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反思撰写案例提升自我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小学教学案例必须包括背景介绍、实件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同时还应包括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认知上所发生的冲突。
具体地说,小学教学案例一般包括教学背景、教学过程和点评、分析研究部分。
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其变式主要有“背景——片断——反思”与“片断——评析——反思”,可见,案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案例+反思”。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回顾,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审视,客观评价,反复分析。
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
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
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作业设计案例毛秀芬【背景】在复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大多数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具体的位置掌握很好。
但要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位置方向,学生总是含糊不清,感到很困难。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练习。
如:学校在政府街的北偏东300方向上,让学生观察政府街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公园又在学校的什么位置方向上等等,学生都感到茫然。
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位置一会儿在北偏东,一会又在东偏南,我硬是搞不懂为啥,但我觉得很有趣,我想把它学懂。
”学生能在老师面前说出真心话,那种渴求知识的热情令人欣慰,不能再在黑板上凭空说教了。
【过程】我急中生智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我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问:“你们现在能不能说老师现在的位置呀。
”立刻,学生热情高涨:“老师在我的东北方向。
”“老师在我的正南方向。
”“老师在我的西北方向。
”……看到同学们兴奋的样子,我故作不解地问:“听你们这样说,好像老师位置在不停地变哟!可是我站着没动啊!位置怎么变了?”想不到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道:“是我们的位置不同啊!”学生终于明白了站的位置不一样观察出的方向就不一样。
【反思】1、说明了我们设计作业时也要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领悟掌握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懂得快,知识掌握牢固。
2、老师平时上课的站位无疑会左右学生的视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站位规矩,也要防止畸变成“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自我捆绑,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走下来”与学生亲密接触。
留守儿童教育案案例孟国金【案例】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的基础,是“爱其师,信其通”的关键。
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单亲或无亲的学生,更应该付出爱心。
我班的留守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82%,其中有两个孩子自主意识差,学习差,打架,骂人,经常偷拿别人的学习用品,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做法】我首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这两个孩子,从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他们,让孩子感受被人关怀的温暖。
同时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并针对偷拿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进行严厉地批评。
【反思】两年下来,这两名学生逐渐转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绝对大于孩子的成长。
课堂片断实录马正锦那是午后第一节课,我在五二班上科学课,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左右,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告诉我:“老师,王夏同学口腔发炎,无法讲话。
”我走到王夏的面前,摸摸头,有些低烧,我问她:“你去医院吗,老师或同学陪你去。
”她用肢体语言(摇摇头)告诉我她不去,我又问:“有病为什么不看医生呢?”她用小手指了指放在她胸前的教科书。
我明白了,她要坚持听课。
同时,我也感动了,多么懂事的孩子!第三天,王夏同学的病好多了,我有意识地抽她说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结果她掌握得很好。
于是,借着这件事,我让全班同学讨论总结。
同学说:“坚持就是胜利。
”有的说:“她热爱学习。
”有的说:“她珍惜时间。
”还有的说:“她在自觉锻炼意志”……说得很多很多。
我想这件平常而普通的事,却对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较深刻思想品德教育。
跟踪调查出效果黄光远【案例】一(2)班学生仲淦,今年春季开学后一段时间每周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他要么就是忘了带,要么就是没有完成。
其实他根本不是忘了带,而是没有做,我找他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谈话,开始一句也问不出来。
后来我用夸奖的口吻说:“你长得这么乖,这么漂亮一个娃儿,不好好学习,今后长大了没有出息怎么能行呢?”这样一来他听我语气比较温和,于是就开口了,说:“是妈妈不关心我的学习,她每天在茶馆里帮忙,有时候很晚才回来,根本没有问过我的学习,我有些题不懂问她,有时还骂我笨蛋,这样一来我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干脆就玩个痛快,不做作业了,所以就成了这样了。
”于是下午放学后我与仲淦一同到茶馆里找到了他母亲,把仲淦最近在学校里的学习和思想表现情况告诉了她。
当时他妈大吃一惊,同时我也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严厉地对她说:“如果你继续是只管挣钱,不管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像你一样,不管了。
”她听了这话赶忙向我道歉,并说:“今后一定要全身心地关心孩子,也希望老师不要放松对他的管教……”又过了一周左右,我检查仲淦的家庭作业,确实变了样,不但完成了,而且书写也比较工整,家长还进行了批改。
【反思】经过这件事使我感到教书育人,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非常重要。
关于倾听习惯培养的个案姚琴【教学片断一】当时我正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生字“春、夏、秋、冬”。
