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高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把握正确方向提高备考实效——高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思想政治高三复习备考任务艰巨,不仅要复习四个必修模块,还要完成选修模块的新授课和复习任务,更有大量时政内容需要了解和把握。

单是党和政府的文件,就包括10月份党的中央全会的决定,12月份党的经济工作会议决定,1月份党的农村工作会议决议,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文件不仅要学习中央的,还要学习山东省的。

不仅要学习,还要把它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把握重点,理解其精神实质,让学生把有关知识落实到卷面上。

另外党和政府领导人的国内外活动和讲话,影响巨大的国内外重大事件,都需要细心学习和领会。

所以思想政治教师不论在高三多少年,每年都是新教师,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既然任务繁重,就要求加强研究,把握正确方向 提高备考实效。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1.研究课标,掌握教学基本要求。

特别是选修课,高考考试说明罗列的题目很笼统,到底在备考中应该如何把握,就需要研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的就详细复习,课程标准没有规定的就简化。

课程标准中设计的有些活动和探究,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往往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参考。

今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可能要出台,这更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2.研究考纲,把握考试方向和复习重点。

落实知识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要四面出击,但不是平均用力,即使是一轮复习,也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

今年我们在复习中,我们把四年来山东文综卷常考考点进行梳理,再根据今年的新形势进行预测,在复习备考的重点方面把握的非常满意。

如,经济生活模块,今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优化经济结构,我们断定28题肯定以此为背景设计题目,在济南的高三教师复习备考会上,我们简单的阐述了这一观点,今年28题考的就是转方式、调结构。

28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8分)。

涉及党的地位,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我国政党制度、人民的地位,这是我们反复强化训练的知识,学生耳熟能详。

在5月底的教材回扣中,我们给学生强调,《生活与哲学》四年来已经考查了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生价值观,唯独认识论没有考过大题,要求同学们把认识论的三个原理重点把握,结果28题(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6分)。

此题就是考的认识论第一个原理。

28题(3)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山东各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1分)。

就是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的转方式、调结构。

本题我们在热点材料中作为重点进行了梳理。

(见热点材料13-14页)。

文化生活模块我们强调的重点第一个就是文化的作用,还有就是爱国主义精神,29题恰恰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考查爱国主义教育。

29(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分)。

这些重点在集体备课中和课堂上我们都曾反复强调过。

细数9个选择题,我们发现选择题设置的几个陷阱,我们都曾经练习过。

17.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

(经济生活第九课练习题8)19.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文化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二易混易错14)20.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生活练习题54题④;二轮复习专题一练习5) 21.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文化生活练习题35题A),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文化生活二轮复习专题四易混易错辨析1)。

23.刑法关于醉驾处罚的修改不是保护公民民主权利,(文化生活练习题66题①)25.B改变自然规律。

(哲学与生活专题二易混易错6)。

由于这些选择题的陷阱我们都曾经练习过,所以学生做政治选择题很顺利,今年文综政治试题选择题部分难度较大,但通过电话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很多学生选择题全对或者做错一个。

选择题每个4分,选择题命中率提高是令人欣慰的。

3.研究高考题,把握命题基本思路和命题理念。

我们对07年以来山东文综政治试题反复研究,并且我们还非常重视全国各省及教育部的高考试题,山东文综题五年来命题还依然受全国各地的试题影响较大。

4.研究党和政府重要文件,使教学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这个工作是很辛苦的。

事实上政治试题的命题每年都会把握一个主题。

在众多的党和政府的文件中,我们要全面学习,才能领悟出今年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和重点,而这往往是命题的主题。

为此教师必须做有心人,要把自己作为命题人,从命题人的角度考虑今年应该确定试题的主题是什么。

随时随地把头脑中闪现的火花都要及时记录下来。

一个政治教师带领高三学生进行复习,最累最辛苦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此。

所以说高三政治教师永远是一个新教师意义也就在这里。

5.研究学生,坚持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今年潍坊模拟试题命制的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管理,为社会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就属于这类题。

我们今年自己命制的题目是从公务员考试的角度考查学生生活。

6.研究山东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使教学反映地方特色。

今年山东文综政治试题十分鲜明的突出了山东特色。

所以我们对山东党和政府的文件以及山东的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应十分关注。

7.研究高考考纲对考生四种能力要求,培养答题技巧,提高审题能力,突破表达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个正确态度。

答题,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劳动,如果不是用大脑去思、去悟,做题越多,消极作用就越大。

