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伤及骨折的处置方法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方法
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在运动中因受冲撞、打击、挤压、摔倒等钝力作用的影响,使人体局部软组织受损而造成股四头肌和小腿前部挫伤受损;因用力过猛,肌肉收缩超过弹性限制而引起大腿前部或后部肌肉拉伤;因扭转、挤压使腰部、膝、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
体育课教案
课题
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方法
授课时间
2010年11月1日
授课班级
高中三年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吴长奇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对损伤的剖析、学习,提高学生对损伤的认识及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在运动中的预防和伤后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准确的健康观,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处置方法:首先让伤者安静躺下,抬高下肢以增加头部供血量,同时要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先按骨折做固定自动处理,勿使肢体发生位移。送医院后口服止痛药,再用消毒剂处理伤口,并由医生进一步进行检查与处理。
通过观看录像学习前臂、锁骨及胫骨骨折的包扎方法。
观看完视频,学生进行小团体练习法练习不同部位的包扎方法。教师指导并改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进行小组内评价、最后教师进行评价。
在体育锻炼和活动中,经常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追求,顾及不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损伤的事故,或因缺乏卫生保健知识、违反运动生理规律,以及防护措施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情况时有发生。那什么是运动损伤呢?它是怎样发生的,又怎样去预防和处理呢?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分类
1、运动损伤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思考并回答
练习
1、练习用白酒的热敷疗法2、习桡骨、尺骨、肱骨、锁骨及胫骨常见的骨折包扎方法
学生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如何简易的包扎。
作业
1、练习用白酒的热敷疗法
2、练习尺骨、桡骨、锁骨及胫骨常见的骨折包扎方法
教学反思:
烧酒疗法:将高度白酒在碗中点燃,用手沾燃着的酒揉搓患部,揉搓到泛青或发紫最好。注意用火安全。教师演示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给对方治疗“患部”,教师指导并改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积极的评价。无意间教师可将酒碗碰倒,使燃着的酒洒出来,调整大家的心态并问同学该如何处理,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评价。
2、外伤性骨折损伤
1、当有人发生骨折我们应该怎么做?
2、包扎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为什么有的包扎需要固定踝关节?
4、使用烧酒疗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5、为什么一个部位骨折要固定多个部位?
师生问好
班长报告出席人数
教师提问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教师找一名同学演示操作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要领模仿练习。
观看录像
观看录像
通过观看录像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包扎练习。
教法
讲述法、提问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
学法
观察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互相评价法、自我评价法。
教学重点
外伤性骨折损伤包扎
教学难点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教学准备
三角巾、绷带、夹板、棉花、白酒、火柴、碗。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
课
新
授
新
授
问题
师生问好并询问出席人数
在运动中应受直接暴力的作用,如踢足球时受到对方足踢而发生胫骨骨折;因间接暴力的作用,如摔倒后手撑地面导致手腕、肘、锁骨骨折;或因肌肉用力过猛造成肱骨内上髁内撕脱骨折,都属外伤性骨折损伤。
损伤症状:肢体形态常发生改变,患部疼痛剧烈,出现局部肿胀等症状,或导致功能障碍;严重者因疼痛、出血,还可能发生休克乃至危机生命。
损伤症状:皮肤和黏膜仍保持完整、伤处无裂口与外界相同,但会出现疼痛、发热、肿胀、活动受限,有时局部还有隆起或波动感。
处置方法:最好马上停止运动,使受伤肢体及时得到休息,为防止受伤内部出血过多形成血肿,应采用冷敷(使用冰袋或将受伤肢体放入冷水中浸泡)、抬高肢体和加压包扎等措施。经过约24~48h,待止血后即可进行轻度按摩,或采取热敷促进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血肿和掺合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