我说道:“请大家在小组中学习这些生字,读准它们的音,再讨论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未等老师说完,孩子们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我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
我怕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又提高嗓门,把后半句话重复了一遍。
我在参与有些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听到老师后半个要求。
【分析】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
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
有不少小组只是停留在了对字音的反复学习上,并没有对每个字作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片断二】熟读了儿歌之后,我问大家:“每一个季节都唱到了什么景物?”孩子们纷纷举手,其中A回答了这个问题:“花儿,蝉儿,嗯——”A稍微停了一会儿,正思索着。
这时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嘴中边喊着:“枫叶!雪花!枫叶!雪花!”A尴尬地望着我,嘴里咕哝着:“噢,枫叶,雪花。
”坐下了。
【分析】A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
其余孩子便没有耐心听下去,着急的代替他回答。
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A思考、回答的权利。
【教学片断三】在拓展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挑一个喜欢的季节说说它的特征。
B说道:“春天,柳树发芽了。
”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见C举手特别积极,便请他发言,他说:“春天,柳树发芽了。
”此语一出,有的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C不服气,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
”【分析】C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个案李小菊《夜莺的歌声》教学片断师: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字里行间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师:在读一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生:孩子把口哨递给德国兵时,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我想小夜莺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神情很自然,而且好像玩得很开心。
德国兵完全不会在意有别的什么事情发生。
生:“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哩,夜莺倒只有我一个!”我想小夜莺还真是很机智,他在骂那些德国兵,他恨敌人,他却笑着去骂敌人,那样的沉着,而德国兵却丝毫没有觉察到,还以为他是一个调皮蛋呢!生:“边走边打树枝、拾球果,还用脚去踢,学鸟叫。
好像敌人根本就不存在,他在玩他自己的,完全沉浸在孩子玩的世界中,其实他在报信,很机灵。
……师:同学们也很机灵,小夜莺的心思让大家想得精彩极了!课文中将这些内容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了,试着读一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师:读了这些对话,有什么感受吗?生:小夜莺真勇敢。
生:小夜莺真是个机智的孩子,我很佩服他!生:敌人那么凶残,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为了自己的祖国,他沉着、机智地和敌人战斗,我们要向他学习,爱自己的祖国!师:是啊!当祖国妈妈惨遭侵略时,祖国的孩子们只有团结起来,机智、勇敢去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让我们在动情地读一读这些对话,从中吸取力量,从中受到感染。
《燕子》教学片段陈秀丽【教学片断】师:我们接着读第四节。
看看这一小节写的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生:这节写的是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师:对,你读懂了。
这一节写的很美,大家读读、划划,再说说你觉得哪一句写得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是指燕子,燕子叫起来很好听,它正在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
”师:是吗?“这”光指燕子吗?“曲谱”跟“唱歌”是一码事吗?再仔细读读。
生:他说得不全面。
“这”不光指燕子,也指燕子停歇的电线,“曲谱”我想指的是五线谱,而不是指燕子唱歌。
(许多同学表示赞同)师:说得有道理。
“曲谱”不是指燕子唱歌,这跟“正待演奏”有什么关系?你想会演奏什么乐曲?生:“正待演奏”就是说刚要演奏,指的是演奏哪个曲谱。
这曲谱我想应该是“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那首歌的曲谱。
生:不,我觉得是“小燕子穿花衣……”那首歌的曲谱。
【教学反思】教学中,以学生说代替了老师的讲,学生在自己想、自己说,听别人说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阅读,抓住关键字词阅读,边读边思考,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潜移默化地掌握了阅读方法,致使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尤其是打破学科界限,体现出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教学《日月潭》片断杨玲华【教学片断】在上《日月潭》一课结束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刚刚一起领略了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这会你最想干什么?生1:我想去台湾的日月潭旅游。
生2:我想拿起来笔画一画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师:你的想法真好!那就赶快动笔吧!生3:我想睡觉。
师:为什么?(很惊讶)生3:我想做个梦,在梦中去日月潭旅游。
师:说明日月潭秀丽的风光已印在了李奇峰的脑海里了。
生4:我想当名导游,带领游客到日月潭去旅游。
师:那你就马上当一次导游,带领我们去日月潭旅游吧。
【教学反思】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想法,是那么真实。
我就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行动起来,这样即锻炼学生的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也丰富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需要,给予成功学习体验马怀忠【背景】成功学习体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的赞美鼓励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常有强烈的效果,因此,教师无论如何要让所有的学生确知其所得到的赞赏与鼓励,而不是只限于几个优等生而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儿童自身的性格,气质对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很大的作用。