,不用此律”
指有一定身份的官员及其亲属犯有流以下罪的,可享受减一等处罚的一种特权。

对象:六品七品官员,上请者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等。

指官吏贵族及其亲属犯有流罪以下罪的,可享受用铜赎罪的一种特权。

对象:属于议、请、减范围者,八品和九品官吏,可减者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孙。

但犯“五流”等一些罪的不可赎,这五流是: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会赦犹流等。

2年;六到九品,一官当徒1年;犯公罪的,各加1年。

PS 如果一个官吏兼有职事官、散官和勋官的,那么先用职事官和散官当,不足的,再以勋官当;仍有余罪的,还可用历任官当。

如果罪轻官品高,可保留原官品,而用铜赎罪;如果罪重官轻,可用铜来赎余罪。

官吏因官当而被解职的,1年以后仍可降原官品一级,继续任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