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积木拼图
视觉与分析模式能 在看一种图案之后,用小林块拼成相同的样子。 力
译码
学习和书写速度 学会将每个数字与不同的符号联起来,然后在某个数字的 空格内填符号。
四、能力的发展
●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 能力发展的差异 ● 能力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①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②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③约 18~25 岁,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④成年期智力发展达到稳定。(25~40最富创造力的 时期) ⑤老年期智力主要是衰退。
智力的PASS模型
第二节 能力的基本原理
●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能力的测量 ● 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与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 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是不同步的 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
二、能力的测量
心理测验的必备条件 信度
效度 常模
三、智力测验
A.Binet (1857-1911) 智力测验的创始 人
这七种因素是:计算(N);语词流畅(W);语词理解(V);记忆(M);空间 知觉(S);推理(R)和知觉速度(P)。
群因素论图示
3、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
• 卡特尔(Cattell)和霍恩(Horn)提出。 • 一般因素有两个,即: • 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gf):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依赖于大脑神经 解剖结构。 • 晶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gc):经验的结晶。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 • 两种智力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很难分开。
测验实例
知识的广度
水蒸气是怎样来的?什么是胡椒?
实际知识和理解能 力
算术推理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为什么电线常用铜制成? 为什么有人不给售货收据?
刷一间房3个人用9天,如果3天内要完成它,需用多少 人?
圆和三角形有何相似?蛋和种子呢?
注意力和机械记忆 顺背数字:1、3、7、5、4
能力
倒背数字:5、8、2、4、9、6。
1.2 能力与活动的关系
• 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 功• ,往能往力还影与响人活的动整的个效个果性。特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 因素有关。但是,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人比能力弱的人,更能使活动顺利进行, 更容易取得成功。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韦克斯勒编制了三套量表(分别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幼儿)。 ● 每套量表都包含了两个分量表: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 ● 该量表是一个项目量表。 ● 用差离智商代替比率智商。
(IQ=100+15Z)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言语分量表)举例
名称 常识 理解 心算 相似 背数
词汇
测验内容
智力的内容(contents)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 智力的操作(operations)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智力的结果(products)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
三维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
阜南(P.E.Vernon,1960) 能力是按层次排列的,共有4个层次:普遍因素、大因素群、小因素群和特殊因素。 是对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继承与发展。
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的发展
4、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Gardner,1983)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①语言智力
⑤身体—动觉智力
②逻辑—数学智力 ⑥人际智力
③视觉—空间智力 ⑦自知智力
④音乐智力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三维结构模型
吉尔福特(J.Guilford)提出。 能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智力的内容、操作和结果(产品)。
智商的分布 IQ分数在全人中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IQ 140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以下
级别
非常优秀
中
下
临界智力
弱
智
占全人口% 1 10 16 46 16 8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 人才早熟 ● 中年成才 ● 大器晚成
能力结构的差异
不同年龄的智力变化
知觉 记忆 比较、判断 动作、速度
合计
10--17 18--29 30--49 50--69 70--89
100
95
93
76
46
95
100
92
83
55
72
90
100
87
67
88
100
97
92
71
355
385
382
338
239
能力发展的差异
个体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 群体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社会阶层差异等
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它在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 S 因素有五类:口语能力因素;数算能力因素;机械能力因素;注意力;想象力。
每一个人的G因素和S因素都不相同。
二因素论图示
2、群因素说
瑟斯顿(Thurston,1938)提出。 能力包括七种平行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 力结构。
● 知觉类型: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 ● 记忆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直观形象型、词的抽象记忆型、中间型 ● 言语和思维的类型:生动的思维言语型、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中间型 ● 特殊能力
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 男女两性在能力结构上存在差异,各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 男女两性在一般能力发展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在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二、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三、能力结构的理论
(一)能力的因素说 (二)能力的结构说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三元智力理论、PASS模型)
1、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Spearman,1927)提出。 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语词知识
什么是河马?“类似”是什么意思?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操作分量表)举例
名称
测验内容
测验实例
图像组合
处理部分与整体关 将拼图小板拼成一人物体,如人手,半身像等。 系
填图
视觉记忆及视觉理
解性
指出每张画缺了什么,并说出名称。
图片排序
把三张以上的图片按正确顺序排列,并说出一个故事。 对社会情境的理解
能力
1、斯坦福—比纳量表
● 斯坦福大学推孟根据比纳-西蒙量表修订而成。 ● 分别于1937和196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 该量表也是一个年龄量表,为每个年龄的儿童编制了6个测验项目,由易到难排列。 ● 引入了智力商数(IQ)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的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
IQ=(MA/CA)×100 (比率智商)
心理学第十二章能力
第一节 能力概述
●能力的概念 ●能力的分类 ●能力结构的理论
1.1、能力的定义
但是能,力在(活a动bi中lit表y)现:出人来们的顺心利理地特完征成并某不种都活是动能所力必。需例具如备,的在那音些乐心或理绘特画征活。动中人们可能表现 出脾气急躁、性格开朗,也可能表现出情绪稳定、内向沉默。这些心理特征也可能会影响人顺 利地完成音乐或绘画活动,但一般地说对于音乐或绘画活动却不是最必需的。而曲调感、节奏 感、听觉表象对于顺利地进行音乐活动;彩色鉴别、空间比例关系的估计、形象记忆对于顺利 地进行绘画活动,却是最必需的心理待征。
斯坦福—比纳量表举例(1960)
5岁组:画一张缺腿人的画;在测验者表演后,将一张方纸叠两层,成一三角形;给下列单 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描一个正方形;辨认两张画片的同异;把两个三角形组成一正方 形。
10岁组:词汇:在45个词中正确解释11个;在一个三维中数立方体的数目;解释抽象词; 说明理由:说出一种规则和偏好的理由;一分钟内说出28个词;重述6位数。
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Sternberg,1985) 人的智力由三种结构组成。 成分智力(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和操作成分)、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
智力的PASS模型
• Naglieri与Das 提出。 • 智力活动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又执行着各自的功能。 • 注意-唤醒系统、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 • 计划—注意—同时加工—继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