稀里糊涂的做,稀里糊涂的错,这些题还是干脆别做。

要错得明明白白,错得心服口服,错的恍然大悟!其次要引领学生把握答题之规。

从考试大纲规定的四种能力要求的角度,我们可以明晰,高考非选择题的作答基本要求就是基于特定的材料情境、基于特定的问题情景,概括出特定的答案,在分析与综合基础上,坚持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1)获取和解读信息①获取解读设问信息:确定考查的学科知识范围:学科知识范围首先应分清四个必修模块,这四个模块区分不清,就会导致答案基本不得分。

其次,在分清四个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还要确定考查的具体范围.确定考查的主体。

如党、国家(政府、人大)、社会、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人等。

确定设问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做。

还是三个角度都有。

审清设问关键词。

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办法同样适用于选择题②审读材料一般可采用分层法,根据设问要求和材料自身内容分为不同层次,然后再找出每一层中的关键词和语句,然后结合设问要求和课本知识以及时政热点作答;分层时注意删去对答题无用的信息,提炼主干、关键的内容;答题时除根据划分层次分层组织答案外,还要注意层次之间的联系和整合,防止遗漏答题要点(2)调动和运用知识”审题最重要的一关,就是根据综合分析的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为什么有些考生面对试题无所适从,或者即使是泛泛而答但不着边际。

就是因为在信息与知识的链接上不知所措。

考数学学生知道要解出一个题目必须套用相关公式、定理,但考政治有些考生面对材料和设问不是在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全面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而是感到手足无措,有意无意的凭主观想象作答;这也是很多考生反映不会答政治题的重要原因。

调动运用知识一定要在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的题目思维要扩散,要依据课本和时事政治最新术语多角度调动知识。

许多问题通用的术语,作答时不要遗漏,多角度调动运用知识的过程特别能彰显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答题的角度看,调动运用知识就是做到:“有话可说”!(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从考试作答的角度讲就是要做到“有话好好说”!①只要准确调动了知识,就要进行规范的描述,避免无谓的丢分。

②要注意材料与理论相结合,课本观点问题化,分析问题要依据课本观点。

还要特别注意使用材料中的术语。

③答案组织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要从多角度回答,但答案要详略得当,要主次有序。

④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评析型、认识型的题目。

⑤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讲,答题观点一定要正确⑥答题的速度要快慢结合。

慢是指审题要慢,要仔细;快是指一旦要点确定就要快速书写,多答是一种策略,但多答也要有根据,否则会造成前松后紧。

文综题量很大,一般答完卷很少有检查的时间,所以要尽量一锤定音。

⑦卷面的问题:布局、字的大小、行距,字距等都要合适。

⑧不同类型的设问,表述上有差别,要注意表述的科学性。

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要着眼于每一节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

教师通过自己的真实展现,为学生树立标杆,让学生充满信心。

我们每一次正规训练,教师都要先自己考试,做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为学生写出电子稿的详细的解题过程分析。

这样每次考试有三个答案供学生对照,即学生自己的答案、试题提供的答案、教师的答案。

通过对照分析,让学生揣摩解题过程,仔细领会学科术语的使用技巧。

复习备考的几点体会:作为高三教师,身负学生和家长的希望,应该不计名利,全身心投入。

备考工作是充满智慧的一种挑战性工作,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用爱心赢得学生的信任,用赏识提升学生的信心,我们绝不能在高考的魔杖下,毁灭那些充满生命力的青春。

思想政治课要关注党和政府的声音,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弘扬主旋律。

要把党和政府最新的观点融合在课本知识中,变成学生的语言。

关注学生的微观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

以生活逻辑为主线,要贯穿于每一节课中。

绝不能仅从考试的角度去上思想政治课。

用真理坚定学生的信念,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就在于她传播的是真理,弘扬真善美。

以生活为依托领悟真理,用真理去诠释生活,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

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坚定自身的信念。

假如把落实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只定位在考试的功利性目的上,复习课就会失去她应有的光彩。

所以,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统领,坚持三维目标的统一,是复习课必须坚持的方向。

真理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不能把她变成单纯的考试工具。

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一定会有很强的效益意识,那就是让学生以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

减轻学生的负担,取决于教师艰辛的付出。

思想政治教师在每一年的复习备考中都是新教师,因为生活之树常青,让学生走进鲜活的生活,需要教师去思考、去选择。

这需要付出充满智慧的艰辛的劳动,面对题海,需要教师遁入大海,让学生轻松的荡起双桨。

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无止境。

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效益的考虑,我们对学生的课余时间抓的很少,主观上教师强调落实基础知识,强调学生科学安排自习时间,强化记忆,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了,但实际情况是学生自觉主动安排时间落实知识,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