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现今,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程度早已不亚于能源研究了,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将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我相信未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就在其中。
今天的世界仍朝着美好的未来积极进取,而激烈的社会斗争却成为了人类美好愿望的绊脚石,经济危机的漩涡将世界搅得不得安宁,贫穷,战乱,饥饿在21世纪的今天仍随处可见。
在国际关系混乱不堪,经济压力日益凸显,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今天,我们需要一次全面的工业革命来提高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以应对目前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向崭新的蒸汽动力时代,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基本取代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将人类带入了新能源时代,电气,化石燃料第一次投入生产使用。
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人类全面走向科技时代,航天技术,生物克隆技术,信息技术在这一时代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201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还未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必将以深度网络化,数字化及机器自组织为核心内容,人类或许将由此进入数据时代。
人类生产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各司其职。
某些特定功能的计算机可以通过一个新的专业维度感知周围事物,并获取主要信息,将之反馈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人类收集的大数据不断计算,分析并得出最
优处理方案,然后通过输出特殊指令完成某项工作。
不同的处理结果将再次反馈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各项指令的微调。
这样不断的调整使得计算机得出自己对指令的理解,当计算机拥有独特且准确的处理方案时,它便掌握了这项技能。
计算机对不断分析数据、积累知识,它的智能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各个简单的指令有序的组合即可完成某些复杂的程序,人工智能也能模拟人类自主思维甚至超越人类。
谷歌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终以4比1胜韩国职业棋手李世石九段的比赛,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这让人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真是到了让人震撼的程度。
新的时代,机器通过不断地吃进数据和提高技能,能够取代很多电脑做的有智能的工作。
机器人工智能的提高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深深地隐忧,到2020年将造成全球逾500万人失业。
除此之外,2014年谷歌公司宣布自动驾驶汽车成功行驶20万公里,并于2015年取得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
这样的消息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一次重要改革,同年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也宣布与宝马公司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新型的自动化汽车或许将于不久后向市场推广,其优越的安全性能,低耗能将成功的吸引大众的眼球,这也预示着自动化汽车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人工智能将会渗透入各个方面,机器翻译,智能控制,语言及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军事领域,信息储存,科学研究甚至其他的人类无法执行的复杂且庞大的任务。
人工智能将以其优越的服务能力基本取代人类服务,带来危险的
同时也是创业机会的涌现,伴随人工智能而来的服务行业百花齐放。
山世光在2016年成为中科视拓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专注于人脸识别,现今已获得千万元级别的创业投资。
而他本人却说:“AI是钢筋,最终客户需要富丽堂皇的房子,这个中间用户看不到钢筋,他看到是其他包装出来的东西。
科技创新距离钱包太远,创业周期其实蛮长的,特别考验人的耐性。
”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期间的苦楚往往令人退步。
人脸识别这样的高新技术将会用于安保系统,自动管理系统等各方面,其价值不言而喻。
人工智能深入教育行业,传统的教育方式效果不明显,课程进度缓慢,模式刻板等缺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教育需求,传统教育方式可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互联网+教育这个话题在近年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它以其方便快捷,实时更新,灵活多变的特点颠覆传统教育模式,而教育的本质也不会发生更改变,但还是会对教育行业造成一次重大的冲击,或者称之为改革。
这场变革也将会由人工智能主导,能够颠覆教育行业的改革,其规模可想而知,因此它带来的市场也不可小觑。
人工智能进入军事系统。
未来战争往往是信息战,科技战,人工智能的深入能规避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减少高技术人员的损失,大大降低了战争带来的损失。
美国空军现役无人机RQ-4A全球鹰无人机于1998年首次试飞,在2001年哈富汗战争中首次登场,其提供的大量情报图像对于战略打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后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为减少人员伤亡与飞机损失,美军就开始使用“全球鹰”进行
高空全天候侦察,而其提供的大量图像情报带来的信息优势为美军带来了压倒性的胜利,这也证明了人工智能在军事行动中能带来巨大收益。
军工行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是未来绝对趋势,而国防建设的经济收益也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时代将慢慢远离离我们,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即将到来,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为科学技术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核电1503 陈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