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干部选拔任用办法

班干部选拔任用办法

班干部选拔任用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学生班干部队伍建设,规范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增强班干部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强化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班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社会工作能力,发挥班干部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的基础性骨干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班干部的设置
班干部通常是指班委委员、团支部支委和寝室长,其中班委委员指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团支委指团支书、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寝室长原则上由班干部兼任,副班长原则上由团支书兼任,各班的班干部数量原则上为9人。

第三条、班干部的基本职责
(一)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传达和组织落实学校对班级工作的安排与要求,指导、督促和检查班委工作并及时报告工作情况等;
(二)学习委员主要负责与任课教师就相关本班的学习事宜进行沟通、联系与落实,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堂考勤、作业收发等工作,协助做好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
(三)生活委员主要负责组织落实学校对寝室卫生的检查评比,了解和反映同学对学校食堂的意见,管理班级信箱和班费等;
(四)文艺委员主要负责落实学校对班级要求的文艺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活动;
(五)体育委员主要负责落实学校对班级要求的体育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
(六)团支书全面负责团支部工作,传达和组织落实学校对班级团支部工作的安排与要求,指导、督促和检查团支委工作并及时报告工作情况等;
(七)组织委员主要负责做好班级团员的评议注册、组织生活、评优推优与团费收缴等工作;
(八)宣传委员主要负责做好班级团员学习政治理论与时事政策、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
(九)寝室长主要负责做好寝室内部的纪律监督、内务卫生、安全保卫与舍友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班干部的任职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表现良好,日常行为规范端正,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上一学年没有受到纪律处分或法律处罚。

(二)热爱集体,善于团结,严于律已,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工作勤奋,勇于创新,在同学中口碑良好、威信较高。

(三)热爱学习,学习成绩良好,原则上要求综合测评排名在本班前20%。

(四)热爱社会工作,乐于为集体服务,敢于与不良行为斗 争,团结协作精神较好,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宣传发动能力,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第五条、班干部的选拔原则
(一)品学兼优、同学认可原则;
(二)实干敢为、注重实绩原则;
(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六条、原则上新生班级的班干部,由班主任指定2--4名临时负责人组成,并要求在新生入学后的6周内由班内民主选举产生正式的班委和团支委。

在个别班干部突然辞职或被免职等特殊情况下,班委或团支委成员可以由班主任直接提名产生。

第七条、班干部产生的程序一般为每年9月份由班主任或班长与团支书组织召开班会,以无记名投票选举或民主评议推选的方式产生新的班委和团支委,然后由新班干会协同班主任对班级干部成员进行分工后报学校政教处审批,班干部每届任期一般为一学年。

第八条、学校应当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第4周之前列表将班干部名单报政教处备案,若中途有发生班干部任职变更的,应及时将变更名单报政教处备案,同时将团支委名单报学校团委。

第九条、民主选举班干部时,到场参选学生应为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二以上,当选班干的得票应超到全班学生数的50%,得票 高者当选。

第十条、班干部任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自动辞职或由班主任召集班干会免去其职务,并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指定人选担任其职务:
(一)受到国家法律处罚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者受到学校以上通报批评的;
(二)任职期间学习不认真,成绩位于班级后20名的;
(三)弄虚作假或以权谋私,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不团结、闹矛盾、搞分裂、拉帮结派或工作消极,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工作的;
(五)因自身工作过错或失误导致同学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
(六)从事与班干部身份不符的活动,损害集体利益或声誉的;
(七)自身道德修养低下或日常行为异常,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由学校政教处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